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發現的河州歷史(上)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河湟地區是人類空前活躍的時期,這一點從中國最早的地理書《山海經》、馬家窯、齊家文化中可見一斑。如禹所積石山(今積石山)、先檻大逢山(太子山)、黃河、濟水(姬水)、資水(洮河)、甘水(大夏河)、大澤(即河州史前的大夏湖)、始州國(即大夏邦國)、毛民國(即苗民國)、拘癭國(即今和政縣)等。閱讀澀齒繞牙的古書《山海經》,科學分析枯燥而極為簡樸的文字,審視歷史學家和考古家常常忽略的大西北,發現有華夏文明的重要史料,發現有今臨夏遠古時候的重要歷史。千古奇書,值得一閱。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從《山海經》發現的河州歷史

文丨馬志勇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宗教、古史、醫藥、民俗、動植物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全書18卷,其中“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4卷,“海內經”1卷,共約3.1萬字。反映了100多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以及邦國山水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雖然多少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註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等。

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少年時曾為此書魂牽夢繞,一本印刷非常粗糙的影印本《山海經》令他愛不釋手,成名後仍念念不忘。他曾費了很大心力將書中的人獸圖畫一一畫出來,併為此專門撰文以資紀念。陶淵明詩《讀山海經》中也有“泛覽周王專,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的讚美,《山海經》的非凡魅力可窺一斑。

《山海經》還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從司馬遷起,讀書人對《山海經》的疑慮皆在其所述的怪物太離奇,但是遊學歐洲多年的民國新史學家傅斯年則認為這一舊籍之中有許多寶貴的材料。他有意識地強調了正統史學未必可信,而像《山海經》和《楚辭•天問》這樣帶有神秘色彩的古籍卻因其未經史學家修飾過而含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神話逐漸與歷史、傳說互相滲透融合,加上在民間口耳相傳時的種種增益,神話由一粒小小種子逐漸長成果實累累的參天巨樹。《山海經》也成為具有時空穿透力的文化經典,極大影響了中國的古代文化。神話中的人、物、靈、獸形象豐滿、栩栩如生,故事情節充滿浪漫瑰麗的想象,色彩斑斕豐富,是孕育詩文典賦的精神之祖。它所反映的民族性格、原始先民的生活情狀及現代人群的心理原形,熠熠生輝,色彩奪目。

河州的早期歷史,也就是從河州最早的明嘉靖《河州志》上,略有記載,對漢以後事,對漢之前的歷史基本沒有什麼內容。3000年前的謎底,2000年前的謎面,因此今天閱讀《山海經》,有新的歷史發現,有可能破解謎題。不揣冒昧,現披露出來,就教於方家、識者。

一、禹所積石山

(一)、《山海經》關於積石山的記載

積石山從古到今乃是神州久負盛名的一大名山。

我們看看中國最早的地理書是如何記載的。

“禹所積石之山”,在《山海經》西次三經、海外北經、大荒北經、海內西經、《尚書·禹貢》中都有記述。

《山海經·西次三經》:“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山海經·海外北經》中“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

《山海經·大荒北經》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山海經·海內西經》說:“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那麼積石山究竟在什麼地方呢?數千年來,人們對積石山的地理位置各有其見,訖今莫衷一是。有說在崑崙之西千有餘者裡;有說在黃河第一曲處者;有內蒙古說、有遼寧山東說、也有分大小兩積石者,不一而足。

《山海經·西山經·西次三經》:“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意思是說:從軒轅之丘向西三百里,有個山叫積石之山,黃河水從山底石門中冒出來,又“西流”。黃河從青海發源一直向東流。到臨夏境內流經積石縣、臨夏縣、東鄉縣,到永靖縣之後就開始向西流去。這裡流傳著一句民諺:“紅山白土頭,黃河向西流。”述說著這個情況。上古時,這裡物產極為豐富,無所不有。

分析:這裡的“禹所積石之山”,也稱“禹所導積石之山”,指的是《禹貢》所記載的“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入於海。”

《山海經·海外北經》中“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禹所積石山在它的東面,是黃河流過的地方。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山海經》定位-禹所積石山(海外北經)

積石山,在今青海湖南部,黃河自這裡拐向西流。這個積石山,是鯀所積石之山,也是禹所積石之山。

《漢書》《西域傳》:按其所述,大禹治水的積石山只有一座,這就是今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的那座積石山,其北面與今民和縣相界。有些記載頗為模糊,然而,它正是名載古籍的禹所積石之山。這是無庸置疑的。難怪1913年國民政府曾將河州(今甘肅臨夏)改名為導河縣,其寓意頗為清楚,不無道理。

(二)、為何起名為積石山

古代的典籍對積石山的記載很簡略,沒有說明它是如何得名的。現在要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積石山的各種記載便是最重要的材料。只有從材料入手,仔細考察,才能形成切合實際的認識。

明嘉靖本《河州志》上記載:“積石山,州西北百二十里。《禹貢》:‘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兩山如削,河流經其中,西臨番界,險如金城、實系要地。”為什麼起名為積石山?是因為積石山有特殊的地質構造。岩石層狀分佈。新生代沉積岩、白堊系巖、閃長巖、花崗岩、二疊系——三疊系變質岩、元古代變質岩、泥岩、砂質泥岩等,一層一層,層層疊疊,好像是人工鑲嵌堆砌上去的,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因而稱之為積石山。這就是甘肅臨夏西部的積石山,並非後世有人認為的北方、沿海什麼地方堆成的石堆堆。或是在一小山之巔堆些石頭,作為自河源而東疏導黃河的標識之類的猜測。積石山是從上古以來的著名大山,有固定的區域,豈能以人們各種需要搬來搬去?

(三)、為何叫禹所積石山

青海與甘肅境內的積石山早在《禹貢》和《山海經》中就有載述,謂之“禹貢積石”或“禹所積石之山”。禹者,就是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或稱大禹。“所”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處,地方,住所。《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公朝於王所”,意思是說,僖公朝拜於大王的處所。禹所,就是大禹的處所、住所、所在。簡而言之、就是大禹的家鄉。現在對大禹的家鄉有種種說法,但《山海經》的說法確指為積石山。

古書上有眾多的記載:《史記·六國表》雲:“禹興於西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雲:“鯀娶有莘氏之女……產高密,家於西羌”。《後漢書·戴良傳》:“大禹出西羌”。《新語·術事》:“大禹出於西羌”。《帝王世紀》:“伯禹夏后氏,姒姓也。……虎鼻大口,兩耳參漏,首戴絢鈴,胸有玉斗,右足文履巳字,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長九尺二寸,長於西羌,西夷人也”。這些材料都說禹生於西羌。就是說,大禹生於西羌,長於西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賜支河和湟河、洮河、廣通河(即古大夏水)、灕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間的遊牧民族。大夏河、洮河、湟水流域為其中心區域。大禹是西羌人。戎羌等部落形成了早期華夏文明的核心。 後來秦穆公“欲霸西羌”及歷代統治者不斷打壓,西羌人向西南遷徙。酈道元《水經注》引《晉書·地道記》說:“大夏縣有禹廟,禹所出也。”

積石山分大積石山和小積石山。大積石山也叫阿尼瑪卿山,在青海東部;禹所積石山為小積石山,在河州積石關一帶。這就是大禹治水的西部極地。

從眾多禹所積石的說法,從禹出西羌、禹出大夏的記載,說大禹的家鄉在西羌、在大夏、在積石山也是有道理的。大禹治過九條河,足跡踏遍華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哪個地方也從未見有禹所的記載。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積石山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未完待續……

主辦方二維碼如下

臨夏文聯二維碼

齊家文化官網二維碼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文章類別:臨夏州地區文化

藝術、創業、勵志人物等

報名“河州文藝”簽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