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我是一個在職寶媽,今年三十歲,以前的學習光環和工作光環,隨著跟著老公來到一個三線海港城市而迅速褪去,我不得不面對現實,重頭來過。

在剛結束的2018年廣東省考中,筆試綜合成績78.24(行測74.4,申論84)排名第二,面試小組第一81.32,最後綜合第一,超越對手,逆風翻盤。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 前半段全職,後半段在職考公 #

2017年10月份下旬起全職備考,目標是國考,但是當時犯了個低級錯誤,忘記交報名費,所以沒考成。

沉寂了很長時間,在巨大的壓力和難以抵擋的自責下,春節前我就開始了全職工作,在一家小的事務所做審計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1個小時,一週工作六天。

2018年在確認自己可以坦然接受上次的過錯,和省考的可能失敗後,3月緊鑼密鼓的進入公考複習的狀態。這是我的第一場硬仗。

# 第一場硬仗:2018.3.14-2018.4.15 #

在開始複習之前必須要明確計劃和目標,我的目標是行測和申論75+,然後就要詳細的制定自己的學習的計劃。

1、行測備考

<1> 備考計劃:

一個月的時間不長,我是對照著羚羊老師的廣東省考備考計劃來執行的。

備考計劃可以因人而異,要考慮實際情況和每天可用於複習的時間,做一份可執行的計劃。把比較搞不定的題型(比如廣東省特有的科學推理和經常無從下手的圖形推理),挑選出來標黃,重點突破。

<2> 時間安排:

每天中午花上一個小時,下班後在單位在學習一個半小時左右,集中精力來學習這些錄播課。

<3> 方法:

每個模塊結束後,進行適當練習,可以在步知首頁的行測題庫,也可以在羚羊老師課程後面的VIP訓練,都是好的練習場。錄播課重點內容全部掃完後,就開始整卷練習了,這個階段基本上是兩到三天一套題,一天做測試,再用一到兩天時間消化。

真題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不利用起來很可惜。

以前我做整卷題目,最多隻是瞭解自己能考多少分,用多長時間,然後拿錯的題目看一看,後來我發現這樣下來,無論做幾套題目分數都還一樣,也就是根本沒有提高。

因此,痛定思痛,每套做過的真題我都進行統計和分析,結合之前考CPA的方式,把考點和思考方法,或者自己的聯想記憶等,記錄在一個專門的EXCEL裡面,可以參考下圖: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適當的調整做題順序,找找感覺,哪種順序最適合你,並且嚴格控制時間。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每個小題,做錯的用紅色標註出來,如果考點比較重要,再標黃。做對的題目,詳細再參考解析,看看自己的思路和參考哪種更優秀,值得參考的都搬到備註裡去。

如果做對了,並且對相關類型的考點和題目比較有把握了,完全不需要再看了,那麼就用綠色標註出來,提醒自己複習的時候,可以直接跳過。

2、申論備考

申論一直是心頭大患,一開始我就把我當成我最大的敵人。高中時候語文老師對我哀嘆的眼神,現在都記得。高考理綜300,我能考275,但是語文按照150分制,不到90,尤其是最後的作文。

步知買的第一個課程就是花木老師的課。既然笨鳥就要先飛了。17年全職複習的時候,申論學習的態度是非常好的,學課程的時候很來勁,因為聽課不難。花花老師的口頭禪就是“這難麼?一點也不難!!”

但是落筆真心的很難,尤其是看到那些大神的範文,只能望其項背。

省考的申論衝刺學習,我是這麼開始的。依然是兩大寶典,花木老師的複習攻略和省考真題。標準重點學習的內容(材料提取,基礎題型,花式圖形,花木體申論寫作精講,還有讓考試更有信心的技巧),接下來就是實施。

每天下班後到家都快八點半,陪兒子玩一會,整理下,差不多十點才能開始複習。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能利用好,其實也就能完成兩到三節的課程學習。

這個階段很痛苦,一邊是完不成計劃,一邊是本來缺的信心,兩邊惡性循環,導致經常坐在書房,打開課程,卻什麼也看不進去。

直到考前最後一個星期,乾脆“破罐破摔”,錄播課也不看了。拿了一套真題(真的只練了一套),從頭到尾做了一遍,大作文生生憋了一個小時動不了筆,及其湊數的寫完幾百個字。

這件事,我卻給了自己一個暗示,申論不求高分,只要能寫完就好了,也成了我複習申論的一個轉折點。當你沒有信心也沒有條件去準備的時候,何必要給自己那麼高的目標呢?

如果高目標是正面激勵,當然是好事,可是已經有消極影響(像我這樣看著也學不進去),為什麼不調整目標,讓自己能夠坦然去面對?

在考試的前一天,週六,我請了一天假。

在麥當勞從早上六點做到下午六點,幹嘛?

把之前學習計劃裡落下了的申論課看了一遍(從基礎題型看到寫作精講,再到熱點),只求在考試前能學一點是一點。

最後在考場上,列好框架,寫好開頭結尾,充分發揮抄材料的本領,寫到了考試結束的最後一分鐘。

結果出來申論84,像是跟我開了個玩笑。不能說自己的申論水平對得起這個80+,也不能說自己是好學生,但是這個分數是對自己不放棄的最好獎勵。

# 第二場硬仗:2018.5.1-2018.6.11 #

在估計自己行測70分以上,就要開始準備面試了。

北楚老師的基礎篇,學習要花很長時間,再加上QQ裡的直播,因此面試多早開始準備都不嫌早。

這段時間,所里正好進入忙季,經常加班,複習的時間總是被擠掉,平均下來一天覆習的時間只有2至3個小時。到中期,很多學員已經複習完一遍課程了,我才剛結束綜合分析題。我只能上班時候見縫插針的打開北楚老師的視頻,把試題和內容在word裡面敲出來,晚上回家開始練。

6月1日至6月8日晚,閉關修煉。

計劃一樣包括目標,方法,時間安排,和學習內容,總體規劃等。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1> 分步實現:

首先,要把老師的基礎課再梳理一遍。

第二,各大題型在複習完後,要及時的練習104題,這是內化北楚老師傳授功力的最好方式。

第三,鍛鍊膽量。和同學對練或者上臺答題。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2> 方法:

基礎課程:每道題脫稿複述一遍,手機錄一遍,然後再對著鏡子看著自己錄一遍;

《104》:控制好思考的時間,如果有條件找家人一起練,讓他坐在離你兩到三米的位置,給你念題和計時。

如果你知道面試的地方有紙筆,那麼就要提前練習怎麼打草稿和列思路。草稿最好只列出提綱,每個點寫出主題詞,例如綜合分析題,寫表態:xx;意義:xx;負面:xx;措施:1xx,2xx ,3xx。

而你這思考的時間重點要放在中間的幾個層次上,意義,負面,和措施,最後留幾秒在腦海中快速整理你的表態內容(這個要靠平時積累,如果練習多了,你自然會有模板,簡單幾句就好)。

直播課:我有個很幼稚的方法。如果你像我一樣非常害怕上臺,反反覆覆不敢按下排麥那個按鈕,為了能夠跟這種緊張情緒相處。

你不妨把直播或者對練這幾個字寫在紙上,然後在旁邊畫一個面目猙獰的小人,你的目標就是消滅這兩個小人,一個接一個幹掉。我唯一一次上臺答題的經歷,就是在受到北楚老師鼓勵後,花了這麼兩個小人,然後當天下午就實現了對練,晚上上臺答題。

面試實戰:有時間,有條件,就早點起來,先來一套完整的測試,比如四個題目,20分鐘,把腦子啟動起來。到了考場,可以隨便聊一聊,緩解緊張情緒,但是別一直瞎聊。最好能找到一個人,藉著討論昨天或者前天真題的機會,跟他聊一聊你的思路和看法。

不聊天的時候,靜默下來,調整心情,深呼吸,然後想想各個題型的思路,再套用到某個真題裡去,自己心裡完整答一遍,幫助你一直保持思維活躍的方法。當引導員領著你進去後,提前預習保持微笑,昂首提胸,相信自己是此刻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考場裡,所謂錨定效應往往是由你的第一題決定的,而第一題的表現好壞往往是由你的開頭決定的。所以從開始答題起就一定要聲音洪亮,裝也要裝的很有信心(你想想你的人生有幾次機會,讓這麼多領導幹部認真的看你的表現)。答題時,如果有考官看過來,眼角餘光能掃視到的,一定要帶著微笑回應回去,這也是基本禮貌。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最後小組第一,81+,超過對手4分,成功逆襲。

# 第三場硬仗:體檢2018.6.18-2018.6.21 #

很多人都說體檢不通過率非常低,但我自己知道三年的銀行工作給身體帶來了什麼,體檢報告越來越厚。因此這一仗並不輕鬆,預檢結果是心動過緩,不到60下,請教醫生再網上搜集相關帖子後,我又開始了我第三場硬仗,制定了作戰計劃:

考公到底難不難?在30歲的年紀,我打了三場硬仗

現在,體檢報告還沒有出來,但是我最擔心的心電圖這關是終於過了。

回想這一路歷程,感慨頗多,公務員的考試不光是隻有努力這麼一說。我們很多時候太容易忽視其他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你是否像我去年一樣並不明白考公的意義和目的,只是隨波逐流?

你是否給自己的目標太高,無法達成而顯得無力,最後卻步?

你是否很努力,但只是看起來?

你是否被自己的情緒打敗?

如果你沒有上岸,不要氣餒,想想公務員的意義為何,自己的目標是否可行,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再想想有沒有被不良情緒左右,如果都解決了,這九十九步完成了,最後這一步,只要你想,冥冥之中,一定會牽引你走完最後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