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登基後,朱高煦爲何造反,明宣宗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叔叔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明宣宗登基後,朱高煦為何造反,明宣宗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叔叔

明宣宗畫像

明宣宗出身在北平城,當時燕王朱棣正在想要不要造反,結果當晚夢見明太祖將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之後明宣宗就誕生了,燕王朱棣看見自己的孫子後,大喜過望。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役有很大的作用。朱棣最終擊敗了朱允炆成為了大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成為了明朝的第二繼承人。所以朱棣對這個孫子十分上心,即使是朱棣和朱瞻基生父朱高熾鬧不和,也絲毫不減寵愛。

明宣宗登基後,朱高煦為何造反,明宣宗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叔叔

明宣宗畫像

朱瞻基也在永樂九年(1411年)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15歲時,他被永樂帝帶去參加第二次遠征蒙古的戰役。他除了與其祖父關係密切外,還深深地敬慕他父親,常常保護他父親使其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這一切引起了其他幾個叔父的警覺,他們對他的堅強的性格和他受朱棣的寵愛有很深的印象。朱高熾登基不久,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朱瞻基為皇太子。在以後幾個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但在次年四月,他父親派他到南京去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朱高熾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時,朱瞻基被召回北京,但當他抵達時,皇帝已死去。於是他在26歲時成了新皇帝。

明宣宗登基後,朱高煦為何造反,明宣宗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叔叔

明宣宗畫像

朱瞻基從南京城返回北京的時候,漢王朱高煦想在半路謀殺他,然後起兵奪皇位,但是朱瞻基卻出人意料走了其他路,躲過了謀殺,成功登基做了皇帝。明宣宗對朱高煦仁至義盡,但其仍沒收斂,於宣德元年8月起兵反叛,打“靖難”之名。宣宗召群臣應對,有提議派陽武侯薛祿前往征討,而大臣楊榮則主張親征,夏元吉也表示贊同,明宣宗定奪,率三大營五軍將士親征朱高煦。明宣宗一面派人到樂安城宣詔,曉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大軍直抵樂安城下,重重圍困。朱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請罪。朱高煦之亂遂平。之後朱瞻基前去看望自己的親叔叔朱高煦,但是朱高煦乘機絆倒朱瞻基,惹得龍顏大怒。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頭上,他舉著缸到處跑,朱瞻基忍無可忍,最後用火燒死了朱高煦。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部殺了。

明宣宗登基後,朱高煦為何造反,明宣宗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叔叔

至於明宣宗的另一位叔叔趙王朱高燧,明宣宗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手段對待他。宣宗抵達京師後,仍然想著楊士奇的進言,不再提及進攻彰德(趙王)的事情。然而言官仍然喋喋不休,請求盡削趙護衛,且請拘趙王京師,宣宗均不聽。於是召見楊士奇問:“談論趙王之事的官員越來越多了,怎麼辦?”楊士奇對答道:“現在的宗室中,只有趙王是最親的,應當考慮保全他,不要在被群臣所言迷惑。”宣宗說:“我也是這樣想的,皇考對趙王最友愛,現在我也只有這一個叔叔,怎麼會不愛。應當思考保全之策。”於是將群臣上奏的奏摺,派遣駙馬都尉廣平侯袁容、左都御史劉觀拿著向趙王示出,使其自處。楊士奇說:“如果皇上能夠璽書親諭一封更好。”宣宗贊同其主張。袁容等人抵達後,趙王大喜說:“我有救了。”於是呈上護衛,且上表感謝隆恩,至此言官不論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