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倒计时132天-核心第三篇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练习题

余生珍贵,请别浪费!

早上六点与晚上七点更新,其他业余时间学习书本与视频。

欢迎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分享哦!

分享多一点,考试多一分!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总结

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

(1)系统组成

由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消防灯具均为自带电源型,灯具内部自带蓄电池,工作方式为独立控制,无集中控制功能。

(2)工作原理

①正常工作状态时,市电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为灯具供电,用于正常工作和蓄电池充电。

②火灾时,应急照明配电箱动作,切断消防应急灯具的市电供电线路,灯具由自带蓄电池供电并进入应急状态。

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

(1)系统组成

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应急灯具组成。

(2)工作原理

灯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工作状态受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和管理(灯具的应急转换)。

①正常工作状态时,市电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为灯具供电,用于正常工作和蓄电池充电。应急照明控制器实时监测灯具工作状态,实现灯具的集中监测和管理。

②火灾时,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消防联动控制信号,控制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

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

(1)系统组成

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消防应急灯具组成。

(2)工作原理

灯具自身不带电源,工作电源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提供,工作方式为独立控制,无集中控制功能。

①正常状态时,市电接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用于正常工作和电池充电,通过各防火分区设置的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将集中电源的输出提供给灯具。

②火灾时,集中电源的供电由电源由市电切换至电池,并进入应急状态。

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

(1)系统组成

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消防应急灯具组成。

(2)工作原理

灯具的电源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提供,控制方式由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控制。

①正常状态时,市电接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用于正常工作和电池充电,通过各防火分区设置的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将集中电源的输出提供给灯具。应急照明控制器实时监测。

②火灾时,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消防联动信号后,控制系统转入应急状态。

练习

消防应急照明自带电源的应急输出回路中,不应连接的设备是( )。(单)

(A)应急照明配电箱

(B)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C)应急照明灯具

(D)应急标志灯具

「答案:B」


参《知识详解》D19.2.1第1款,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

参《知识详解》D19.2.1第2款,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应急灯具组成。故无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根据应急供电方式可分为自带电源型和集中电源型,根据控制方式可分为非集中控制和集中控制型,下列关于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

(A)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的消防灯具均为自带电源型,灯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

(B)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工作状态受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和管理

(C)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时,市电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为灯具供电,用于正常工作和蓄电池充电。应急照明配电箱实时监测灯具工作状态,实现灯具的集中监测和管理

(D)发生火灾时,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消防联动控制信号,控制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

「答案:C」


参《知识详解》D19.2.1第2款,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应急灯具组成。灯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工作状态受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和管理。故A、B正确。

(1)正常工作状态时,市电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为灯具供电,用于正常工作和蓄电池充电。应急照明控制器实时监测灯具工作状态,实现灯具的集中监测和管理。故C错误。

(2)火灾时,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消防联动控制信号,控制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故D正确。

泡沫灭火系统分类

总结

1.按喷射方式

(1)液上喷射

定义:泡沫从液面上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

(2)液下喷射

定义:泡沫从液面下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泡沫在注入液体燃烧层下部之后,上升至液体表面并扩散开,形成一个泡沫层的灭火系统

(3)半液下喷射

定义:泡沫从储罐底部注入,并通过软管浮升到液体燃料表面进行灭火的泡沫灭火系统

2.按系统结构

(1)固定式

(2)半固定

(3)移动式

3. 按发泡倍数

(1)低倍数

(2)中倍数

(3)高倍数

4.按系统形式

(1)全淹没

(2)局部应用

(3)移动

(4)泡沫水喷淋

(5)泡沫喷雾

5. 泡沫-水喷淋

(1)闭式系统

泡沫-水预作用系统

泡沫-水干式系统

泡沫-水湿式系统

(2)开式系统

泡沫-水雨淋系统

6. 泡沫喷雾

(1)泡沫喷雾喷头

7.泡沫炮系统(也是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固定式

手动泡沫炮系统

远控泡沫炮系统

(2)移动式

移动泡沫炮系统

练习

液上喷射系统是指泡沫从液面上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关于液上喷射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多)

(A)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中泡沫不易受油的污染的优点

(B)液上喷射系统可以使用廉价的普通蛋白泡沫液

(C)液上喷射系统有固定式、半固定式两种应用形式

(D)液上喷射系统一般采用低倍数及中倍数泡沫液

(E)水溶性液体与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均可采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答案:ABDE」


参《知识详解》D14.2.2第1款,液上喷射系统:泡沫从液面上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特点是泡沫不易受油的污染,可以使用廉价的普通蛋白泡沫等优点,应用形式有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三种应用形式。故A、B正确,C错误。

液上喷射系统一般采用低倍数及中倍数泡沫液。故D正确。

水溶性液体与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均可采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故E正确。

泡沫灭火系统按系统结构可分为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移动泡沫灭火系统。固定灭火系统是指( )。(单)

(A)采用泡沫枪、固定泡沫设置和固定消防水泵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B)泡沫产生器和部分连接管道固定,采用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用水带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C)泡沫产生器与部分连接管道连接,固定消防水泵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D)采用泡沫枪,泡沫液由消防车供应,水由固定消防水泵供应的灭火系统

「答案:A」


参《知识详解》D14.2.2第2款,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固定)、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发)生装置(固定)和管道等组成。故A正确。

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由固定的泡沫产生器与部分连接管道,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用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故B、C、D为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由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移动)、泡沫比例混合器、移动式泡沫产(发)生装置(移动),用水带临时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火灾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

总结

1. 报警区域

(1)报警区域划分要求如下:

报警区域是指人们在设计中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部分空间,是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单元。

① 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② 同一个防火分区不能在两个不同的报警区域内;

③ 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特殊场所的具体要求

①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

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50000m³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③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 探测区域

(1)探测区域划分要求如下:

探测区域就是将报警区域按照探测发生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是火灾探测部位编号的基本单元。一般一个探测区域对应系统中一个独立的部位编号。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

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100m。

(2)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场所:

①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②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

③ 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

④ 建筑物闷顶、夹层。

练习

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是( )。(多)

(A)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C)走道、坡道

(D)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消防电梯井道、电缆隧道

(E)建筑物闷顶、夹层

「答案:ABCE」


参《知识详解》D20.2.1第4款,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①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故A正确。

②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故B、C正确。

③ 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故D错误。

④ 建筑物闷顶、夹层。故E正确。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规定,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设置( )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单)

(A)0

(B)1

(C)2

(D)2台及以上

「答案:B」


参《火规》3.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2. 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故B正确。

3. 设置2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2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器设置规定

总结

1. 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②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③ 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点型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点型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2)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注: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

4. 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不应超过16m;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可超过16m;采样管网安装高度超过16m时,灵敏度可调的探测器应设置为高灵敏度,且应减小采样管长度和采样孔数量;

(2)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单管长度不宜超过100m,同一根采样管不应穿越防火分区。采样孔总数不宜超过100个,单管上的采样孔数量不宜超过25个;

(3)当采样管道采用毛细管布置方式时,毛细管长度不宜超过4m,孔径为2~5mm;

(4)每 2℃温差间隔或 3m 间隔(取最小者)应设置一个采样孔。

5.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2)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3)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4)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5)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

练习

下列关于消防应急管理的广播设置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单)

(A)民用建筑内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1W

(B)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0m

(C)在环境噪声大于7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D)壁挂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

「答案:D」


参《知识详解》D20.3.3第6款,(1)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故A、B错误。

② 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故C错误。

③ 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W。

(2)壁挂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故D正确。

某建筑面积为3000㎡的展厅,层高为7m,设置了格栅吊顶,吊顶距离楼地面6m,镂空面积与吊顶的总面积之比为20%,该展厅内感烟火灾探测器应设置的位置是( )。(单)

(A)吊顶上方

(B)吊顶上方和下方

(C)吊顶下方

(D)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答案:D」


参《知识详解》D20.3.3第2款,(14)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②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③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故D正确。

④ 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⑤ 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

区域报警系统选择及设计

总结

1.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1)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2.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1)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2)系统中的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1)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且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2)系统中的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2)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

(3)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

(1)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2)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3)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练习

对火灾报警系统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 )。(单)

(A)根据保护对象大小不同可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B)任何一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的组件有: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

(C)区域报警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包含2个及2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答案:A」


参《知识详解》D20.2.1第1款,根据保护对象及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不同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故A错误。

参《知识详解》D20.2.1第1款可知,三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都必须包括的组件有: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故B正确。

区域报警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故C正确。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包含2个及2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故D正确。

集中报警系统区别于区域报警系统,不可缺少的组件是( )。(单)

(A)区域显示器

(B)消防联动控制器

(C)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D)消防应急广播

「答案:B」


参《知识详解》D20.2.1第1款,

1.集中报警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区域报警系统是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集中报警系统需要联动,因此集中报警系统区别于区域报警系统,不可缺少的组件是消防联动控制器。故B正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原理

总结

1.系统工作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本质就是一种建筑消防设施,它是由两套完整的系统组成。

火灾探测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原理:

一消倒计时132天-核心第三篇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练习题

2.系统定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简称,是以实现:

(1)火灾早期探测和报警;

(2)向各类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并接收设备反馈信号→进而实现预定消防功能为基本任务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

3.系统分类

(1)区域报警系统(面积小,发生火灾只负责报警不负责联动)

(2)集中报警系统(比区域报警系统警戒范围大)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警戒范围很大)

练习

下列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

(A)发生火灾时,火灾现场会有烟气热光等物理现象

(B)火灾探测器或手报可以将火灾产生的特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C)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判断和处理接收的电信号

(D)消防联动控制器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提供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发出指令

「答案:B」


参《知识详解》D20.1.1,

发生火灾时,火灾现场会有烟气热光等物理现象,火灾探测器可以将火灾产生的特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手报是人工确认火灾后,直接将电信号传输至火灾报警控制器,故B错误。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判断和处理接收的电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提供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发出指令。

为了迅速而准确地探测出被保护区内发生火灾的部位,需将被保护区按顺序划分成若干探测区域。下列关于火灾探测区域的划分,错误的说法是( )。(单)

(A)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

(B)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

(C)从主要出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D)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间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宜为20~100m

「答案:D」


参《知识详解》D20.2.1第4款,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2)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故A、B、C正确,D错误。

(3)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100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