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河北館藏珍寶中這幾件不讓出國展覽


“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載體。而文物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保護無疑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河北博物院現有藏品總數為24萬件,其中一級文物340,你知道嗎?在這些國寶中,有幾件是禁止出國展覽的。劉勝金縷玉衣就是其中之一。

劉勝金縷玉衣是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68年5月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玉衣是漢代皇帝以及王侯貴族的特製葬服,安等級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劉勝金縷玉衣長1.88米,玉片2498塊,金絲1100克。圖為劉勝金縷玉衣出土時的樣子。

我國目前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國內外的考古界。


長信宮燈也是禁止出國展覽的。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宮燈燈體通體鎏金,高48釐米。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六個部分組成。執燈宮女神態安然,左手執燈,右臂上揚,袖口自然下垂,菸灰通過右臂吸入體內,以保持室內清潔,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而得名。

中山王鐵足銅鼎通高51.5釐米,最大直徑65.8釐米。鼎身刻有銘文469字。此鼎為奉祀宗廟的禮器。中山王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也是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戰國青銅器。銘文記載了中山國相邦司馬賙率師伐燕、擴大疆土的功績,告誡後代吸取歷史教訓,警惕周邊諸國的進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銘文字體修長秀麗,文句典雅優美。 1977年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王墓出土。館內展出的為複製品。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1977年在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僅存案座,邊長47.5釐米。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複雜精巧,無以復加。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工藝精湛,造型華麗,是戰國時期藝術作品中的珍寶,出自戰國中山國。中山國是戰國時期五個“千乘之國”之一,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諸侯國。但由於中山國為遊牧民族所建,歷史短暫,史載缺略,遺蹟湮沒於地下,兩千多年來鮮為人知,故稱“神秘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