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股票等角度來看看當下的區塊鏈行業

金融的力量

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利用債券發行迅速籌集了資金,而南方卻作死地選擇了貨幣超發。二是紐約的繁榮背後也是利用了金融的力量,發行分期發債的方式籌集到了伊利運河工程的資金。

因此,香帥老師總結道:

越是偉大的事物,越是要求大資金的快速聚集和有效配置,而這種功能,只有金融能實現。

這讓我聯想到古代的戰爭,從春秋戰國群雄割據,到秦漢之爭,再到滿族入關,無不是為了利益的爭奪——當然,世界上的戰爭都是如此。資源的地理分佈不均,導致了巨大的財富的“滲透壓”,這種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引發掠奪,強取,戰爭。這些現象,並不難理解,正如自來水滿缸則溢出,空氣受熱不均則冷熱對流,如是而已。因此財富是背後的推動力,而具體到這些戰爭的案例中,對財富的調配能力,會影響戰局的平衡,這就是香帥老師所提到的,金融能實現大資金的快速聚集和有效配置。

然而,金融配置的只是資金嗎?從伊利運河的案例中來說,籌集到的資金,是用來幹什麼呢?調配人力資源,技術研發,宣傳銷售後續債券等等。那麼,我們可以說:

金融是實現各類資源調配的槓桿。

用金融的角度看待世界

剛剛說到,金融是調配資源的槓桿,大到國家,小到各個行業,甚至個人,都是如此。

國家:利用金融的工具,調整各個行業的資金投入,又通過政策的引導,配合資金的有效配置,決定老趙、老錢、老孫、老李、老周等幾家分別能分到多少蛋糕。

行業:國家戰略的方向分配好具體行業的蛋糕大小好,行業內又是通過金融的工具,將人力物力分配到行業內具體的企業,老趙將拿到的蛋糕分別分給他幾個孩子大明、小明、阿花、小紅(應景了,順祝各位六一兒童節快樂)。

個人:對個人來說,這個很好理解,大資金流向哪裡,哪個領域就是熱門,求職和創業,都可能會吸引更多人的去參與。幼兒園裡,蛋糕多的小朋友,大家也都喜歡和他玩。

區塊鏈行業的金融現狀

每個行業有其自身興衰週期,上世紀80-90年代,製造行業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長足發展,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這些行業的建設中,而現在這些行業已經走向成熟,被冠名“傳統行業”;而區塊鏈行業的現狀,跟之前傳統行業興起時也很相似。資金是金融的一種表現形式,資金流入到哪個行業,就說明這個行業受到了關注,資金流入的多少,就說明了這個行業受到的關注有多少。同樣的,在資金流入的背後,也會有其他資源被調配過來。

政策導向:比如最近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人才流動:區塊鏈企業開高薪挖人才已不是新聞了

技術研發:各地政府積極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高校IT等相關行業的科研方向往區塊鏈轉移

從金融、股票等角度來看看當下的區塊鏈行業

這個圖是摘自《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從裡面可以看出金融資本對區塊鏈行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可惜我在裡面並沒有找到這幾年投資的具體金額以及佔比情況),這也就是這幾年常說的——風口。

金融與個人的關係

最後,留一些問題,咱們一起來思考吧。因為我希望的是學到的知識,能夠對自己有用,和自己產生聯繫。

香帥在課後留了一個作業,讓我們想想身邊最會融資的人,你也可以來想一想。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暫時想不到這樣的人(可能太窮了,身邊都是窮人,唉……)。但我想,對個人來說,融資能力(我所說的更加偏向於融資投資,而不是簡單的借錢)是多種能力的集合,至少包含人際關係,表達能力,領導力,趨勢判斷力等等。其實不光行業和公司,融資能力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一個判斷維度。

然後,既然區塊鏈已經是顯而易見的風口,你會all in嗎?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去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