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2018年5月7日,拼多多向美國SEC秘密提交了上市申請(DRS文件);6月11日,拼多多提交了DRS文件的修訂稿;6月29日,SEC網站登出了拼多多招股說明書(F-1文件)。

拼多多對講故事時提到Costco和迪士尼。好市多(Costco)做的是倉儲式量販,爆款、大包裝,但質量令人放心,拼多多拿什麼比?#拼多多與迪士尼沒有半毛錢關係#

雷軍說“小米=蘋果X騰訊”不免貽笑大方,黃崢說“拼多多=Costco+disney”則完全是兒戲。

兩大“法寶”及對遊戲理念的借鑑

1)高效、低成本獲客

泛電商類項目99.99%敗於獲客成本過高。特別是提供低頻服務的電商,將永久掙扎在高價拉新的路上。

“偽共享單車”是個例外,獲客不需要砸錢還能“賺錢”。早期往大街上丟一輛車能誘5名新用戶上鉤,聚斂的押金遠超購車成本。但押金是用戶的,偽共享單車平臺挪用押金是鑽了有司懶政的空子,所以“賺錢”只能打引號。

拼多多高效、低成本的獲客能力僅次於偽共享單車。藉助強大的社交工具,拼多多上線三年活躍用戶近2.5億、2017年GMV破千億,成為社交電商的傑出代表。

拼多多基本玩法是這樣的:某款商品(比如一包牛肉乾)直接付款購買需要付29.8元,如發起拼單並湊購人數則只需付28.8元。

分享了一次之後,拼多多還要告訴買家:“分享3次以上,拼單成功率高達98%哦。”

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需要注意的是,28.8元只能買200克。“原價300元”,28.8元看似能買500克,均有誤導之嫌。

這些只是基本套路,拼多多的手段還多著呢。

比如剛剛發起了拼單就收公號提醒:“你太走運了!恭喜獲得一次免費領商品的機會。”

點進去看,商品有拉桿箱、雨傘、手環、藍牙音箱……前提是給拼多多“拉新”。兩個新用戶,一把價值49.9元的睛雨傘。

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登錄拼多多還能領籤紅包,但本人只能拆開一部分,還要麻煩好友幫忙。24小時之內全部拆開才可提現。連續三天簽到有額外獎勵,害怕忘記可以設置提醒……

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2)去中心化商品推介

大型電商平臺聚集的用戶數以億計,但他們只能從小小的“窗口”窺見琳琅滿目的商品,而且每天打開APP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用戶每輸入一個關鍵詞都能搜出上百頁商品,排在10頁之後的基本無人光顧。付費推廣有一定效果,但燒錢很快,中小賣家難以承受。

交通專家說“擁堵是汽車保有量的自然邊界”。因為太堵市民會少開車甚至不買車。那些新開通的公路只能順暢一段時間,很快被聞訊趕來的車輛堵死。

類似地,電商平臺的“擁擠”也會限制商家入商品的數量。解決之道是去中心化。例如探索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薦,讓每位用戶都成為“中心”,在首屏展示的商品是他本人此時此刻最需要的。

花小錢辦大事,用蠅頭小利誘導分享,是拼多多快速崛起的關鍵。PR稿子裡那句“完全沒有憑補貼吸引用戶入場”,被無腦媒體照搬實在可笑。

拼拼多是去中心化的,以貪便宜驅動屌絲通過社交應用“發起拼單”,是病毒式營銷的典範。

不難看出其在拉新、保持粘等方面借鑑了遊戲的理念:利用人性弱點、不擇手段地榨取用戶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其實上,拼多多本身就是黃崢創辦的遊戲公司的內部孵化項目。

拼多多處處透出遊戲高手對人性的深刻理解,還有喚起、駕駛“人慾”的高超技巧,許多產品、運營方面“點子”都是遊戲的“標配”。

隨著拼多多的火爆,負面問題日益暴露,用戶投斥產品質量、商家維權此起彼伏。還有媒體報道說用戶“下單時明明買的是車釐子,到貨後發現是特別酸的櫻桃,只能扔掉。”

不是消費降級而是價格歧視

由於拼多多所銷售的商品以低質、低價為賣點,有媒體給了“消費降級”的考語。

智能機替代功能機是消費升級。智能機越來越便宜,小米手機均價跌到800元,讓用不起的人用上智能機是消費升級而不是降級。

拼多多的實踐並不新鮮,那叫價格歧視。在同一時間和地點,把完全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對不同的人賣不同的價格,別忙說這是欺詐。

比如一家麥當勞,漢堡成本5元,零售價10元,每天能賣1000個,毛利潤5000元。店長通過調查瞭解到周邊學校及低收入者當中,每天有1000人願意用8元錢買一個漢堡。滿足這部分需求,門店毛利潤可提高到8000元/日,每年多賺一百多萬。

挨個問顧客“想付8元還是10元?”是行不能的,怎麼辦?

這家店印了許多優惠券,發到附近的學校和寫字樓。A4大小的一聯包括幾十小張,每張都印著食品名稱、優惠價格和使用時間。

想省2塊錢的人要小心的保管,用餐時攜帶,按券上規定的時間使用,只能點指定的食品。不想省這2塊錢的人,想吃什麼點什麼就是了。於是這家麥當勞就可以把完全相同的一個食品、在相同的時間賣出兩個價錢,涇渭分明。

在麥當勞門店的例子中,只願花8元錢買一個漢堡的人本來就不是目標用戶,聰明的店長用價格歧視把他們“挖掘”了出來。同理,拼多多搶的也不是天貓、京東主流用戶。

一個“溏心兒嫩雞蛋”

儘管已經提交了上市申請,但拼多多的“成熟度”只能勉強達到私募融資時的水平。連它的收入模式都是2017年才有了眉目。

電商收入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自採自銷賺取差價的自營模式(direct sales),二是為第三方提供銷售服務取佣金的開放平臺模式(Online marketplace service)。

京東從自營起家,逐漸加碼開放平臺業務的比重,如今乾脆開始淡化自營概念。

拼多多則不然,一歲、二歲時幹自營,2016年自營收入4.57億,佔營收的90.4%。三歲時“性情大變”,自營業務被平臺業務替代,佔比落至0.2%以下。2018年Q1,全部轉型為平臺業務。

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2016年自營業務毛利潤率負6.1%,2017年好不容易轉正到9.8%,2018年就徹底放棄了。說明拼多多做自營根本是權宜之計。

拼多多是跑在微信上的一款遊戲

2017年才摸上正軌,2018年就上市,過於倉促,也折射出拼多多團隊及股東“心裡沒底兒”。對投資人來講,根據僅有的十幾個月的運營數據推測公司中長期走勢也不靠譜。拼多多上市倒應了一句俗話“八字還沒有一撇”。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社交電商也是電商呀,電商必須有的軟硬件拼多多有嗎?特別是對入駐商家的有效監控管理。在拼多多開店沒有嚴格的身份和資質審核,只是填些表格而已,賣家信用也無從談起。對假貨採取以罰代管,抓住了罰死你,抓不住你就賺了。但被處罰的商戶是否真的售假?售假的商戶是否都會被處罰?這種粗放的管理,也導致6月大批商戶到總部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