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查出私募案件30多起私募「老鼠倉」被查處最多

此外,各地證監局針對私募基金存在的違法違規事項,共作出21起行政監管措施,包括責令改正、警示函、監管談話等。

操縱市場接億元級罰單“老鼠倉”成監管重點

今年4月份,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去年年底,證監會部署了專項執法行動第四批共10起案件,分別涉及違規經營、利益輸送、操縱市場、“老鼠倉”四類違法行為。目前,上述案件均已查實,其中8起案件已進入行政處罰審理程序。

從處罰金額上看,今年4月份的廣州安州操縱市場案被罰沒資金過億元,成為上半年的首張“天價罰單”。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廣州安州成立於2005年4月30日,於2014年4月17日完成備案,註冊資本為2100萬元。其中,王福亮在廣州安州備案的高管名單當中,但並不具有基金從業資格。目前,廣州安州旗下備案的私募產品共有35只。

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顯示,廣州安州實際控制22個產品所開立的25個賬戶,在2015年6月26日至6月29日、8月26日至8月28日通過對倒、尾市拉抬、盤中拉抬,次日反向交易等方式操縱“節能風電”價格,合計獲利5057.44萬元。王福亮是廣州安州上述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基於此,證監會決定,沒收廣州安州違法所得5057.44萬元,並處以5057.44萬元罰款;對王福亮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而從違法案由來看,私募“老鼠倉”系今年上半年被監管部門查處最多的案由。今年以來,證監會及福建證監局合計公佈4起“老鼠倉”案,其中3起公佈於今年6月份,可見監管部門近期嚴查“老鼠倉”的決心。

從目前公佈的4起“老鼠倉”案來看,當屬今年4月份證監會對上海拓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文宏作出的處罰金額最高。處罰決定書顯示,文宏利用獲知的未公開信息,與管理產品趨同交易近1.8億元,非法獲利251.44萬元。基於此,證監會對文宏責令改正,罰沒金額合計為502.88萬元。

對於其他3起案件來說,雖然未有違法所得或違法所得較少,但仍然沒能逃脫監管的處罰。其中,凡得基金3名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知悉凡得基金組交易的標的股票的未公開信息,共同操作賬戶,賬戶趨同交易合計6.07億元,虧損203.7萬元。對此,證監會對三名工作人員進行了合計100萬元的處罰。

而在福建證監局公佈的兩起“老鼠倉”案中,鴻騰資產員工顏財光趨同交易金額98.67萬元,盈利482.68元;致遠資產員工萬星溢趨同交易47.96萬元,未披露盈利情況。2人均被處以10萬元的罰款。

此外,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查處的“老鼠倉”案,均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123條進行處罰,而非《私募管理辦法》第38條。因此,即使相關違法行為沒有違法所得或違法所得不足100萬元,也將處以1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與去年查處的數起“老鼠倉”案處以3萬元罰款相比,監管力度提升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