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怎樣傳承黨的精神譜系?

红色旅游,怎样传承党的精神谱系?

红色旅游,怎样传承党的精神谱系?
红色旅游,怎样传承党的精神谱系?

黨的十九大指出,“工農兵學商、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熱烈氣氛中,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97歲華誕。翻開風雲激盪的黨的歷史篇章,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革命鬥爭,到“諸公努力救神州”的抗戰偉業;從“青山著意化為橋”的建設時期,到“塵埃與曙光升騰”的改革年月,我們黨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顯政黨性質、反映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體現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革命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黨的精神譜系耀眼奪目。如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紅旗渠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在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上海精神”等,這些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科學思想理論、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優秀政治品質、優良工作作風、積極精神風貌的結晶,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政治優勢,是我們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需要繼續大力弘揚這些革命精神。

精神指人的意識,思想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毛澤東強調,“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鄧小平講,“革命精神是十分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百年前的中國積弱積貧、精神委頓,“中流之砥柱伊誰”。中國共產黨白手起家,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在歷史上創造了無數奇蹟、鑄就了千秋偉業,靠的就是精神的力量、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回望黨97載歷史煙雲,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中國革命和歷史的新紀元,樹立了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此後,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從深山翠竹中孕育井岡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鍊長征精神,從寶塔窯洞中生髮延安精神,到進京趕考路上錘鍊西柏坡精神,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極不平凡的五年,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釘釘子精神,從建設時期的幹勁豪情,到改革歲月的激情壯志……97年的歷史證明,革命精神是共產黨人黨性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永恆的精神財富,是推動黨的事業向前發展的不懈的精神動力。

時代變遷,精神永恆。

新時代,我們將迎來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歷史節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尤其需要黨的精神譜系,淬火成鋼的精神品質、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於勝利的革命風範。

紅色旅遊是黨的事業、國家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紅色旅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身體力行的多次深入革命老區、紅色旅遊景區參觀革命紀念設施、瞻仰革命遺址。從立黨興黨強黨的歷史縱深,從不忘初心、更好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戰略高度,精闢闡述了新形勢下發展紅色旅遊的重大意義、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關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紅色旅遊工作指明瞭新的前進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發展紅色旅遊是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紅色旅遊具有與生俱來弘揚革命精神功能和特性。在新的征程上,紅色旅遊要擔負起傳承黨的精神譜系的光榮使命,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認知認同,做傳承黨的精神譜系的踐行者,努力把“紅色”這篇文章做深做透,把“文化”這個靈魂挖深樹牢,把“教育”這個核心把準落細,把“旅遊”這個市場做實做強,使之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要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宣示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有機結合起來,更好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當年埃德加·斯諾寫《紅星照耀中國》,向西方第一次講述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的故事,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共產黨人懷著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對黨的無限忠誠,留下無數十分精彩、十分感人的革命故事。新時代發展紅色旅遊,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就是要堅持國家站位、樹立全球視野;就是要傳承黨的精神譜系,注重發揮紅色旅遊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重要功能,肩負起增強思想引領力的責任;就是要把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講共產黨人對黨的忠誠,講中國共產黨堅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向世人展示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活生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形象,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要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當前進行的機構改革結合起來,找準紅色旅遊彰顯自身價值的結合點。紅色旅遊具有政治、文化、富民、民生綜合功能,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工程,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紅色旅遊在弘揚黨的精神譜系、傳承紅色基因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服務大局,為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是紅色旅遊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需要從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出發,探索、把握和尊重客觀規律,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文化自信,堅持與時俱進,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積極探索紅色旅遊凝聚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新路徑;積極探索紅色旅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路徑;積極探索紅色旅遊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新路徑;積極探索紅色旅遊激活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新路徑;積極探索紅色旅遊進校園、紅色旅遊研學旅行的新路徑;積極探索紅色旅遊對外傳播、內容、形式、方法、手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新路徑,把黨的精神譜系、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不斷髮揚光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中國力量。

要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永遠愛黨、興黨、護黨。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大舊址中重溫誓詞,在南湖紅船旁沉思歷史,重申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深刻的思想,發人深思,催人奮進,給全黨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生動黨課。昭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目的正是號召全黨在夢想起航的地方汲取精神動力,增強落實十九大戰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深化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結合起來?如何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怎樣不斷賦予黨的精神譜系新的時代內涵?“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紅色旅遊已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年接待遊客由2004年的1.4億人次增長至2017年的13.04億人次,年均增長15%以上,其發展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其寓教於遊的體驗,怡情養志、益德益智,是實實在在心靈之旅、精神之旅,有助於激活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使黨的精神譜系深深融入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化為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紅色基因;有助於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係,推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有助於在新的征程上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堅定“四個自信”,鼓起信仰風帆,在繁重任務面前挺起脊樑、敢於擔當,在利益誘惑面前站穩腳跟、堅定前行。

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全黨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旅遊承擔著為黨員幹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要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更好擔負起新時代傳承黨的精神譜系的光榮使命,充分發揮理想信念重要陣地作用,把紅色旅遊景區打造成黨性教育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課堂。

要把傳承黨的精神譜系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奮鬥的道路曲折艱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分兩步走、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完成這樣的目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挺立潮頭堪為中流砥柱,與時俱進才會基業長青。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97載風雨兼程,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命運,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蹟。“行百里者半九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站在新的起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更需要我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進一步傳承黨的精神譜系,更需要我們發揮永遠奮鬥的精神,更需要我們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將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聯繫起來,將黨、國家、民族命運聯繫起來,激發幹事創業的更大熱情。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每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