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要改變土耳其現政權?

空杯子

美國一直希望推翻曾經的“盟友”埃爾多安,是有多重原因的:

第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埃爾多安的野心太大,希望重建現代化的奧斯曼帝國,成為整個中東乃至全球穆斯林的庇護者。這與美國的中東利益乃至全球利益是背道而馳的。美國希望中東一直維持目前的分裂混戰狀態,不希望出現一個新的整合力量來擠走自己。美國更不願看到伊斯蘭世界真的能夠找到一條通往現代化的道路,因為這會讓西方的“民主+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黯然失色。

第二,埃爾多安在軍隊中大搞清洗,而土耳其軍隊是美國一直以來藉以影響和控制土耳其的最重要手段。美國希望將土耳其這個戰略支點國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就不會讓埃爾多安繼續執政,相反要扶持一個弱勢的、自由主義的總統。

第三,埃爾多安逐步從北約中疏遠,不僅多次試圖採購東亞某國武器,在2016年7月以後更是與俄羅斯走近。美國不會甘心出現“第二個普京”。


萊茵的黃金

說句街頭國關的觀點,除了歐美系國家,其他每個國家的政權,美國都想改變,或者說顛覆。或者直接說除了自己的,誰的政權美國不願意改變?

其實用較為狹隘的國關理論來看,美國對於異陣營結構中的民族國家,都是想改變其政權的,對於輿論方面呢,其華麗的外表就是三招,為了自由,為了民主,為了人權。實際上也是三要素,能源、市場和軍事。

這就好比很多家賣饅頭的店,美國都希望別的店成為自己這家店的加盟店,為此想盡各種招數和策略,一方面,對於已經深度加盟的店,在被滲透和同化的差不多情況下,美國就將其變成了連鎖店,很典型的就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等等,而那些自主品牌的店,美國就試圖製造各種困境,最後還是不行就直接打砸別人的店,把原先的老闆打跑,開成自己的加盟店,比如: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和韓國。

最終目標,美國想把世界連鎖,咱不能說美國邪惡,各位您說,如果換您端著一把無限子彈的AK回到中世紀冷兵器時代,誰不想做管理全世界的超級英雄呢?

土耳其要被加盟的原因比較明顯,那就是市場和軍事。七師弟不斷說過,也已經在答案中成體系的分析過,美國的敲門戰略,真的敲了很久了,就是敲北非和西亞的門,北非的大門,敲很久沒敲動,奧巴馬就攛掇著薩科齊和奧朗德,率先撬開了利比亞,歐美的一條腿,已經開始伸進北非了。而土耳其呢,和敘利亞一起,組成了西亞的大門,美國敲打敘利亞,已經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了,而對於土耳其,那也就是嬴政滅六國,誰先誰後的問題。

然而埃爾多安這個主,用中國老話就是,老油條,七師弟都知道美國會要撬開土耳其,他埃爾多安一定也知道,可是和別的正面硬剛老美的領導人不同的是,老埃選擇陽奉陰違,一方面,我表面上積極要求加入北約,我針對俄羅斯,針對什葉派,我擁抱歐洲,實際上我土耳其就是不打壓伊朗,就是不開放國內市場,就是不接受美軍基地,就是不落井下石敘利亞,就是宗教化國內政治。用狼人殺的術語講,打一張倒鉤牌,也就是“”別人陣營裡的自己人“”。

不得不說土耳其這一路線的實質收益還是挺大的,在美國忙著懟阿富汗,之後重回亞太,也就是說從小布什政府後期直至奧巴馬後期,土耳其都是各方得吃得和,一心一意謀發展了將近十年。直到美歐因為危機浪潮想要強行打破中東格局之時,才一直髮現,土耳其一直沒有被養熟,可能本來就養不熟。

於是老美拿著世俗化的招牌,開始攛掇居倫搞政變

於是北約的演習假想敵是土耳其

於是奧巴馬後期和特朗普,就一直在飛速加快武裝庫爾德人

而埃爾多安確實也演不下去了,於是立馬開始譴責美國,然後出兵庫爾德人,然後考慮給俄羅斯軍事基地,然後跟伊朗籤協議。

情況就是如此。


七師弟

2016年,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讓人很很感意外的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把幕後策劃者指認為美國。因為當時土耳其剛用導彈把俄羅斯的戰機打了下來,此舉讓土俄兩國的關係空前惡化,而在這時,作為土耳其的北約盟友美國沒有給予土耳其必要的支持,還要策劃政變要埃爾多安下臺?



其實,政變倒也未必美國策劃,只是美國提前獲知政變消息並未通知土耳其。讓美國忽視土耳其擊落宿敵俄羅斯戰機這一“大功績”,並且樂見政變發生的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這個人,以及他的一些政治野心。後來發生的土耳其修憲的事,也證明了此點。

2017年1月,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修憲案,要改議會制為總統制,總統的權力要大大增加。總統制的土耳其,總統下設兩個副總統,由總統直接任命,取消總理;總統可以連任兩屆,修憲以前的任期不算,這樣,埃爾多安便可以連選連任總統到2029年。4月,土耳其民眾公投,以51.4%的微弱優勢通過了憲法修正案。

另外,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還有宗教化的趨勢,如果在中東再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出現一個新的哈里發,可以碾壓伊朗、沙特,另一個奧斯曼帝國,這是誰也不能接受的,這也算是歷史的倒退吧?

土耳其以往發生多次軍事政變,都是堅持凱末爾主義的軍隊,挫敗了宗教化的企圖,最後又把世俗化的政權交給了民選政府。埃爾多安執政多年,在軍隊裡安插了許多自己的人,這次美國本以為又可以成功的政變,卻是意外地遭到了失敗。

現在的土耳其,還有個讓美國和北約忍受不了的是,作為北約的一員卻與俄羅斯打得火熱,剛剛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導彈防空系統,也許後續的針對埃爾多安的手段還會有的,埃爾多安神經緊張地會把許多美國的動作都看成是政變的企圖。


空杯子

2016年土耳其發生了未遂軍事政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稱美國是這一政變的幕後推手,那麼美國為何要改變土現政權呢?

首先,土耳其的逆世俗化,有宗教迴流的可能。

土耳其自凱末爾以來走得是世俗化的道路,使土耳其成為伊斯蘭世界中最為西化的國家。近年來,隨著土耳其加入歐盟屢次被拒,土耳其對加入歐盟已經喪失了信心,反而想重新迴歸伊斯蘭世界,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帶頭大哥。土耳其通過推行宗教改革,制定嚴格的宗教法規,通過修改法律,取消總理,增大總統權力,延長總統任期等舉措,都有可能使土耳其朝政教合一的方向發展。而世俗化的土耳其才符合美國的利益,宗教化的土耳其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其次,美土政策存在嚴重的矛盾衝突。

埃爾多安上臺以後,土耳其更加強勢,一方面增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為了自身核心利益不惜與美國翻臉。土耳其本來與美國是盟友,但是在敘利亞問題上開始土耳其是站在美國一邊,希望阿薩德政府下臺,但是後來美國支持庫爾德武裝以後,兩國的矛盾便開始激化。以致於後來土耳其跟俄羅斯和伊朗走得比較近,今年更是直接出兵敘利亞阿夫林打擊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土耳其還決定購買俄羅斯最先進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這些行為都令美國難以接受。美國甚至以停止向土耳其交付F35戰機作為威脅,但埃爾多安放言,美國F35戰機必須要要賣給土耳其,因為土耳其是該項目的投資方,可見兩國針鋒相對。

再次,一個強大的土耳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目前中東秩序是由美以主導的,但是土耳其的強大對美以中東利益形成挑戰。現在土耳其反對美以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反對美國將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甚至批評以色列是“國際恐怖主義”,會把中東帶入戰爭的危險境地。土耳其的這些表現,已經不是作為美以盟友的行為,反而成為阻礙美以實現中東戰略的障礙,美國有改變土耳其現政權的想法自然不奇怪。


銘蘇先生

“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埃爾多安是什麼人美國人還不清楚麼!土耳其之所以有今天這個局面完全是拜埃爾多安所賜,其正在腐化土耳其立國的根基,葬送國父凱末爾的政治遺產。凱末爾是軍人出身,其將土耳其有由一個伊斯蘭化的國家變為一個世俗化國家,而土耳其軍隊是土耳其世俗化堅定的捍衛者。

埃爾多安本人以及其所在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具有嚴重的伊斯蘭傾向,近些年來作為執政黨的它在國家的各個領域小動作頻繁,尤其是2016年5月土耳其議長,埃爾多安的政治盟友

伊斯米爾·卡拉曼在國會發表一番高論稱:“我們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我們必須有一部宗教憲法”,“世俗主義在新憲法中將沒有位置。”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世俗國家議長說出來的話,這份表態在土耳其引發巨大反響,遭到了世俗主義者的堅決反對,最終在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軍隊爆發未遂政變,這是軍隊對土耳其當前伊斯蘭化的一種應急反應。然而,這一政變的帽子卻扣給了居住在美國的宗教領袖居倫,試圖用此舉掩蓋政變後面的深層次問題!埃爾多安不但成功甩鍋,而且藉機攏權,通過公投將土耳其由議會共和制變為總統共和制,為其成就“蘇丹”偉業鋪平了道路。

作為世俗化捍衛者的土耳其軍方勢力,1960年至今已經發動過5次軍事政變,多以打壓日益嚴重的伊斯蘭化,捍衛政教分離原則,維護世俗統治而出手,一旦國家穩定就恢復秩序,還政於民。土耳其的隱憂依然存在,如果任由埃爾多安繼續下去,下一次政變必然為時不遠!作為世俗社會的代表,美國一直倡導政教分離,這就很容易理解其為什麼對埃爾多安指手畫腳。什麼話聽多了也煩,更何況還是指責!


古姿

美國對土耳其現政權的不滿之處主要有如下方面:

第一,埃爾多安日益宗教化的走向令美國不安。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雖然身為穆斯林國家,但卻以世俗化著稱。但埃爾多安上臺後,不但用修憲增強了自已的權力,而且還日益走向宗教化,這是美歐都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埃爾多安對庫爾德人的打壓。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戰場上,庫爾德人武裝一直是美國扶植的對象與藉助的力量。為此美國甚至有支持其獨立的念頭,這令埃爾多安大為光火,因此土耳其開始越界進入敘利亞去打擊庫爾德人,這一舉動顯然觸動了美國利益。

第三,埃爾多安與俄羅斯、伊朗走得太近。在俄羅斯幫助其擊敗兵變之後,土俄關係迅速升溫,埃爾多安不但擬購買俄羅斯的S400,而且還與俄羅斯、伊朗協調了在敘利亞等問題上的行動。

所以,土耳其的現政權是一步步走向美國“不滿意政權”的,估計美國目前改換土耳其現政權的意願更強烈!


姜運倉

德國前宰相俾斯麥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大、最醜陋二個國家,一個是奧斯曼土耳其;另一個是大清帝國。1910年,辛亥革命成功,滿清被推翻,中國的外蒙被俄羅斯分裂出去;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土耳其參加同盟國戰敗,歐洲部分早已名存實亡,中東部分被分割成現在的阿拉伯國家,敘利亞、黎巴嫩、利比亞等由法國託管;埃及、巴勒斯坦、外約旦、伊拉克等地為英國託管。

埃爾多安出生於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從小就有過人的抱負,15歲加入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榮黨青年預備隊。1959年,土耳其希望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是到至今,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表示,不支持土耳其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原因是,歐洲一直對土耳其是世俗派還是保守派有分歧。

美國“時代”週刊報道:埃爾多安表面上是世俗派,骨子裡是伊斯蘭保守派。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規定土耳其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要土耳其拋棄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讓男人剃掉鬍鬚,讓女人摘掉頭巾。埃爾多安卻要求,女人必須將頭髮嚴嚴實實裹住,男人要不抽菸,不喝酒,每個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禱告。

由於埃爾多安的伊斯蘭教的情結,贏得了許多阿拉伯國家民眾的尊敬。當埃爾多安訪問埃及時,數千名平民高呼他的名字,舉著印有他頭像的畫像,等他走下軒梯,許多人失聲痛哭,埃及人大聲喊道:你是真正的穆斯林,是勇夫!2010年,美國在馬里蘭大學出資問卷調查,誰是你們尊敬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埃及、突尼斯、利比亞、巴勒斯坦等國家,都認為本國也應該誕生埃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

埃爾多安對奧斯曼土耳其大帝國念念不忘,(對中國說:中國的長城就是為了抵禦突厥人的進犯;新疆的維吾爾族與他們是共同祖先;維吾爾在新疆鬧事,他還指責中國政府。)同時,他大聲誇獎奧斯曼土耳其在歷史上的功績,在自己的總統府,放著20多個奧斯曼帝國國王的假人塑像。他的復辟的情願深深地刺痛了西方和美國。所以說,美國要改變土耳其的現政府。


張律明

最重要的原因是土耳其現政府的宗教化傾向太強了。回顧土耳其歷史,一旦土耳其政府出現宗教化的傾向,軍隊都會發動政變將其推翻。這次埃爾多安只是僥倖逃脫而已。

而作為土耳其軍隊的後盾,美國肯定和政變脫離不了關係。

土耳其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宗教信仰不同的國家,對西方國家來說是很尷尬的。因為要圍堵蘇聯的緣故,不得已才把土耳其拉進北約。但與此同時,他們肯定很注意土耳其自身的變化。

維持一個世俗的政府對於美國和北約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能維持雙方所謂“價值觀”上的一致。不會出現軍事風險。

如今埃爾多安領導的土耳其政府非但在政權宗教化的路子上越走越遠,還在地區活動中顯示出了越來越大的胃口。

這些當然會對美國的利益造成重大沖擊。再次尋求土耳其政權的更迭也不是不可能的。


布魯科夫

美國這回搞不掂了呢?呵呵,美國正是老司機,這一手玩得非常熟稔,通過培養不友好國家的反對派,搞掉政治對手。是次策動土耳其政變不成,埃爾多安決定聯合俄羅斯,轉而向東不回頭,戲演砸了吧,得,崴泥喲。

看埃爾多安大旗迎風招展,美國心理不知如何滋味?總這樣幹,總會有演砸之時。埃爾多安長期窩著火,是次看來不再對西方抱有幻想,與俄羅斯和伊朗,主導了敘利亞和平談判。若問美國非要搞掉他,也算看得準,結果如此。

有事擺在明面上。其實特朗普上臺後,有幾件事得埃爾多安很不滿。第一,美國公開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工人黨,甚至派出特種兵為其站臺,而土方一直認為是心腹大患。第二,伊庫鬧公投獨立,美國人態度曖昧。第三,美保護土痛恨至極的宗教領袖居倫,逮捕土前經濟部長,並對旅美庫爾德抗議者大打出手。第四,土要求加入歐洲60年而未得,買點軍火倍受冷遇。埃爾多安的心哪,拔涼拔涼的啊。

不過,話咱得說回來,身處歐亞十字路口的土耳其,說什麼要恢復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呀云云,純屬閒扯,(心裡想想沒什麼),現實總是比人強,西方與俄,它敢得罪哪一個,自2003年就登臺執政的埃爾多安,若非這回給西方逼得急了,料想也不會如此。未來怎樣,還是值得觀察的,再想想,再好好想想。

也許土耳其要藉著這次,先洩洩多年的火,火沒了也就好了。誰復知道!小國的宿命如此。


魂舞大漠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土耳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與總統埃爾多安: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面積約78.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900萬。橫跨歐亞兩洲,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戰略意義及為重要。土耳其目前是北約成員國。從他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是北約和美國與俄羅斯拉攏的對象。

埃爾多安:出生於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從小就有過人的抱負,2003年3月成為土耳其總理,2017年獲得連任。2014年當選土耳其總統。2017年4月,土耳其改議會制為總統制,加大總統權力,總統下設兩個副總統,由總統直接任命,取消總理;總統可以連任兩屆,修憲以前的任期不算,這樣埃爾多安可任總統到2029年。

埃爾多安本人以及其所在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具有嚴重的伊斯蘭傾向,美國“時代”週刊報道:

埃爾多安表面上是世俗派,骨子裡是伊斯蘭保守派。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規定土耳其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要土耳其拋棄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讓男人剃掉鬍鬚,讓女人摘掉頭巾。埃爾多安卻要求,女人必須將頭髮嚴嚴實實裹住,男人要不抽菸,不喝酒,每個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禱告。

由於埃爾多安的伊斯蘭教的情結,贏得了許多阿拉伯國家民眾的尊敬。埃及、突尼斯、利比亞、巴勒斯坦等國家,都認為本國也應該誕生埃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

1960年至今已經發動過5次軍事政變,都是堅持凱末爾主義的軍隊多以打壓日益嚴重的伊斯蘭化,捍衛政教分離原則,維護世俗統治而出手,一旦國家穩定就恢復秩序,還政於民。

國試圖改變土耳其埃爾多安政權有多個方面的原因:

1、埃爾多安上臺以來,土耳其日益伊斯蘭化,大力推行宗教影響力,制定一系列嚴格的宗教法規,削弱土耳其立國的“世俗化”根基,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與美國的價值觀上發生衝突。

2、土耳其埃爾多安現政權不符合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需要和利益。比如說在敘利亞、利比亞、埃及問題上的立場與美國根本不同,在中東原油政策,對當地國家政體,以及與伊朗關係等核心利益問題上與美政策不一致,這嚴重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與根本利益。

3、在敘利亞問題上,埃爾多安前期與美國一道堅決地要求巴沙爾政權下臺,公然與俄羅斯對抗,但美國公開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工人黨,伊庫鬧公投獨立,美國人態度曖昧,並且還暗中指使土耳其反對派發動政變,要將埃爾多安趕下臺。此後埃爾多安與普京之間的互動都與俄羅斯戰略相一致,讓外界目瞪口呆,這讓美國政府更加懊惱,對於土耳其的改變工作力量也在加大,開始不斷地武裝與訓練庫爾德人並且放出支持庫爾德人建國的言論。

4、美保護土痛恨至極的宗教領袖居倫,逮捕土前經濟部長,並對旅美庫爾德抗議者大打出手。自1959年土耳其希望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而今未成。

5、土耳其想重溫奧斯曼帝國的舊夢,積極擴大勢力範圍,當穆斯林世界的領袖、稱雄中東,相違背。美國希望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主要起反對俄羅斯南下和西出的橋頭堡、遏制伊朗的先鋒作用。

6、伊朗是美國的死敵,土耳其卻、伊朗、俄羅斯在敘利亞建立統一戰線;俄羅斯是美國在中東鬥爭的戰略對手,土耳其卻和俄羅斯打得火熱、買俄羅斯的s400反導系統。

7、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依靠和支點,土耳其反對以色列的侵略政策,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且定都耶路撒冷。與美國遷駐以大使館於耶路撒冷相抗衡。

埃爾多安動了美國人的奶酪!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