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當歷史的巨人走過大地,它留下最大的遺物就是民居。古代民居以三種形式遺存於世。中外皆是如此。

一種是成片的街區,一種是整體的古村落,另一種是單體的豪宅與莊園。歷史街區多在城市,古老的宅院大多如遺珠一般散落在僻遠的鄉間。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我國各地都有民間的豪宅。稱其冠者,乃是晉商。而晉商宅院中傑出的典範,便是晉中地區靈石的王家大院和榆次的常家莊園。這兩處宅院雖然都是佔地一二百畝,屋宇一兩千間,若說製造之精美,要屬王家大院;要論氣勢之宏闊,當推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

晉商乃是中國封建經濟鼎盛時期的風雲人物。明清時代雖有十大商邦,然晉商風格別具。

他們頭腦靈活,審時度勢,學養都好,視野開闊,行商上很有遠見和大略。而且他們天性勤儉,善於積累。一生隻身闖蕩在外,賺得的銀子卻最終拿回家鄉,修屋蓋房,植樹栽花,精雕細刻,用盡心血,造出一座座如花似錦、儀態萬方的豪宅。

他們不單是葉落歸根,頤養天年;更為了營造一片人間樂土,一個家庭化的理想王國,完成自己人生終極的願望。晉商竟是這樣富於人生信念的!於是,這些晉商的老宅不僅是建築史的奇蹟,也是人文史的一個奇蹟。它們不只是向我們炫耀足以敵國之富,更是執意地展示傳統的中國人獨特而美好的生活嚮往與理念!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如今我們信步穿行在王家一道道錯落有致的庭院,或徜徉於常家那條大街。首先感到驚異的是它們規劃嚴格,井然有序,層次清晰,界定分明,這些界限有形地呈現出古老家族中的規則與秩序。如果依照這些規例的路線在房子裡走一走,便會生動地感知到昔日生活中的節律、莊重與尊嚴。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然而,在這確定不移的建築規制裡,卻又是千變萬化和充滿想像的。建築在古代不僅是功能空間,更是精神空間。

人在其中所需求的種種心理的感受,比如疏朗或幽秘,流暢或迂迴,宏大或小巧,從容或險峻,一切一切,盡在其中。如此運用空間的創造來滿足人豐富的心理要求,惟晉商這等宅院才有。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常家大院

倘若定睛注目,便是無所不在的雕刻藝術。晉中這兩大名宅——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稱得上一座國家級的建築雕塑博物館。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常家大院

所有門樓、照壁、房脊、簷口、牆壁、柱礎,幾乎無處不雕;各類石雕、木雕、磚雕、灰雕,可謂無雕不精。有時一件雕刻,鏤空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線刻兼而用之,玲瓏剔透,高懸屋角,令人驚歎不已。

晉人的雕刻似與北魏滅涼時大批河西走廊的雕刻石窟的工匠東遷至此有關。風格上具有北方的渾厚大氣;但由於晉商這些豪宅精益求精的需求,促使雕工們又去兼容了南方的精巧與細膩。於是這晉人獨有的雕刻藝術,自然可以稱雄於北國。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但是這些雕刻更深刻的價值是其中的內容。雕刻的題材,一方面是民間熟悉的神話傳說和戲劇故事,一方面是民間廣泛使用的諧音圖像。這些寓意著企望富貴、健康、好運、平安的形象,全都化作優美與精緻的雕刻,在宅院的裡裡外外,密密實實地佈滿了所有空間。

此外還有大量的千姿百態的楹聯、抱柱聯、匾額和文字性的磚牆木窗,等等,從內容上看,全是治家格言、聖賢名言和好詩與美文;從形式上看,書法美、文字美、繪畫美、詩詞美、雕刻美又融為一體。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常家大院

如此巨大的密集的文化信息都被濃縮到晉商們的宅院中來。因而構成了一種強烈的文化氛圍,一派儒雅的氣息,一個濃郁、渾厚、具有教化意味的精神天地。它形象地體現著中國人獨有的哲學、人生、倫理、道德與審美的追求,同時又是家庭化、生活化與親近化的。

在這裡,一切都是可以去觸摸的;人就生活在其中。它既把生活理想化,又把理想生活化。世界上任何地上也見不到這樣民居——這樣的民居文化與文化民居!這晉中雙寶不是中華文明之寶嗎?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今天,我們能夠擁有這一文化瑰寶,應該感謝此地的百姓與領導者,特別是耿彥波和他的工作班子。

近百年來,隨著晉商的衰落,三晉一帶極負盛名的眾多宅院漸漸荒蕪與傾圮,有的已然蕩然不存。然而住在王家大院與常家莊園裡的百姓們,卻很文明,他們知道先人的遺物不能毀壞。這是晉中一帶地面文物保存較好的人文基礎。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王家大院

然而即使這樣,自然的破損,年久而失修,待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兩座歷盡滄桑的大宅院都已經湮沒在數百戶居民柴米油鹽的生活裡。幸好有一位耿彥波,在他先後擔任靈石縣縣委書記和榆次市委書記時,慧眼識出它們的歷史價值,也看到它們的未來價值——這正是它們的文化價值。

故此,對這兩座宏大的古宅下大力氣先後進行整治。他以對待文物的態度與方式來精心整修這兩大民居,使得古物重光,重放異彩。我常常想,倘若換一種人,換一種態度,將兩大殘敗的老宅改造成一片矗立的高樓,我們將失去的是什麼?僅僅是這晉中雙寶的本身嗎?

何況,當今神州各地都有一些民居,亦精亦美,風格各異,而且也像這晉中雙寶被整治之前那樣,傷痕累累地披著厚厚歷史的塵埃。它們的命運怎樣?只有等待著開發商的推土機嗎?我們可是從來沒有任何修復古老民居的意識與經驗的!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常家大院

於是,這套畫集除去展示晉中雙寶的無盡的風姿之外,同時為各地保護和修繕古老提供一種範本,一種新的著眼於未來的價值觀,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可操作的方法,以及若干必須遵循的準則。我想,這一定也是敬業於文化遺產保護的西苑出版社著力推出此書的本意。如果我們各地都是這樣珍惜先人留下的遺存,文化幸甚,後人幸甚矣!

且為序。

華夏最美民居——古代晉商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

注:本文選自青島出版社2016年版《馮驥才·田野散文卷》,馮驥才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幅員遼闊的中國,還有很多手藝不為人知不為人道。跟隨“傳統活兒”,帶你見識真正的民間手藝,是怎麼做出來的,他們的真實生活現狀,是怎樣的。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熱情,去講述、傳播、幫助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