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莫非正式会晤:中印关系的里程碑

文/ 陆洋

习莫非正式会晤:中印关系的里程碑

▲2018年4月22日,北京,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举行会谈。

当前,印度和中国之间合作中的主要挑战除了互信不足,还有认知偏差。在谈到中国的国际社会责任时,中国强调自己是和平的国际社会参与者,是负责任的合作伙伴,并希望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的自我认知是基于这些角色的,以和平发展为导向的。

然而,面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天平一直以来更多地向地缘竞争者和安全威胁一方倾斜。因此,印度对中国行为的阐释往往和中国的自我认知不相符,常常从安全角度严格审视和防范中国在地区的行为。由此带来的危险在于,如果印度持续把中国定义为对手和威胁,那么就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互动中的认知是彼此构建的,中国在对印的政策制定中也会考虑印度对中国的认知,中国也会倾向于认为印度是对手和威胁。

幸运的是,中印两国领导人知道对抗不是选项,中印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没有中印两国的发展就没有亚洲的整体发展。虽然中印关系中也存在很多棘手问题,但是共同利益多于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彼此尊重,进行多层次的沟通和对话才能缩小认知偏差,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在双边关系中逐步落实这些想法,扩大各个层面的合作范围,管控危机,增进了解。

习莫非正式会晤:中印关系的里程碑

▲3月23日至27日,中国商务部组织中国贸易促进团赴印度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中国驻印度使馆公使李碧建在活动现场发表讲话。

从历史的纵深来看,中印关系已经建立起20多个机制性对话,高层互访日益频繁,虽然过程中不时有挑战出现,总体而言中印关系是在正确的轨道上积极向前发展。洞朗危机的和平解决充分展现了两国领导人的智慧,非正式会晤也给两国领导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较为私密的场合交换对双边关切问题的看法,增信释疑。

中国尊重和理解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一个动荡不安的南亚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如果南亚的互联互通、稳定和发展能够成为印度和中国的主导性共识和合作基础,这将会为该地区的和平和繁荣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国际事务层面,中印也拥有许多共同的立场和目标,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中印更应该携手,担负起责任,进行战略沟通,在国际舞台上为争取更加公平和公正的世界秩序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歧只是硬币的一面,中印历史上曾有过的和当前的积极交流和互动是硬币的另一面。着眼于未来,相信领导人这种形式的会晤和交流会打开更多的机会之窗,化解难解之结,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越双边关系的气度,为两国以及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本文作者陆洋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


以中印为方法 以世界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中印对话网站: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