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削減近4成,工作沒耽誤!北京車改經驗成全國表率

各類公務用車保有量削減近四成,市區兩級年節約財政資金近3億元……

三年多時間,北京市不僅在全國各省區市中率先完成了車改任務,還率先實現了主動將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保留車輛向黨政機關車輛“看齊”,進行統一標識化、信息化管理。

然而,車少了、活兒沒少。如何在不影響公務出行的前提下,完成改革目標?

北京想出了很多辦法,既治理“車輪上的鋪張”,又保障行政工作效率。

公車削減近4成,工作沒耽誤!北京車改經驗成全國表率

搭建平臺車輛跨部門統籌

在海淀區政府大院內,數十輛統一噴塗“北京行政執法”標識的白色車輛整齊停放著,一旦有執法任務,他們將會被調配給環保、安監等行政部門使用,而不再是歸固定單位所有。跟車改前相比,雖然執法車輛總數減少了,單車使用效率卻大大提高了。

據統計,車改前,海淀區黨政機關保有各類公務用車2510輛;車改後,保留各類執法用車在內總計1587輛,削減比例約為37%。“原有車輛分散在101個部門,如果按照原有分散管理模式,勢必會出現‘僧多粥少’‘苦樂不均’的局面。”海淀區機關事務管理處副處長王周全介紹。

為此,海淀區通過“平臺化”的方式對各類保留公務車輛實施集約管理,提高車輛使用效率,確保車輛使用公平、公開。全區除公檢法等專用執法車輛之外的670輛機關公務車輛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各單位如遇重大活動、突發應急時間等情況,可向綜合車輛管理平臺進行申請,由平臺統一調配以供使用。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北京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搭建各級、各類公務車輛管理調度平臺。截至2017年底,16個區級政府均搭建了不同性質的公務車輛管理調度平臺。各區縣的平臺數據統一上傳到市級平臺,公務用車“全市一張網”已經初步形成。

分時租賃公務出行也共享

根據中央公車改革要求,改革後黨政機關一般性公務用車全部取消,改革後的普通公務出行需要採用社會化方式自行保障。但對於工作範圍或生活基礎在遠郊地區的廣大基層幹部來說,全時全域的社會化公共交通覆蓋還有相當大的侷限性,尤其在懷柔、密雲、延慶等遠郊區的部分偏遠鄉鎮,公共交通覆蓋密度還十分有限,難以保證正常的公務交通出行需要。同時,受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因素影響,很多基層一線幹部也沒有條件使用私家車來自行保障公務出行。

為此,北京市公車改革部門從實際出發,結合國家綠色環保和新能源汽車推廣運用的相關政策,將社會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引入到北京黨政機關的社會化出行保障體系。

密雲區政府大院停車場西側,六七輛北汽新能源EV200整齊地排成著。這些為公務用車量身定製的新車,充滿30度電能跑200公里。6月27日一早,密雲區委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楊秦源要前往古北口鎮調研,他熟練地打開手機裡的“北京出行”app,進入“分時租賃”頁面,選中一輛車“開鎖”後就出發了。來回四個小時一共花了48元,要是打車單程就得150元左右。對於“搖號”五年未果的楊秦源來說,分時租賃這種方式大大方便了他的出行。

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車改辦牽頭組織協調在全市範圍內的各級黨政機關駐地或主要活動場所建設通用型充電場站525處,充電樁2600餘根,部署各類新能源汽車2600餘臺,極大地增加和保障了基層的社會化公務出行供給。

補貼跨區域出行保障基層

公車改革後,公務人員跨區域出行成為一大難題。以北京北部的懷柔區為例,該區地域南北狹長,從懷柔區政府所在地到喇叭溝門滿族鄉政府,距離近90公里,“如果區直單位公務員自費掏腰包下鄉,每月650元的車補顯然捉襟見肘。”懷柔區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坦言。

然而,對於跨域區出行,各地車改方案中並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為了解決實際困難,保障和提高各機關部門“下基層”的積極性,本市出臺了跨區域公務出行補貼辦法,規定市級黨政機關各部門赴遠郊區縣基層單位(目前按6箇中心城區地域範圍外執行)履行公務活動且未提供交通保障的,參照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報銷,按照每人每天80元的包乾使用,且不與個人既有公務交通補貼衝突。

參照此項政策,本市各區公車改革部門也及時明確了本行政區域內的遠距離公務出行和跨區域公務出行的補貼包乾或報銷辦法。懷柔區出臺規定,把全區分為北部5鎮鄉和南部區域,凡兩個區域間的公務出行,按照每人每天80元交通費包乾使用;密雲出臺規定,在延慶行政區域外開展公務活動發生的市內交通費,參照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報銷,即每人每天80元包乾使用。行政區域外安排住宿的會議、培訓等一次往返的公務活動,市內交通費按1天計發。統一安排交通工具的,不再領取市內交通費。

6月27日,中央公車改革督導調研組對北京市公車改革相關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

北京市在全國各省區市中率先基本完成了車改任務,在全國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時,還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主動將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保留車輛進行統一標識,並全部納入信息化平臺監督管理,為全國各省市公務用車的標識化、信息化、平臺化管理樹立了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