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撕裂和側切哪個更疼,產後怎樣護理?

雪20171128

您好,關於順產撕裂和側切的,具體哪個更疼,還需要看傷口的大小。假如是比較輕微的一度撕裂,傷口比較小,疼痛可能沒有側切的切口嚴重。但是如果裂的很嚴重的話,不僅會比側切切口更疼,還會不利於傷口的修復,甚至會損傷周圍的器官。

根據會陰撕裂的範圍將其分為三度。

假如只是損傷了粘膜層,為一度。一度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出血,也不會有嚴重的疼痛,很多一度輕微裂傷甚至不需要縫合就可以自己癒合。

但是如果除了損傷到粘膜層以外,還損傷了肌肉層,但是肛門括約肌還保持完整,那就稱之為二度裂傷。二度裂傷都需要縫合才能夠恢復會陰的完整性,由於二度裂傷損傷了肌肉層,所以出血會比較多,疼痛也會比較嚴重。

假如在裂傷的過程中,肛門括約肌發生斷裂,則為會陰三度裂傷,這是最嚴重的會陰裂傷。不僅損傷了會陰,還損傷了肛門,甚至有些人會發生直腸裂傷。這種裂傷不僅修復起來比較困難,還容易發生感染,甚至直腸陰道瘻等嚴重的疾病。


郭醫生小課堂

  1. 其實,對於經歷過順產的女人來說,不是撕裂就是側切,對於我這個“過來人”來說,撕裂和側切都不痛,因為宮縮的痛已經蓋過了撕裂和側切的痛。今天就讓我們來講講這個話題,會陰撕裂側切和護理。 ①
    為什麼會會陰撕裂和側切 : 其實大家都知道順產幾乎都要撕裂和側切,目前歐美國家順產側切的比例在20%左右。但在國內卻佔到90%是人種差異和體質的差別嗎?準確判斷產婦是否需要側切。需要有很多前提條件,需要產科大夫和護士有很強的責任心,高超的醫術。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判斷能力。以及對產婦更加細心的照顧和護理。責任也不全都在醫生,對於產婦自身來說,在孕期要控制好體重,不能讓寶寶長得過大。堅持運動,增強分娩時的力量。會陰按摩增加會陰的彈性,可以減少會陰撕裂的幾率和免受側切的一刀之苦,而現在,體重超標的孕媽。巨大的胎兒已經太多了。且多數準媽在孕期養尊處優,極少運動。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現在順產時的側切率和撕裂率一直居高不下。



    產後怎麼護理 (1)勤換衛生墊,避免溼透,傷口浸泡在溼透的衛生墊上將會很難癒合。 (2)保持會陰清潔衛生,預防感染。大小便後用清水洗外陰。不要在水中加入清潔液和洗護液,清潔外陰時按照從上向下,從內向外的順序。即先搽外阜及兩側陰唇,最後搽肛門。(3)採取傷口對側臥位,比如會陰傷口在左邊。就向右側臥,以防惡露流入傷口,增加感染機會。(4)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排便時,最好採用坐式。並儘量縮短時間。(5)傷口恢復期,不宜久坐久站,也不能做幅度太大的動作,如果傷口拆線後裂開,要及時就醫。(6)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應及時告訴醫生。(7)產後6周內避免性生活。


呮茵侑伱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護理知識,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相信經歷過順產的媽媽應該都有這種感受,宮縮的時候連撞牆的心思都有了。然而這都不是最痛的,順產撕裂和側切的痛才是真正讓你痛到這輩子提到生孩子都會滿身哆嗦。

很多孕媽在聽到會陰側切都會超級的害怕,一想到要在那個敏感的位置切一刀就覺得心驚肉跳了。有人評定過,如果順產時的陣痛是12級疼痛的話,那麼順產撕裂和側切就是20級了。說白點就是不下麻藥做手術。爸爸們你能想象那種痛楚嗎?

那麼問題來了,順產撕裂和側切哪個更疼,產後怎樣護理?

什麼是順產撕裂、側切?

會陰切開術是醫學術語,就是常說的會陰側切,是指產婦在順產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等情況,就會採用會陰側切的方式,會陰側切術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以保證寶寶順利出生,除了側切外,還可以做正中切開,但較少使用。

會陰撕裂是指肛門和外生殖器之間的軟組織受到嚴重創傷,導致會陰局部膨起變薄出現一條可見的裂痕,嚴重甚至會撕裂到肛門。

會陰撕裂、側切的傷口一般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四度:

1度——皮膚有輕微的裂開或者切開;
2度——不僅傷到皮膚,也傷到皮膚下筋膜;
3度——傷至皮膚、皮膚下筋膜和肛門附近的肌肉——直腸括約肌;
4度——傷到皮膚、皮膚下筋膜、直腸括約肌和直腸黏膜。

會陰切開後醫生會用紗布壓迫止血,出血量不會很多,待胎兒胎盤娩出後,再逐層縫合,恢復會陰的正常解剖結構。

為什麼要側切?

雖然側切是分娩最為常見的情況,但是這種手術絕對能瞬間令準媽媽們花容失色,事實上,它是一種保護性手術。為了避免在寶寶娩出過程中,對媽媽產道以及外陰造成過度傷害,而由醫生在實施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先行將會陰部切開。

那麼具體來說,側切的適應症狀有哪些:

  • 各種原因所致頭盆不稱。
  • 經產婦曾作會陰切開縫合,或修補後瘢痕大,影響會陰擴展者。
  • 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助產或初產臀位經陰道分娩者。
  • 早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或胎兒宮內窘迫需減輕胎頭受壓並儘早娩出者。
  • 產婦患心臟病或高血壓等疾病需縮短第二產程者。

會陰撕裂、側切護理?

會陰撕裂或者側切的傷口的癒合情況每個人都不太一樣。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傷口縫合處很疼,癒合速度很慢,但是有些人不適感並沒有那麼強烈。不過一般情況下,輕微的也需要一週,嚴重的需要2-3周癒合。

防止外陰感染
勤換衛生墊,避免惡露浸泡傷口太久引起感染。每天用溫水清洗會陰部,用乾淨的毛巾由前向後擦乾。
防止會陰切口拆線後裂開

產後最初幾天內,新媽媽應採取適宜的坐臥姿勢。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如在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和臀部後再坐在馬桶上,屏氣用力常常是會陰傷口裂開的原因,產婦應特別注意。

每天檢視傷口
新媽媽可以自行用鏡子檢視傷口,如果發現傷口有紅腫、裂開、流血水等情況,應儘快就醫。
儘早下床活動
產後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簡單的抬頭、抬臂、提臀等動作,8-12小時後就可以下床。可以增加流向會陰區域的血液量,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總之,生孩子就是一件苦差事,走好每一步,才能讓我們在未來少受更多的苦。不過當寶媽看著乖寶寶在睡夢中撒嬌時,是不是覺得所有的疼痛都變得有成就感了呢?
願我們都能成為幸福的母親,加油吧!

愛護120

生了兩個孩子,一胎側切了,二胎撕裂了。題主說的兩種情況我都經歷了!

其實,側切和撕裂都不疼,相對於宮縮來說,那就是毛毛雨!

側切和撕裂都只是一下的事兒,是在孩子馬上要出來的時候,那時候宮縮最厲害,疼得齜牙咧嘴生無可戀的時候,根本感覺不到那一下子的疼。

但是很感謝那一下,往往疼了那一下以後,孩子就出來了,產婦解脫了!

如果必須出個口子,還是主動側切吧,縫針容易。

我二胎的時候撕裂了一個小口兒,醫生說不大,是沿著一胎時候側切的傷疤撕裂的。但是醫生縫針明顯比側切時候麻煩了,我感覺縫了好久。

縫針是打麻藥的,我二胎時候依然覺得疼,而且縫得時間長。我在生孩子的時候,還問醫生了什麼時候側切?趕緊切吧,切了孩子就出來了。可是醫生沒給切,她說二胎一般都不用切也能生。

護理主要就是保持衛生,注意消炎,別感染了。

醫生會給開藥的,洗液,噴劑都有。按時用藥就行了。生完孩子惡露很多,勤換衛生巾,勤洗,也就這些了,沒什麼太需要注意的東西。

聽從醫生建議,別自作主張!


童書育兒

我是側切,沒有撕裂,所以無法比較哪個更疼,但是我想說的是側切,我自己都沒有感覺。知道被側切,還是護士在縫針的時候告訴我:因為孩子頭有點大,怕窒息,為了順利生產採取了側切。所以根據我的經驗:不疼。可能不疼的原因有兩個:


  • 第一:陣痛蓋過了一切疼痛,讓你忘記其他的存在。那時候痛的覺得除了疼什麼都不知道了,連呼吸都成了困難,所以側切的那點疼已經被忽略了。
  • 第二:打了麻醉。但是說句實在話,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打了沒有麻藥,就是在最後縫傷口的時候,我也沒有感覺到疼,推斷自己打了麻藥。



為你踮起腳尖

我的側切經歷

我沒有經歷過撕裂所以不太清楚撕裂有多痛,因為我當時是直接被醫生側切的,對於側切的痛我當時沒有感覺,只是知道和感覺到被側切了,可能是因為當時被陣痛折騰久了人的感覺有點麻木了,另外好像打了局部麻藥所以並不覺得側切痛,但是再做縫合的時候挺痛的,因為縫了三層,痛疼時間久了就覺得有點痛。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順產撕裂?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對於順產撕裂情況的描述是:生產時的一種自然撕裂,原因一可能是產婦用力不對,原因二是孩子頭偏大,還有產婦的產道,會陰彈性不足因素引起了撕裂,另外撕裂的情況較多發生在第一次生產中,也就是頭胎生育時發生撕裂的情況比較多。


什麼情況下會被側切呢?

其實側切的原因跟撕裂差不多,也是因為孩子的頭偏大,不好順產所以需要側切,其次是現在醫生會在生產時判斷撕裂發生的概率,如果可能會發生撕裂一般就會選擇直接側切,因為撕裂會出現不確定性和撕裂傷口不規律,會影響縫合的難度。


撕裂和側切後應該怎麼樣護理呢?

一般撕裂跟側切一樣都會進行傷口縫合,然後醫生會給你交代注意什麼,並給你開一些消炎藥還有液體擦塗的外用藥。自己護理的話主要是:

1、用燒開的水晾溫加點鹽,然後清洗傷口,其次再用紙巾把水吸乾然後再塗消炎藥水,塗完藥水最好自然晾乾再穿褲子。

2、因為傷口的位置和肛門很近,所以平時上廁所也要注意清潔,以免感染。

4、剛開始的一個禮拜儘量避免用力下蹲的動作,上廁所時也要注意不要太過用力,以免傷口裂開。

5、傷口一般一個禮拜就可以癒合,但是真正恢復的比較好還是需要一個月,在坐完月子進行產後複檢的時候,醫生會幫你檢查恢復的情況。

其實在順產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發生撕裂或者被側切的,有的人即使生頭胎也非常順利,就算真的發生了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也不要害怕,因為我覺得側切的時候確實不痛,另外到現在我覺得傷口也恢復得挺好的,只要注意好產後護理就沒什麼問題,祝你好孕。


圖片來源網絡,向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icer個人成長

順產撕裂和側切,沒有不疼的,在胎兒即將出生的時候由於胎兒較大、或會陰部太緊,在胎兒娩出體外的時候就會造成會陰撕裂,或者是醫生為了胎兒順利娩出,將會陰側切。這兩種情況都給會陰部留下傷口,都要特別注意產後的護理。

撕裂和側切傷口不一樣

分娩時會陰撕裂,傷口大小不一,並且不好縫合,可能需要多針多方位縫合。會陰側切相對就一個傷口,而且工整,縫合容易。

保持傷口清潔衛生

不論撕裂還是側切,都在會陰部留下傷口。而產後因為有惡露的排出,細菌滋生快,需要經常更換衛生巾,還要用清水每天清洗外陰,防止感染。如果感覺傷口癒合不好,要用高錳酸鉀兌水來坐浴,效果不錯。

我也是撕裂

我生女兒時也是會陰撕裂,縫了傷口,剛開始兩天傷口疼的連坐也坐不住,就只能側身躺坐著,並且下身感覺有點疼,就用高錳酸鉀兌水天天坐浴,效果真的很好,傷口癒合也快。

高錳酸鉀坐浴方法

高錳酸鉀和水用1:5000的比例來兌用,肉眼看水是粉紅色就可以了。但坐浴前要先清洗肛門,以免肛門細菌造成感染。每次坐浴10~20分鐘,每天1~2次都可以。



所以說不管是撕裂還是側切,有傷口就要注意護理,多休息,不要感染,才能恢復的更好更快。


青花欣悅

生孩子都很疼的,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建議還是側切,撕裂的傷口不規則不利於恢復,側切聽起來很疼,但是傷口平滑癒合比較快。

祝寶媽都能順利生產!


不丫丫124

這個問題,生過孩子的女人更有發言權,就算是婦產科醫生也不一定能體會到孕婦生產過程中的疼痛,畢竟只有經歷這個過程,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下來的。

目前研究表明,人類疼痛當中,女性生孩子的疼痛相當於十根肋骨同時折斷產生的疼痛一樣,也被稱為是疼痛之最。

談到順便側切,一般都是在孩子快要出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女性陰道口比胎兒頭小,胎兒沒辦法進一步娩出,並伴有胎心率下降的趨勢,助產士就開始考慮左側切術,有的會給麻藥(比較人性化),有個不會,直接側切,因為這個時候,產婦往往疼的麻木了,所以麻藥就可能不給了,但是我覺得畢竟是肉上剪開的,況且那個會陰部神經分佈那麼密集,給麻藥是確保孩子娩出後的頭幾個小時內不受疼痛的折磨。

如果是陰道口柔韌性非常好,胎頭也不大,這樣的情況,不做側切娩出的幾率非常大,但是也有發生會陰撕裂的可能,產婦感覺最疼的時候,往往伴隨有會陰部皮膚粘膜撕裂,這個時候,常規是不會給麻藥的,胎兒娩出後,助產士在縫合傷口的時候,會有一些疼痛感,但比起來剛才的生產過程,這點疼痛就算毛毛雨了。

產後護理,主要是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順產的出院後,每天適當運動,有助於宮腔積血排出,每次用流動清水清洗會陰部,由前到後,洗乾淨用陰道沖洗液(出院的時候大夫會給你帶藥),產後42天隨訪很重要!


用戶9454819962235

應該是側切更疼。我生產時和另外一位準媽媽一屋,她側切,我輕微撕裂,我生完當天就下床上廁所了,她第三天還在哼哼。當然這個也得考慮實際情況,可能也不是絕對。重度撕裂估計就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