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聽聞完顏亮打來,下了這道聖旨,大臣知道後哭笑不得燒掉了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公元1161年,這裡正是南宋的紹興三十一年,又是大金國正隆四年,完顏亮舉兵南侵。

宋高宗聽聞完顏亮打來,下了這道聖旨,大臣知道後哭笑不得燒掉了

當宋高宗趙構得到大金南下的消息後,寫下一御批,傳給當朝宰相,仔細讀來,竟然是這幾個大字:如更一日虜騎未退,放散百官。翻譯過來就是:如果明天敵人還是沒有退軍,那就解散政府,讓百官逃跑吧。

這個御批,便是束手就擒,下令亡國。當時的宰相名為陳康伯,是一代 忠臣,歷史中,關於他的記載有許多。陳康伯一直以來都堅持“英勇抗敵”的國策,忠心不二,賢能清明,世人對其評價為宋代的謝安。在收到這封皇帝親筆書寫的御批之後,陳康伯當然不同意趙構的決策,但是並沒有當即發作,而是私下裡將御批燒掉,這表示出他堅決抵抗的決心,和作為一國宰相的擔當。

一日已過,趙構靜靜等待天明,等待著消息,他想,若是未得來敵人退兵的消息,起碼可以聽到“百官已經解散”。然而,並不是,宰相還是照常入宮,當被皇帝問及為何不發佈詔書時,陳康伯說“御批已經被臣燒掉。”面對著怒不可遏的趙構,陳康伯只是平靜的對答“百官即退,主勢孤矣”。即若是解散了政府,那前方必定軍心動搖,恐怕會認為朝廷已然無心戀戰,自己也不必再為國苦戰。況且,百官一退,便危及君主的權勢,嚴重的話,將亡國滅種。

宰相又主張:還沒有真的經過較量,不能輕易得出不敵的結論,結果是怎麼樣,只有努力過才可以說。

宋高宗聽聞完顏亮打來,下了這道聖旨,大臣知道後哭笑不得燒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