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不講粵語,會被本地人看不起嗎?

麻子哥闢謠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幾十年前,我的回答是不會講粵語肯定會被香港人看不起,我家一個長輩在八九十年代經常去香港辦事,每次都會訴苦說在香港說普通話就算三等公民,無論你在國內級別職務多高,在香港的普通商店、餐廳消費都會受到白眼,甚至一些底層服務人員都對說普通話的愛搭不理。

後來這個長輩甚至開始學習粵語,就為了能在香港獲得尊重。我理解那個年代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當時內地和香港的經濟水平、收入都存在天壤之別,香港平均月薪1萬時內地可能工資才幾百塊,這樣的差異必然會造成兩邊人心態的不同,優勢一方從骨子裡就會看不起劣勢一方。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大陸的經濟文化都迅猛發展,大城市很多人的收入甚至超過了香港,改革開放也讓香港人更加認識了大陸的變化。至少在我去過的幾次香港從沒遇到過說普通話被歧視的情況,畢竟大家都是去消費的,誰又能跟客戶過不去呢?

香港社會文明,人民素質高,在平等的情況下應該極少會因為說什麼語言而產生歧視,網絡上一些渲染的香港人侮辱大陸人的新聞也都是極少數心理不正常的人引起的,不必過分誇大,管好我們自己的言行,才能讓別人更看得起。


長腿叔叔

如果你到香港旅遊購物,不講粵語,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被本地人瞧不起的。

這個結論是由自己本人真實的事例總結出來的。我是個廣東客家人,平時交流的母語是客家話,大學在外地就學,慢慢地也熟練的使用普通話。大學畢業後,在廣州生活工作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如果是廣州本地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不是在廣州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說起粵語多多少少個別字眼都是帶有外地音的,而香港的粵語和廣州的粵語很多發音及說法都會有些不同;所以,就算是個廣州人去到香港,說的粵語和香港本地人的粵語還是有差別的,仔細聽上幾句就能判斷這個說著粵語的並不是純正的本地人。

但是,這十幾年來去香港的經歷,無論是旅遊、購物還是外出就餐,很多時候操著不太純正的粵語溝通並沒有遇到什麼歧視,有時候,普通話比不純在的粵語更容易溝通。幾年前在佐敦街口的一次用餐過程中的見聞始終記在心底。那是在一家不大的牛雜麵店,我們一行三個人和幾個說普通話的客人都在店裡用餐,當時正是飯點,人很多,點餐、買單、等位子都要排隊,這幾個客人一直插隊,自然就引起了服務員和其他顧客的不滿,紛紛指責,後來還起了語言衝突,而我們這三個外地人因為遵守秩序,得到禮遇,整個用餐過程都是非常愉快的。其實小小的一次見聞,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在香港無論使用粵語還是普通話,做個有素養的外來客是會和本地人一樣得到禮遇和尊重的。


洋光攝客

會,我朋友湖北的嫁香港,她去買菜小販從不會送根蔥,旁邊香港人一起買的不用問自動搭把蔥,她問為什麼不送蔥給她,小販就嘴裡嘰裡咕嚕的說這個北妹。一般在廣東和香港買青菜的話小販都會送蔥的。


zoe110372981

我在深圳,幾乎每個月去香港2到3次,以我的經歷來回答,在香港經常會碰到被本地人瞧不起的事情,但根本原因並不是你不講粵語,而是不守規矩。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香港人的規矩意識非常強,比如你在公眾場合大聲講話,不排隊等等不文明行為就會遭到白眼,甚至在茶餐廳拿著菜單左右搖擺,問來問去都貴遭到白眼,但是你如果習慣了香港的規矩,文明禮貌,彬彬有禮,你就是講普通話,通常一樣會被以禮相待。


軍刀從未鈍

在香港真實的經歷,就因為說了句能不能說普通話,不會說粵語,服務員立馬變臉,真的連其他食客都驚呆了。這樣的經歷在香港還有很多次,所以對我來說這樣的態度在香港並不是普遍現象。

第一天到達香港就前往了一家很老牌的茶餐廳,進去的時候服務員用粵語招呼,我一說能不能說普通話,聽不懂粵語,她就立即變臉,端上來的茶直接扔在桌上,蓋子還是蓋不上的。這時候旁邊的食客給我換了一個蓋子。從這件事情上我就已經對香港無好感了。



在香港遇到的笑臉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場,就算是普通話,店員也會笑臉相迎的。但是如果不買那就沒什麼好臉色了。在地攤買行李箱的時候,就因為還了價,就被老闆說你再還價我就要覺得你跟那些黑人是一路的了。

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香港地鐵站,我的行李箱從樓梯掉了下去,所有經過的人都是一片罵聲,還有個老太太走過來踢了一腳,擋著她的路了。這種事情真的在任何地方應該都發生不出來吧。從此以後便對香港毫無好感。



這個問題並不涉及什麼好人,壞人的區別,對人的態度和一種風土人情,上升到區分好人壞人的級別。只是感覺在這個城市,在以上這些真實的經歷中讓人感覺到不舒適的氛圍。


在去香港之前也是因為港劇的影響抱著很多美好的憧憬而去的,但是在香港的經歷真的令人很失望。我並不知道當地人是不是出於什麼看不看得起而為之,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在我有限的經歷範圍之內,我是沒有感受到任何,友好,禮貌。這是在當地的一些真實的人際交往中遇到的真實情況。至於那些花了錢購物和住宿方面的服務與真正的風土人情在本質上也就是兩回事了。


塞外小野

幾年前跟我媽去香港玩,我用普通話問路,我說:你好,請問xx路怎麼去?那個年輕人感覺故意躲避我,還繞開我。後來我想了下前面加了個excuse me,請問xx怎麼去?然後就有人告訴我了。這是個例,香港年紀大一些的人還是不錯的,因為老一輩他們可能是後來才去的香港,對內地人還是像自己人一樣,還有一些外國人也不錯,也會幫你指路,我覺得主要就是香港年輕人可能會看不起內地人


v奔騰年代

廣東人和香港人素質接近,語言相通,所以香港人一般唔會睇唔起廣東人。……其他省份的人先學會文明學會吃東西沒有聲音,吐痰沒有聲音,而且會找垃圾桶吐,公眾場所會顧及別人感受,打噴嚏會扭轉臉,身上和嘴巴沒有異臭味,坐在椅子上不會像大爺,不大聲喧譁,不再光膀子,西褲不要配球鞋等等行為再說吧!


ZQ心心相引

在香港不講粵語,那要看你講什麼語了?如果你講英語,直頭當你神咁拜,如果你講國語,在以前可能會有不屑的意思,但現在不會了。不僅不會,現在在香港講國語,服務員、銷售人員都當你是大金主了。廣東人經常過去香港慣了,對香港的事情十分熟悉,一般情況下不輕易掏錢包,而香港人也知道廣東人的錢不好賺,所以聽到說粵語的,一般都是禮節性的招呼,並不熱情,而說國語的外省人難得一次到香港,三大姑八大姨的委託,帶著厚厚港幣人民幣,就是去買買買的。香港人知道內地的人現在都是土豪,所以,一聽到說國語的,就笑容可掬、熱情有加,如果當時站著倆個人,一個說粵語,一個說國語的,可以肯定的說,講國語會受到貴賓式的接待,而說粵語的就只能自己招呼自己了。而現在大陸與香港聯繫密切,在香港不說粵語的人也與日俱增,香港人也習慣了,所以也不存在看不起不說粵語的人了的事了。


莊子天涯

香港並非人人都識講粵語的,例如,臺灣人,泰囯人,印民人,菲律賓人,歐美人,部分大陸新移民等,香港人是不會看不起他們的。香港人看不起的有,沒有教養的人,隨處吐淡,通街拋垃圾,不排隊去打佔的,用普通話大吵大鬧的人,缺乏禮貌的人,過香港作奸犯科的人等。


Germana

不是當地語言的問題,而是一個城市缺少開放和包容。這也是我喜歡深圳的原因,因為這個城市的口號是: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才是一個發達城市的要素。從這點講,深圳還會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