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的老師衆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黃帝也不例外。

關於黃帝的老師,也就是常說的“帝師”,被提及的似乎不少。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問道

他們是——

廣成子。

戰國智者莊子,寫了一篇文章《在宥篇》,裡面記載有“黃帝問道廣成子”的故事,展現了道家對“道”的認識及道家特殊認知方式,展現了道家以治身為本、治國為末的思想,並將求道方法落實為具體的修煉之術。這些內容對道家向道教演變和道教修煉之術產生深遠影響。同時,故事中的人物廣成子,被奉為黃帝正宗之師。

按照正統道教的發揮,後來將廣成子尊為黃帝之時太上老君化身。在經書《太上老君開天經》中有記載說:“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廣成子。消自陰陽,作道戒經道經。黃帝以來,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廣成子

晉代葛洪《神仙傳·廣成子》、唐代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軒轅臺》、李白《古風》、吳筠《高士詠·廣成子》等歷史名人,對廣成子均有記載或者說法,讓廣成子廣為人知;而在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廣成子是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他是玉虛宮中第一位擊金鐘的仙人,也是崑崙十二金仙之首,深受元始天尊寵愛,修行於九仙山桃源洞。唐朝時候,道家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房中秘術》安置爐鼎篇中亦記載:“夫安置爐鼎者,乃廣成子授黃帝補虛之法也。”

所以,自古以來,廣成子與黃帝就是師徒關係。

容成公

歷史上對於容成公的記載更為詳細(1)容成公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2)容成公是道教興起前後傳說中的神仙,早期的記述與房中術的傳播直接相關,《廣黃帝本行記》亦記載:“有容成公,善補導之術,守生養氣,穀神不死。能使白髮復黑,齒落復生。帝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3)西晉人葛洪《列仙傳·容成公》記載:“容成公者,自稱黃帝師,見於周穆王。能善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容成公

(4)葛洪記載說:容成公,字子黃,道東人。但也有說他是四川人,如譙秀《蜀記》:“蜀之八仙,首容成公,即鬼容區,隱於鴻蒙,今青城山也。”(5)又說容成公棲太姥山煉藥,後居崆峒山,活了二百歲。到了漢代,他與老子研討房中術以致壽,又成為老子之師。《黃帝內經·素問》、《神仙傳》、《列仙傳》、《軒轅本紀》等書記載了他的事蹟。(6)《漢書·藝文志》除著錄《容成陰道》二十八卷列為房中術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歸入戰國陰陽家,將他與鄒衍(約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等人歸為一類人。

原來,容成公是從凡人修煉成神人的典範。

他不僅是黃帝之師,還是老子的師父,教出來的徒弟夠份量了。

寧封子

寧封子又稱龍蹺真人(具有御龍飛天之術),為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仙人。據《列仙傳》載,他原為黃帝陶正。神人過其處,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連掌其法;其形象為頭戴蓋天冠,身著朱紫袍,腰佩三庭印,總司五嶽。後寧封子積火自焚,其形隨煙上升,視其灰燼,猶存其骨,時人將其葬於北山中。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寧封子教會黃帝御龍飛天之術

相傳,寧封子昇仙後,棲於蜀之青城山,黃帝曾往見問御龍龍飛之術。寧封子就把《龍蹺經》傳授給了黃帝。黃帝又問了很多其他的問題,寧封子於青城山上一一作答。寧封子後被黃帝冊封為五嶽丈人。寧封子的傳說記載於《列仙傳》、《搜神記》、《拾遺記》、《廣黃帝本行記》《仙苑編珠》、《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諸書。

赤松子

在《赤松子中誡經》中有記載:“軒轅黃帝稽首,問赤松子曰;“朕見萬民,受生何不均勻,有寶貴,有貧賤,有長命者,有短命者……”因而,後人認為赤松子是黃帝的老師。該經是道教的勸善書,今本收錄在明正統第三冊誡律類。它流行於西晉年間。

除此之外,其餘古籍記載皆不同。劉向的《列仙傳》記載赤松子本是神農時人,為雨師,他服食水玉,把它教給神農,能夠在烈火中任火燒烤。赤松子常常去崑崙山上,在西王母的石室裡歇息,隨風雨自由上下。炎帝的小女兒曾跟隨他,亦成仙飛昇而去。《韓詩外傳》載,赤松子曾為帝嚳之師。

炎帝是在黃帝之前,帝嚳是在黃帝之後。

所以,正統的古籍並不認可他是黃帝的老師,認為他與炎帝有關聯。

關聯點是說他帶走了炎帝的女兒,與之在火中融化,然後成仙。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赤松子與炎帝之女

涓子

《抱朴子內篇》有云:“入金谷而諮涓子”。因而,有後人認為涓子是黃帝之師。

華蓋

唐杜光庭著《天壇王屋山聖蹟記》記載說:黃帝為紀念其老師華蓋對他修行的指點,把天壇峰前的山叫華蓋峰。由此天壇峰所在的王屋山成為天下名山,因而,才會在《禹貢》、《山海經》、《國語》中有對王屋山的記載。

素女

玄女

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又登上王屋山,得取丹經,並向素女和玄女(亦有說法玄女是九天玄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雲笈七羲·軒轅本紀》雲:黃帝於玄女素女受房中之術,能御三百女。《論衡·命義》記載:“素女對黃帝陳五女法,非徒傷父母之心,乃又賊男女之性”並沒有提到“玄女”。

采女

黃帝的臣子,彭祖的第49任妻子。據《醫心方》卷二八記載的:素女曰:“有采女者,妙得道術。王使采女問彭祖延年益壽之法,彭祖曰:‘愛精養神,服食眾藥,可得長生。然不知交接之道,雖服藥無益也。”因而,有後人認為采女是黃帝房中術的老師之一。

九天玄女

黃帝與蚩尤大戰時,傳授黃帝陣法與兵法還有夔鼓。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九天玄女

風后

力牧

常先

大鴻(鬼臾區)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裴駰集解引鄭玄曰:“風后,黃帝三公也。”張守節正義:“四人皆帝臣也。”《史記·孝武本紀》:“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巨、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

這4個人: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又名:鬼臾區),與黃帝是“亦師亦臣”的關係。

後世的姜子牙與周文王,屬於這種關係的延續。秦漢開始之後,只有諸君的太子拜師,在太子成為皇帝之後也稱師,屬於古風延續;不過,如果皇帝他已坐上皇帝之位,除了過去的師之外不能再拜他人為師。

岐伯

褚徵《褚氏遺書》載:“素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諮於岐伯而作《內經》是也。此書出於岐伯者多,故本紀不及諸臣耳。”

宋《路史》載:“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黃帝至岐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南宋紀傳體通史《通志》載:“岐氏,周故都也,今鳳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遷於豐,其支庶留岐,故為岐氏。又古有岐伯,為黃帝師。”

岐伯是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與黃帝“亦師亦臣”。

大山稽

大墳

大山稽與大墳的情況差不多,此二人無詳細介紹。

大撓

《呂氏春秋·尊師》:“黃帝師大撓。”

封巨(又稱封鉅、大封、封鴻)

《史記·孝武本紀》:“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巨、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史記·封禪書》:“黃帝時雖封太山,然風后、封巨、岐伯令黃帝封東太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史記集解》應劭曰:“封鉅,黃帝師。”曾與風后、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

旱魃

一說黃帝的女兒。一說助黃帝戰勝蚩尤,又傳授奇功。因而應屬帝師。

最後,歸納一下,可以發現,黃帝之師總計有20位——

黃帝的老師眾說紛紜,據稱有20位,瞧瞧靠譜的到底是誰?

拜師

01廣成子

02容成公

03寧封子

04赤松子

05涓子

06華蓋

07玄女

08素女

09采女

10九天玄女

11風后、

12力牧、

13常先、

14大鴻(鬼臾區)

15岐伯

16大山稽

17大墳

18大撓

19封巨(又稱封鉅、大封、封鴻)

20旱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