五部委聯合重拳打擊明星天價片酬,明星天價片酬,你怎麼看?

狼跡天涯

謝天謝地你來了!

前段時間,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老師奮起炮轟影視行業存在的陰陽合同、空手套白狼、演員高片酬及偷逃稅等一系列惡劣行為,這次小崔帶著石錘而來,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群情高漲,網友紛紛搖旗吶喊,要求徹查和整治娛樂圈裡的各種怪力亂神。

(崔永元老師微博)

該事件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是民意的推動,更是時代的選擇,在事件持續發酵幾天後,國家相關部門終於發聲表態,力將此事徹底清查,重塑清風。

6月27日,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崔永元的發聲和五部委的整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請相信這不是一個形式,而是要來硬的了,畢竟時代在召喚。

回首過去這些年娛樂圈的狀態,拜金主義在資本的豢養下瘋狂滋長,像可怕的寄生蟲般迅速而頑固地蔓延到影視行業的每一個角落,全行業在資本慾望的驅動和牽制下,唯流量馬首是瞻,只要有足夠兌換成金錢的流量,管他演員演技如何,劇作質量如何,價值觀導向如何,行業發展如何。統統拋之腦後。

在這種金錢至上的導向下,影視文化娛樂行業終“不負眾望”,滋生了一個個頑固毒瘤,如流量明星拿著令人咋舌的天價片酬,卻盡最大能力同時軋著一部部戲,根本無心揣摩劇本,提升演技,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節目上驕傲地坦白自己為了軋戲,可以裝病騙導演再去下一個劇組,這樣扭曲的價值觀,想想看會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帶來什麼影響!更別說有的製作者為了圈錢,無所不用其極,跪舔觀眾的扭曲審美與低俗慾望,在影視節目上傳達不健康的價值觀,誤導廣大網友,尤其是青少年,沒有一點職業道德感,社會公德感!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不一一贅述。

說說帶來的負面影響吧。

這種陰陽合同,高片酬,偷逃稅的行為嚴重損害了社會的正常發展,給普通民眾帶來了不良示範。同時,劣幣驅逐良幣,影視文化娛樂行業的這種畸形發展觀嚴重侵佔並侵害了行業裡的良性股流的發展空間,迫使其中大部分力量同流合汙,阻礙了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上文說到整治是時代的選擇,沒錯,想想看,文化自信的發展策略,文化如何自強自信?難道靠影視行業的這些亂象嗎?現今我們已經不可否認成為了世界第二強國,在文化領域,美國有攜帶價值入侵目的,勢不可擋的好萊塢,我們中國的華萊塢有什麼?滿滿充斥著的娛樂怪象,亂象與畸象,與美國對抗起來簡直不堪一擊。

(對抗好萊塢)

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已經拉開序幕,懂的人都知道這次難打的貿易戰意味著什麼,不贅述。在我國,影視文化是國家文化戰略中的重中之重 ,必須重拳打擊娛樂圈裡的不良現象,不良風氣,注重影視作品的質量,影視產業的健康發展,才能在中美愈演愈烈的緊張對峙中獲得更多籌碼,在文化上爭取更多分庭抗禮的實力,方才能打贏這場戰爭,實現我們的文化自信,文化強國,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嗯,這不是一句口號。

話說回來,不管崔永遠因何炮轟,在客觀上,是他實實在在地推動了國家大義的實現。我們應該感謝他!

謝天謝地,小崔炮轟了!

謝天謝地,國家整治了!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堅決支持打擊明星天價片酬。多年來.,明星天價片酬確實太離普了,明星出演一部影劇片,競要價少幾十萬,多幾百萬,一下子變成了土豪富翁,一個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科技人員奮鬥幾十年也比不上一個明星一年的收入,差別多大啊。明星天價片酬,拉大了貧富差距,引起了國民不滿,希望儘快扭轉這種不合理的現象。


硬石頭13

針對影視圈亂象,五部委出手並已開出藥方。

中國影視圈是相對最市場化的行當,明星憑實力憑努力即使拿天價片酬,本無可厚非,但決不能為了天價片酬喪失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

近些年,娛樂文化產業大爆發,資本蜂擁而入,都想圈錢。 新玩法和新模式層出不窮,但基本套路就是一個,找幾個明星,拼湊個戲臺。

明星片酬佔據了影視成本的大頭,錢,不是花在請明星,就是為明星製造噱頭。一兩個明星相關酬勞就佔到製作成本的70%,其餘電影投入只能不斷縮水,編劇,化妝師,道具師等一線電影工作者仍然掙扎在溫飽線上。

沒人為電影的質量多花功夫,影視質量差強人意。喧囂過後,一地雞毛。如果不是7,8月設為中國電影保護月,中國電影在好萊塢強大攻勢下早已不堪一擊。

這種模式大行其道後,圍繞明星的利益鏈條也不斷延長,甚至偷漏稅等違法行為滋生蔓延。

隨著各方勢力介入,明星也淪為幫兇。明星的天價片酬,成為洗錢通道,就是幫人過遍手而已,很有可能在他們賬戶上走一圈就以買收藏品啥的名義回別人手裡了。比如,范冰冰,其實只拿走2000萬,6000萬以她的名義被瓜分。

瘋狂追捧娛樂明星的社會娛樂導向,為娛樂圈亂象提供了土壤。娛樂圈亂象反過來又成為一種社會毒瘤。我希望,在整治娛樂圈亂象的同時,五部委能繼續發力,把大眾的視線拉回到應有的地方。一個只關注娛樂明星,只求短期效應的社會是危險的。娛樂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但絕不是主要部分。

…………………………………………………………………


史晨昱

明星值多少片酬本該取決於TA對行業的影響力,就像小羅伯特唐尼對於漫威的影響力一樣。他的片酬可以算是全球最高了,一部電影5000萬美元,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值得這身價。因為他對漫威意味著一座潛力巨大的金礦,拯救了漫威影業,也拯救了自己。

他給漫威帶來的影響力和財富豈能用5000萬來衡量。

人家片酬高,可電影特效該有的都有,並沒有因為支付片酬高就以降低電影質量為代價。

可我們就是很難做到這點。一些號稱大投資的影視劇,實際上成了偷稅漏稅的遮羞布。

動輒就是幾千萬的片酬,還喜歡耍大牌,讓劇組和群演等了又等,完了到片場拍不到一會兒就喊累,拍屁股走人。這種事兒,成龍是親眼目睹過的。

金星在國內口碑不太好,但是她說得句句在理啊:中國明星就是被捧得太高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因為大多數去走紅毯的明星,根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

中國的電影為什麼在國際上這麼沒地位?這裡面就有太多原因了,老崔就提到過他再無聊都不會去看電影,即便家對面就是電影院,他說國產電影就沒幾部能看的,大多是注水貨。

在電視劇這方面,以現在的行業規則,一般是六七十集只要3個月就能拍完,替身摳圖齊上陣可以節省明星的大量時間,讓他們賺得更快捷一點。其實這也是劇組的無奈之舉,明星給出的檔期往往是不足的,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大量使用替身上陣。何況片酬佔了經費預算的一大半,不用摳圖替身,這部劇要怎麼拍得完?

那為什麼檔期總是不足呢?

流量明星因為話題度高,時間就是金錢,用最快的時間拍最多的戲,其他時間還要用來參加活動,炒作宣傳等等。所以他們基本不會太專心的拍戲——也無法專心拍戲,時間緊湊來不及背熟臺詞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會有“數字小姐”的存在。

往常人們總說戲子是下九流,這是封建時期對社會各行業的偏見,戲子,也是要下苦功的,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他們死都想不到,在現在這個時代,戲子可以翻身成為人群裡的高收入精英階層並且受人追捧。

有人疑惑為何導演不找又敬業片酬又不高的演員拍戲,這其中的貓膩就和老崔的大小合同有關啦!整個橫店影視城,找不出三個以上能自己選擇主角的導演。選誰不是導演說了算,拍砸了就是導演背鍋,真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從去年宋方金臥底橫店爆料影視城黑幕開始,明星的片酬問題就經常上央視頻道,之前也有文件下達全部演員片酬不可高於總成本的40%,做到了這一點的,據我所知有《人民的名義》。真正是正能量的劇,正能量的劇組和演員。

其實我們中國對明星還是太縱容了,好萊塢演員片酬通常都只佔總成本的20%~30%啊!而我們很多流量明星的片酬佔到了總成本的70%!!

自從上回老崔一波猛爆料,財經等各頻道都開始重視,如今更是指出五部委聯合重拳要打擊明星天價片酬,這當然是好事,我們確實需要好好規範一下娛樂圈的亂象,如果不整改,影視劇的質量只會越來越倒退,往後中國明星再去走電影節紅毯純粹是去丟人的啊!


墨娛

五部委聯合重拳打擊明星天價片酬,明星天價片酬,你怎麼看?

近日看到了這方面的消息,感到非常振奮,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抓到了點子上。

第一,此次整治專門針對明星天價片酬和偷稅漏稅等違法違規現象。近年來,關於此類現象愈演愈烈,已經引起社會的強烈不滿。這些明星不僅拿著天價片酬,而且有的還偷稅漏稅,嚴重威脅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第二,當前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金錢至上、娛樂至死。尤其是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娛樂、直播等行業發展更加迅猛,一些明星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天價片酬與天價收入更加突出。

胡適先生曾經指出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看三點,其中一點就是看國家的人民如何利用閒暇時間。一方面是打麻將盛行,另一方面就是追明星狂熱。如此下去,怎不令人堪憂。

第三,對於此次部門的專項整治,值得期待。顯然,這些亂象已經引起了高度關注,也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者,當前明星天價片酬存在極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問題。比如有的天價片酬就可能違反稅法。

二者,治理天價片酬有利於打擊收視率造假。現在之所以天價明星存在,伴隨著的可能就是收視率造假問題。

三者,治理天價明星片酬,必須還要充分發動群眾的力量,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讓那些違法違規者無處可逃。


碧翰烽

文藝只是一種消遣,科技進步才是立國之本。重獎科技工作者,他們才是中國強盛之中流砥柱。

現在拍的抗日神劇,女主角燙髮型,穿旗袍,風衣,鮮豔的圍巾,高跟鞋。男主角頭髮波絲髮亮,西裝革履領帶圍巾光亮的皮鞋一樣不少,這那是抗日?而是一場時裝走秀,那艱苦的年代能有這樣嗎?

所謂的明星們在英雄和科學家面前能算什麼呢?演英雄的難道就是英雄?這些明星明導把三觀弄壞了。現在明星都上天了,該剎剎這股歪風了,文藝是為人民大眾的,不是裝錢的口袋。

打擊物質橫飛、娛樂至上的怪圈、特別是哪個什麼大咖搞的綜藝節目,真正的大咖是不得來的,打擊到徹底,如過街老鼠。她們對青年一代毒害太深,時間一長小孩子都找不到方向。

明星藝人的收入高得離譜,他們的對社會的貢獻能和科學家,流血的英雄們比嗎,可這些人辛苦一輩子還在為溫飽,住房苦拼。真的是不平等,甚至一些明星出軌,耍大牌,品行和普通人都沒法比。

祖國脊樑的科學家們,有的一輩子為國家辛辛苦苦的付出。卻不如小鮮肉代言一個廣告費(一個億),為了祖國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們你們辛苦了。你們才是祖國,人民最尊敬的人。


笑搞

謝謝!誠摯為你作答! 看到這個消息,我也很高興,小崔的炮轟、群眾的呼聲終於得到了回應!這一次,五部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這對於演藝圈亂象的整治,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一直以來,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推高影視節目製作成本,影響影視創作整體品質,破壞影視行業健康生態,滋長拜金主義傾向,誤導青少年盲目追星,扭曲社會價值觀念。正是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以及演藝圈的眾多潛規則,在崔永元的炮轟之下公之於眾,也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局面。 廣電總局和稅務總局等多部門都表示一定會嚴格審查,制定相應的方案。

根據規定,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這對於限制演藝圈天價片酬的誕生有重要的影響。


希望這個《通知》能夠起到很高的社會導向作用,消除社會的不良現象,引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對明星片酬和偷漏稅現象的關注,正是對社會風清氣正的期盼。


對綜藝娛樂節目進行監管和調控,嚴格審批,嚴格管理,也有利於引導青少年成長,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最後,真的要感謝崔永元!是他挺身而出,像一個鬥士一樣的不屈不撓!即使面對威脅,崔永元依然義正言辭!


歲月的格調

明星片酬之所以從幾年前的一部戲幾十萬,飛漲到現在的一部戲幾千萬,正是無數熱錢瘋狂湧向演藝圈,娛樂資本大肆造星炒作的結果,導致目前影視圈完全變成了【

明星中心制】。

據近日大鬧影視圈的崔永元披露,目前拍攝的電視劇,如果想要一線衛視上星;目前拍攝的電影,如果想要在上映首周獲得更高的排片量;那麼,就非得請某些大牌明星、或者當紅“小鮮肉”做主演不可。只有他們/她們主演的劇,電視臺才肯收,只有他們/她們主演的電影,電影院線才肯認。

這也就逼得很多著名製片人和導演們,也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這些明星低頭,令他們迅速搶佔了最好的影視資源。也正是在如此畸形的供需關係下,這些明星因此拿到了一部戲數千萬元的鉅額片酬,百倍於數年之前。


而投入了真金白銀的投資方,一個個財大氣粗的大老闆,他們捨得花大價錢,付給這些明星數千萬的天價片酬,根本不是為了支持藝術,拍出經典好劇和優秀作品,而僅僅是請這些明星來拍名為“電視劇”的大型廣告mv的。

因此只要在這些電影和電視劇中,瘋狂加入各種商品的廣告植入,自然就會有那些明星各自忠實的腦殘粉絲們,不假思索地將那些明星廣告和代言的商品,瘋狂買買買,而根本不在乎這些商品對自己有沒有用。——理由很簡單,這些粉絲早已經完全被娛樂資本苦心營造的“粉絲文化”,給自覺不自覺地洗腦了。

明星團隊和娛樂公司,早已通過僱傭的"職業粉絲”告誡她們,「只有粉絲肯為自己偶像大把花錢,讓他更受商家和影視圈編導的歡迎,這個偶像明星的事業前途,才能更加順利,成為未來的天皇巨星。」

因此,這些粉絲們花光了自己父母辛苦工作所得的血汗錢,花光了自己辛苦工作交完房租電費後的全部節餘,全部用來供養那些身家和年收入千倍萬倍於自己的大明星,充當了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提款機”,居然還樂在其中。


眾多娛樂公司和明星團隊,就這麼在粉絲身上大口吸血,附骨敲髓,攫取鉅額財富,然後坐地分贓。當紅明星的天價片酬,億萬身家,他們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各處房產,其實都是這麼“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謂的“粉絲文化”和“流量經濟”,本質不過如此。

而這一個個億萬富翁,億萬富姐,指望他們還和從前的老藝術家一樣,精雕細鑿演技,用心揣摩角色,那不是笑話奇談麼?

這些明星主演,在拍攝中往往只需要擺幾個美美的造型,口中只念一二三四五六七,難得夏天出次外景,還要八臺空調對著吹;難得下一次水或者擦破點皮,立馬全網熱搜,營銷“敬業”;一下戲就趕緊鑽回房車,中途還能時常請假外出,參加各種商演和站臺廣告;就是這些劇組的日常。

而真正觀眾實際看到的戲份,幾乎全是替身演員完成,再把主演明星的臉摳圖到替身演員身上,通過後期製作合成。一部戲的明星主演,最少四文四武八個替身,什麼吊威亞啃沙子的髒活累活,全是他們替身在幹。那些最當紅的流量“小鮮肉”、流量“小鮮花”,甚至一部戲下來,二十多個替身,從頭到腳無一不替,同樣也不稀奇。

至於男女主角的聲音,更加完全不是明星自己的,而都是配音演員在錄音棚完成,單單一個季冠霖女士,自《甄嬛傳》配音甄嬛而成名後,這幾年來,她獨特的“夢幻少女”音線,就已經給那些“當紅小花旦”配了上百部古裝和現代偶像劇了。

眼看著影視市場如此火爆,昔日同行們一個個日進斗金,腰纏萬貫,哪個從業者又不是心急火燎?因此那些即使沒有多少腦殘粉絲的老演員,有的甚至是演技不錯、過往聲譽良好的“老戲骨”,同樣奮不顧身投身到了圈錢搶錢的大潮中,去參演一部部明擺著就是圈錢騙錢甚至洗錢的爛片爛劇,給它們抬轎作配,為它們挽尊口碑。作為主要配角,這些“老戲骨”也有一部戲幾百萬的片酬,一年下來,同樣收入不菲。

於是,一部電視劇的劇情好不好,演員有沒有演技,真實收視率是多少,觀眾觀感反響如何,現在的大多數電視從業者,不論是主演明星、參演“老戲骨”,還是曾經創作了無數優秀作品的編導製片,都已經根本完全不在乎了!他們如今唯一需要負責的,僅僅是唯利是圖的廣告商家和娛樂資本。

因此,電視劇的集數越來越長,節奏越來越慢,注水量越來越大,植入廣告越來越多,真實收視率越來越低,廣大觀眾越來越不愛看!

——然而,爛片橫行、雷劇氾濫的另一面,卻是明星演員片酬卻越來越高,飛昇至天文數字,收入千百倍於普通大眾,如此現狀,又怎麼可能不引發廣大公眾的強烈不滿?

至於不法投資商和無良明星旗下的各色影視公司,更以拍攝影視劇為噓頭,施展各種專業財務手段,在股票市場翻雲覆雨,偷稅逃稅、圈錢洗錢,捲走了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汗錢、養老錢,同樣早已經是影視圈公開的秘密。

在過去數年成功“造星”,推出無數“當紅偶像”“流量明星”的娛樂資本,更自以為掌控了這些明星,吸引了一幫不辨是非、四處罵戰的腦殘粉絲,對持有異議的正義網友,實行精準的網絡暴力,便能控制我們社會的精神空間,因此愈發利令智昏。

哪怕明星天價片酬早已引發社會公憤,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加強監管,國家級官媒號紛紛發聲,

娛樂資本仍繼續不知悔改,相反還在繼續大量收買水軍,瘋狂營銷,讓一些原本無人知曉的年輕人,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通過一款被大炒熱炒的綜藝節目或者網絡劇,便能一步登天成為粉絲眾多的火爆新明星。——而這些新人接演影視劇的價格,竟然開口就是一部戲6000萬,一部戲8000萬!

這也是資本的趨利本性所決定的,並不以任何具體操盤手的意志為轉移。——只要有利可圖,資本家從來不惜出賣能絞死他們的韁繩。

——所以,筆者才一直大聲疾呼:粉絲文化必須死,流量經濟必須死,中國影視才得生!


狐狸晨曦

一個科學家的年薪不如一個演員的片酬這是一個社會的問題,看過一些娛樂新聞,某些明星,自以為很熱,帶一隊的保鏢下機護送,很可笑的事情。現在所謂明星,就是一堆緋聞的集合體,我認為所謂的明星是一個社會的榜樣,正能量的榜樣,就如同焦裕祿,雷鋒,或者如同周潤發,古天樂,韓紅等等,可是反觀現在部分明星,緋聞,看臉,刷存在,這就是一堆狗屁。滿滿的負能量,我記的前段時間和幾個小學生聊天,問他們的夢想是什麼,其中有兩個小女孩回答,想做明星。問為什麼,回答掙很多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有很多人認識自己等等,孩子沒有錯,是社會的風向不對。

一個社會進步推力是科技知識,我們國家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離不開這一類的人,一個人的貢獻與所得應該成正比,

某些明星太把自己當回事,另一方面,某些人太把明星當回事。

古人說五醫六工七匠八娼,在一定意思上這是沒錯的。


小墨的爸比

戲子——演員——戲子

在古代,從事戲劇表演的人,被稱為戲子。戲子這個詞本是中性詞,既無褒,也無貶。它只不過是客觀的描述一個人的職業,正如做飯的被稱為廚子一樣。但是,在古代,從事這一行的人,身份是比較低賤的。社會主體人群是士、農、工、商,稱為四民。市民之外,另有三教九流。九流又分上九流和下九流,而戲子正是下九流之一,身份娼妓類似。為了生存的需要,大多數除了賣藝之外,更兼賣身。處在社會的最低層,屬於被壓迫被剝削,被汙辱被損壞的群體。

大概中物極必反吧?正是由於戲子低下的社會地位,受侮辱受損害的社會地位,使得從事藝術的人努力鑽研,希望通過藝術上的成就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比較成功的比如譚鑫培,成為宮庭貢奉,老佛爺跟前的紅人,享受四品官待遇。

除了藝術上的追求之外,他們中的許多人還非常注重道德修養。自覺承擔社會道德任。比較突出的例子。日本侵華時期,整個北方落入敵手。在這樣民族危亡,國破家亡的時候。按傳統的觀點,士大夫階層是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而戲子是不必去管國家大事的。但那個時期,在大批文人如周作人之流做了漢奸的時候,許多藝人自覺承擔起道德責任。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鬚明志,程硯秋也放棄豐厚的收入,到京效種地。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人的身份被社會壓的越低,他們就越發自尊。人只有自尊了,才能受到社會的真正尊重。

新中國成立之後,進行了社會改造。原來被壓迫被損害的戲子們成為社會平等的一員。他們的社會地位獲得了極大的提高。成為普通勞動者。他們的身份從“戲子”變成了“演員”,從戲子到演員的轉變,代表著他們取得了和普通人一樣的社會身份。再不是下九流,再不是娼妓一流。這也就是梅蘭芳,程硯秋等人雖然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但內心依然是高興的。

戲子變成了演員,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身份得到了社會認同,收入得到社會平衡。梅蘭芳在最興盛的時候,到軍閥家裡唱堂會,人家可以用籮筐抬大洋打賞的。但那時的梅蘭芳的身份,是戲子。梅蘭芳最重要的幫助者齊如山一開始不願意與梅直接接觸,就是出於上流知識分子,對戲子身份的忌諱。建國之後,梅蘭芳的工資變成了幾百塊錢。但他的身份成了藝術大師,梅博士。可以與任何文化藝術名流交往而毫不遜色。

我上面說的這些,似乎和回答的問題毫不相干。之所以提這些,是想和今天的演員明星們比較一下。通過歷史的比較,或者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我覺得,從戲子到演員的身份變化告訴我們,對一個社會階層,或是社會群體。給了他崇高的社會地位,就不能給他豐厚的物質利益,給了豐厚的物質利益,讓他們變得唯利是圖了,他們便會失去人們的尊重。這就是演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人們的心中的地位又回到戲子的原因。

演員可不可以有高收入?當然可以。按照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只要你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你獲得高收入是完全合理的。可是,現在演員明星們收入已經完全超出人們對公平的理解。成為一種暴利。任何社會中,少數人獲得暴利的現象,都是對社會公平的踐踏。

如果拿到天價片酬的明星們能夠為社會和觀眾們奉獻文藝精品,人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可是,現在天價片酬拍出的卻是文藝垃圾,這就不能不讓觀眾們有些意見了。而出演垃圾作品拿到天價片酬之後變成有錢人,又利用手中的財富和知名度進行資本操作,回過頭來喝粉絲的血。就不能不讓人憤怒了。

對於那些靠所謂顏值吃飯的流量明星,六零後的我基本上是不關注的。幾年前,有次心血來潮,想看看這些明星們為什麼這樣火?便找了一個當時正在播出的垃圾劇來看。名字大概叫《雲中歌》,硬著頭皮看了十三集,無論如何再也看不下去了。對文學有點喜愛的我,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價它。好,還是不好。真是無話可說。

故事一開始,一個皇帝莫名其妙的在沙漠裡走,莫名其妙的遇到一位美女。又莫名其妙的分開了。整個的故事情節忽遇忽離,一會兒天上,一會地下的。按說是情感劇,主人翁之間的情感發展是有一定邏輯的。可是,這個電視好像一概不管這些,故事毫無連貫性,邏輯性。我當時的感覺是,看到抗日雷劇的時候,我只覺的好笑好玩,但沒營養。看到這個的時候,我才覺得,如果我能堅持把這個看完,自己的腦袋一定是出了問題。

當我放棄觀看的時候,我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文藝作品出現,大概也就明白了。這樣的片子,就是粉絲經濟的最好註解。他們先炒作一個名星。告訴你她多漂亮,多厲害。等粉絲們迷上這個明星了。就會毫無理性的為了這個明星花錢。拍電視劇的時候,故事不重要,情節不重要,思想不重要,只要是這個明星出來走上一圈,說幾句話。粉絲們就會去追。只要追了這樣的劇,就會把自己的智商拉得越來越低。所以,追這些劇的大多數是初中生。到了高中以後,再喜歡此種類型的,恐怕就少之又少了。但是,這樣的作品,對粉絲的成長絕對是有害無益的。這樣的製做是為了利益,不顧社會道德與責任的。恰恰是這樣的明星,他們的收入動輒千萬,甚至上億。這怎麼能讓普通民眾們心服口服。

投資一部影視作品,花費上億元,其中的百分之七十被明星拿走了。這樣的模式怎麼可能拍出優秀的作品來?於是,只能弄出些粗製濫造的垃圾來糊弄觀眾。影視圈裡這種種的亂象,已經引起人們普遍不滿。有關部門是時候出來整治一下了。

在一個公平的社會里,人們的收入必須和他對社會的貢獻相適應。對社會沒有貢獻又可以獲得鉅額收入的畸形現象,不應該在社會中長久存在。我們對五部委的行動拍手稱快,也希望儘快看到實際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