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我從來沒有想過,連茅侃侃的死,也會成為眾人的狂歡舞臺,而王利芬的一篇“高興的”微博,則把這種情緒推向了高潮之後的反思。


(一)

我曾經見過茅侃侃一面,那是在2014年初,金亞科技收購鳴鶴鳴和(GTV母公司)之後的一場北京反路演交流會上,雖然當時GTV的CEO茅侃侃也是穿著嘻哈風格的外裝,露出手上的紋身。但是和我的第一印象不一樣的是,他其實是一個私下交流時,非常隨和開朗而且直率的大小夥子。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那時的茅侃侃正好在意氣風發之時,金亞科技以3000萬元收購了鳴鶴鳴和35%的股權,成為當時A股裡唯一的電競概念股,股價2個月內上漲了186%。但是和時任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的高談闊論不同的是,茅侃侃的發言全部都圍繞在GTV的展望、數據的推演、以及如何把當時的重頭戲”LPL2014春季賽”做好的細節描述上。

茅侃侃其實是一個有想法、有天分、固執而又充滿熱情的產品經理,這是當時聽完他的介紹後在場的一名傳媒研究員的評語。現在回頭看,無論是當年創業的MYSEE,還是最後讓他走上困境的萬家電競,都體現了他的這一風格。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2015年下半年,由於金亞科技董事長被調查,茅侃侃退出GTV,之後與萬家文化成立了萬家電競,而萬家文化的股價也藉此(加上股災反彈和趙薇收購)反彈2倍。當時的萬家電競很有衝勁,1年時間就做了3款產品出來,其中《餘燼戰爭2》更是被優酷土豆以1000萬的價格獨家買斷,這讓茅侃侃信心滿滿。


(二)

許多人在意的,是茅侃侃他高中輟學、多次創業不順以及《對話》節目“京城IT四少”的經歷,但是茅侃侃其實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創業者,他小學五年級開始玩計算機,14歲在當時如日中天的《大眾軟件》上發表文章,15歲成為知名BBS的版主,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少年天才。

無論是當時的線下CS項目MAJOY、移動醫療、還是GTV電競、萬家電競,其實在大的方向是有一定的預見性的,雖然在落地細節和環境支持上,顯然不夠成熟。

但是真正意義上,讓茅侃侃陷入深淵的,卻是產品經理範圍以外的事情上。

就在昨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場小範圍的交流會,一位紅杉資本的大佬在場上說的一句話,給了我非常深的觸動。

他說,看過了那麼多的項目一步步走向上市,最讓人感觸萬千的是,創業、尤其是經歷上市的過程,對於企業家的性格和心態的扭曲,是非常嚴重而且不可逆的。創業到上市的過程中,有那麼多的利益方需要平衡,有那麼多的細節需要準備,難度和壓力,甚至是遠高於經營一個公司本身的。

而茅侃侃在GTV和萬家電競上面臨的壓力,恰恰也是在經營公司、經營產品之外。

包括2015年下半年金亞科技因為陷入財務造假陷阱導致董事長周旭輝被證監會調查;包括萬家文化那次全市場譁然的,引入50倍槓桿的趙薇黃有龍失敗;包括優酷土豆內部動盪導致萬家電競產品的出師不利;也包括萬家文化新東家祥源控股對於電競業務的興趣寥寥,並希望萬家電競歸還上市公司的借款,然後上市公司剝離。

這些情況和變數,都是高度超越普通人的認知和應對能力的,許多資本市場大佬都要載一跟頭,更何況一位1982年出生的年輕產品經理呢。

2016年,萬家電競的主營業務收入僅有53萬元,虧損高達1382萬元,負債更是達到了4315萬元,舉步維艱。與此同時,由於萬家文化的立案和新股東祥源控股的理念不和,導致萬家電競的失血進一步加劇。

這名充滿激情而又固執的產品經理,做出了一個北京大小夥的選擇——堅守。他開始抵押自己的房車,甚至借錢試圖堵上失血的漏洞。

“(我給電競)大概出了2000多萬元,大部分是個人借款,我的住房、車都抵押了。本來計劃引入融資後,公司照常發展,可是在融資方面,祥源文化新任股東並不配合,我的借款一直將公司維持到9月份,後續實在無力支持,目前我兜裡只剩下十幾萬元,用來繳借款的利息。萬家電競賬上只有1000多元,交電費都不夠,目前公司辦公室已經關閉。”


(三)

2017年11月,我知道茅侃侃做了兩件事情,一個是和我們共同認識的一個朋友開黑王者榮耀,這個朋友告訴我,茅侃侃打到一半停下來,突然感慨早做這個方向就好了;另一個則是飛去杭州,跟祥源文化做最後一次溝通,溝通的結果並不樂觀。

2018年1月25日凌晨,負債累累而且不堪重負的茅侃侃,打開了家裡的煤氣,離開了這個被資本浸淫的世界。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他的好友,也是當年“京城IT四少”之一的李想,發了一條充滿真摯感情的朋友圈,提到茅侃侃是仗義真誠的一個人,這也和我少數幾次接觸下來的認知是高度一致的。

和做產品經理不一樣,創業更為艱辛,每個創業大拿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一定是運籌帷幄、盡在掌控的,很多都是打腫了臉充胖子硬撐的。我記得我第一次和樂視超級電視團隊接觸的時候,他們也是彷徨而且無底氣的,因為很多事情沒有前人做過,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這種時候,如果有誰給他們畫餅、打氣、鼓勵,甚至能拿出國際案例、數據比較、業績推演,來證明這個一定行。我相信很多在困境和開荒期掙扎的人,都會本能的相信這些判斷,依賴這些觀點和資金,就好像落水後抓住一塊浮木一樣。

所以我們看到了樂視生態造車、共享行業爆發、三泰做郵遞櫃、也包括茅侃侃做電競,背後都有各路人員叫好歡呼的聲音,而場上拿真金白金投入而一時風光無限的老總們,也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掌握了未來。

可是一旦逆境來臨,翻臉最無情的是資本,扭頭不認帳的是研究員、轟然而散的是媒體,他們的斬倉成本是很低的只有老總卻無法抽身,他發現下面有嗷嗷待哺的員工、有賬款未清的供應商、有自己英明掃地的恐懼,大部分人最後的選擇還是硬抗。

所以孫宏斌那天說,如果仍然沒有辦法,那也只能遺憾了,人生有很多遺憾。講完這句話,融創港股直接跳漲5%,因為這種話、這種斬倉的魄力,能做到的人不多。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茅侃侃也是一樣的情況,事業進入困局後,他無法斬倉,只能拿自己的車房往裡面填,最後絕望的走上了不歸路。——而前兩年鼓吹電競行情大爆發、推薦金亞科技萬家文化的各路研究員和自媒體,早已面無表情的湧入了下一個熱點,又還有誰記得這個逝去的年輕人呢?


(四)

不要消費逝者,創業者所經歷的艱難和痛苦,尤其是絕望到在寒冷的冬夜決定離開的人,是外人絕對難以認知和承受的。

作為一個媒體,一定要時刻認知到,自己的任何觀點,認錯斬倉的成本都是極低的,但是你的讀者、你評論的人並非如此。不應該為流量,去做一些觸及大家心理底線的事情。

所以王利芬,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還大肆宣揚。

願逝者安息,願創業者能成功達到彼岸,願媒體和研究員能認識到斬倉難易的差別,願所有曾經還是現在已經走到絕望邊緣的人,能回想起所有的美好。

願生者如斯。

王利芬,請不要消費一個創業者的逝去來實現1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