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攻堅克難 狠抓落實 不斷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引向深入

(一)破除以藥補醫,建立健全運行新機制。取消藥品加成。

(二)控制費用增長,建立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加強費用監測。

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建立費用監測及公示制度,規範醫生診療行為,2017年哈密市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8.3%。不斷加大政府財政投入,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2013年起,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救助“三無”人員和無能力負擔急救醫療費用患者423人次,減免資金350萬元;投入專項資金900萬元實施外請專家制度,共外請疆內、外專家1025人次,開展高難度手術800餘例,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1200餘萬元。2016年起,哈密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實施惡性腫瘤患者住院補助項目,累計為5668名惡性腫瘤患者補助醫藥費1907.3餘萬元。實施健康扶貧。根據健康扶貧“三個一批”工作要求,已開展大病集中救治114人(救治率58.5%),慢性病簽約管理1387人(簽約率84.2%),重病兜底保障4人(保障率26.7%)。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貧困人員在各級醫療機構住院的,起付線以上費用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提高5%;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由8000元降至4800元,同時,起付線以上費用政策範圍內的各分段賠付比例提高5%。由財政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健康扶貧商業補充保險,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有效銜接,對患重特大疾病和慢性病的貧困人員實施綜合保障,切實減輕貧困人員醫療費用負擔,有效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發生。

(三)發揮醫保作用,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

(五)推進藥品購銷改革,完善供應保障制度。實施藥品購銷改革。

(六)加強醫聯體建設,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建立三級醫聯體。

(七)實施簽約服務,提升家庭醫生簽約率。調整和充實簽約服務內容。

建立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以科室為團隊的支持制度,落實市級醫療機構為城市社區各服務團隊、縣級醫療機構為鄉鎮各服務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幫助,開展中級及以上臨床專家在基層輪流坐診制度,為簽約居民在就醫、轉診、醫保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政策,增強簽約服務吸引力。建立激勵機制。明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收費標準,設立免費服務包和有償服務包,明確服務內容及核定有償服務包價格(基本醫療服務包和個性化延伸服務包收費標準分別為60元和120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用由醫保基金和個人付費合理比例分擔,其中醫保基金支付比例為56%,個人支付比例為44%,充分發揮醫保資金的支撐和槓桿作用。同時,將績效考核結果與簽約服務費緊密掛鉤,建立簽約服務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簽約工作積極性,確保簽約服務質量。目前已建立服務團隊233支808人,簽約城鄉居民24.81萬人,簽約率49.76%,重點人群簽約率89.36%。

(八)加強信息化建設,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