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我八歲那年趕上河南七五年八月份的一場大水,西邊大河和屋面村東的小河的河水全部都出灣了。那個季節院子裡一棵彎腰棗樹上的棗還青著。六十年代的房子,全部都是土坯子建的草房,根本沒有磚頭房子。雨下的太大,那才真正是屋漏偏遭連陰雨,一連幾天都在下,當時村裡有隊長,怕水進村,派出打更的連夜查看水情,白天組織生產隊勞力用土把圍村堤口堵上,另外通知各家各戶把門口也堵一米高,我們家用門板堵上,雖然都做了防洪工作,還是沒堵住洪水。大水在晚上衝破圍村堤壩進入了村裡,本以為把門堵好了,可沒想到水會從老鼠洞裡進了屋裡。不大一會屋子裡全是水有一尺多深,父母讓我坐在土坯盤的爐子上,讓弟弟妹妹坐在點燈桌上,然後父親和母親用盆子從屋子裡向外刮水。(因為床上都放滿了怕溼的東西)。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一下子坐到了水,原來土爐子泡塌了,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當大人們發愁的時候,雨停了慢慢的水也消了,當我醒來時天也全亮。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洪水過後的第二年秋季,我就被父母送到了學校,那時候還是生產隊,父母們還得在隊裡幹活,第一次送去以後,放學也不再來接。不像現在上中學還要天天接送!由於笫一年的水災,莊稼都沒收成整個生產隊的,人員連溫飽就解決不了。可以說是每年隊裡分的糧食都不夠吃,就連做飯用的柴禾就不夠燒,全村每戶都一樣我們家更是如此。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在那個年代吃飯靠工分、分糧食靠工分、分菜還是靠工分,無論隊裡分什麼全部按工分,父親是生產隊的牛把式,能佔個十分、母親最高能佔個八分。(上一天地所記的工分強壯男子漢是十分、女的勞動力是八分)在加上我們兄弟姐妹們都小,母親還得照顧我們,一個月下來也掙不了多少工分。這樣一來養家的重擔全落在父親一個人肩上,我的父親起早貪黑從來沒有休息過,為了到冬季不讓我們凍著,他天不亮就早早起來,去我們村東灣挖樹根,到三九天烤火用。那時候我們村河灣是隊裡種的柳樹,有的大樹有一摟兒那麼粗,村裡老人了放伐一棵做棺材,根就留下了,(留下的樹根也不是隨便讓挖的,弄不好就給你扣個搞資本主義的帽子)我父親到明能挖出一個。最大的一個有一米多高,做了兩個長板凳,現在還有。天亮還得趕上上工,不上工不給工分反而還扣工分。

母親為了給父親分擔點重任,有時在我不上學的情況下,讓我看著弟弟妹妹們,她也下地幹活晚上給我們縫補衣服,當時那個時候我們穿的衣服,全部是母親用棉花紡成線,在織成布用純手工做的。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誰還認識這個工具?如今已經沒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特別是到了秋天人們更忙,因為那個年代為了解決溫保有吃的能吃飽,全鄉鎮各村都大量種紅薯,磨粉、下粉條、旋粉皮、切紅薯幹、大人們忙的沒黑沒明,可苦了我們小孩子了。我的父母為了多掙工分,晚上去地裡切紅薯幹,一干就是大半夜,我帶著弟弟、揹著妹妹,在村裡像討飯一樣,挨家看誰家有亮,亮著燈就帶著弟弟妹妹去誰家玩會,弟弟妹妹睡著了,就放人家床上睡會,有時不醒就得叫醒他們揹著走。也不能在人家裡呆太久,因為人家也累一天了都要休息,就這樣帶著弟弟妹妹們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有時候當我揹著妹妹領著弟弟從別人家出來後,在也找不到一家亮燈的人家,也不知父母在那一塊地幹活,就是知道也離家太遠,在加上膽小怕黑根本就不敢去找父母,只有父母幹完活找我們。沒辦法就揹著妹妹領著弟弟去到村外的榨油機房裡,當時生產隊都有副業,就像我說的榨油機房,能成夜榨棉籽油,還好當時榨油的是我們近門的一個叫老胖哥的,(因病癱瘓,2018年年前去世了)我把弟弟妹妹都放在棉籽堆上,我也美美的睡上一覺!直到父親把我們叫醒才回到家裡。


那個時代和我一樣的小朋友們成千上萬,離興隆街那麼近,也沒去上過銜。(當時還沒化成鎮所以叫街上銜也叫趕集)。更別說吃零食、不像現在的小孩子們,細米白麵有雞魚肉蛋牛奶吃,還顯父母做的飯不可口。當時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連白麵饃都吃不上,記得有一次父親幫一個叫四大娘的家裡乾點活,四大娘給父親一個白麵饃,父親沒在她家吃飯,拿回了家裡和我們一起吃飯,當父親拿出白饃還沒吃的時候,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都眼巴巴的看著,不約而同的伸出了五個小手,異口同聲的說給我點我也吃,父親把一個白饃分成了五份遞到我們每個人的手裡,他自已一點也沒吃。父母對兒女們的愛是無私的,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就是兒女們的救苦救難菩薩!現在的孩子們更不應該給父親臉色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顯父母對自已關愛不夠。

我童年是在艱苦的歲月中度過的,可我沒感覺到苦,卻感覺到了父母們的苦,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父母能養活我們,可見父母是何等的偉大!我只所寫這篇文章是要讓我的兒女們記住無論何時父母對兒女都是無私的奉獻!我們六零後、七零後如今長大了,生活條件好了,請不要忘了父母!也不用南跑北報的燒香拜佛。父母在!父母就我們的活佛!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回憶我的童年生活——祁世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