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s說工程師要愛上「無聊」,Zemlin說開源不是零和遊戲,華爲說真正的價值在於有多少人用這個東西|LC3 2018

Jim Zemlin:開源不是零和遊戲

Linux基金會主席 Jim Zemlin在第一天早上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一組數統計據:Linux目前已經佔據了 100%的超性能計算市場,82%的智能手機市場,90%的大型機市場,62%的嵌入式市場,承擔了 90%的公有云負載,並且是當之無愧的互聯網服務器頭號玩家。

而今日的 Linux基金會也遠遠不止是 Linux這一個項目。安全方面,有 Let's Encrypt、Core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項目;網絡方面,有 ONAP、Open Daylight、Cord項目;雲計算方面,有 Kubernetes、Cloud Foundry、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自動駕駛方面有 Automotive Grade Linux項目;區塊鏈有 Hyperledger項目;邊緣計算 /嵌入式方面有 Zephyr、Yocto、Edge Foundation項目、Web開發方面,有 node.js、JS Foundation等。眾多項目各有各的背景故事與發展態勢,Linux基金會在各項目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但圍繞 Linux建立的生態從中可見一斑。

Linus Torvalds:Boring is great

一如以往 LinuxCon的慣例,Linus在臺上接受了 Dirk的一對一採訪,談論 Linux內核社區的發展情況與他所關心的事情。Linus的有些觀點未必是多麼新的東西,然而這些他一直以來的思考與實踐對工程師而言非常重要。

第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工程師要愛上“無聊”。今天的世界太過精彩,人們可以輕易的在外面找到各種看起來很新鮮刺激的事物;但是對於工程師而言,把工程細節搞對才是工程師應該做的事情。“無聊”不是什麼壞事:對於 Linux內核這樣的項目而言,保持健康的生長就是足夠開心的事情。

第二個重要的觀點是關於技術衝突與技術決策。

Linus說技術衝突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事情。你有你的技術方案,我有我的技術方案,如果一開始選擇的方案錯了,的確會浪費一些時間,但是在他看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在 Linus看來,真正的“大問題”是“非技術衝突”。“宗教戰爭”是 Linus最討厭的事情。在內核社區當中,如果我發現我錯了,那麼我會很高興的說“我錯了,你乾的很好”,然後我把你的代碼拿來用。Linus認為這是內核社區做的特別好的一件事情。

第三個重要的觀點是關於信任。在內核項目當中,有一批維護者是 Linus所信任的,信任體現在這些人提交的代碼 Linus可以不去親自看也很放心。而信任並非是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從新人進來第一次提交代碼到多次提交代碼,這些都是積攢“人品”的過程。其中一個重點在於,針對 patch的“解釋”可能遠比 patch本身更重要。每一個提交代碼的開發者都有責任解釋清楚為什麼自己要寫下這些代碼。然後,他們的態度是最關鍵的。你願不願意花力氣向別人解釋你的代碼?你願不願意以“無聊”為樂?你願不願意承認“我錯了”並欣然接受別人的代碼?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品。

華為:真正的價值在於有多少人用這個東西

華為在開源方面投入多年,對整個開源價值的理解也在不斷的演變。華為發言人表示他們從客戶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從社區那裡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客戶想要基於開源的產品解決方案,這可能是華為這樣的企業認真投入開源的最重要的原因。早期的華為對於開源項目也是拿來用用就可以的狀態,但是隨著上游版本迭代幾次之後,他們開始發現,要跟上上游社區的節奏、把開源用好,其實可能比自己開發還更困難。然而,華為認為這是必須突破的困難。而且,單純跟隨上游社區的節奏再維護自己一套修改的東西,這個維護難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儘可能把自己研發的東西貢獻到上游社區,反而是長期最經濟的做法。

本次大會期間,華為雲發佈了 Mesher服務網格。當被問到服務網格的成熟度是否還不足時,華為發言人表示,在今天基於雲計算這種“服務化”的場景下,上新的速度已經與以前大大不同了。以前需要打磨一年才發佈的產品,現在可能只要有人關注,用一週的時間把它服務化、上線,其實是一個合理的做法。因為,相比服務本身在技術上有多完美,其實更大的價值是在於有多少人用這個東西。有人用,就有了反饋,基於反饋去改進服務,這要比閉門造車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