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致郁動漫?

輕宅BIU

日本的“致鬱”系動漫,可以說是將一切理想中的美好盡數摧毀,無時無刻不是在考驗著觀看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理論上這些會令人不適的劇情多數會被拒絕觀看,但日漫的致鬱題材作品卻彷彿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令觀眾心中的好奇大於內心深處的拒絕。

《國王的遊戲》是由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作品,其實整部動畫的氣氛都非常壓抑,而且隨著動畫的劇情發展觀眾也會隨之產生未知的恐懼感,而動畫裡的每一種事件都有可能衝破承受能力的底線,令人感到這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悲劇。

《來自深淵》的畫風有點像遊戲CG,唯美的風格會令觀看者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然而當故事逐漸臨近尾聲,主角尋找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時,觀看者才會被這種殘酷的事實震驚,然後內心中便會對這部動畫產生一種與一開始完全相反的感覺。

《斬!赤紅之瞳》出身平民的主角為了理想的前程來到了自己一無所知的城鎮,在這裡他經歷了希望與絕望、結識了很多好友又逐一失去,最終就連主角自己也要悲慘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從頭至尾,動畫中的情節一直在告訴觀看者這是一部悲劇,然而觀眾堅持看完了,但是當真的看完之後才覺得有些後悔不該這樣看下去的。


陽光菌的動漫世界

1 人間失格



這個由日本人太宰治於1948年發表的被改編無數次的原著同名自傳體小說,不論是電影、動畫還是漫畫,都是極其“致鬱”、一喪到底的風格。

故事講述一個叫做大庭葉藏的少年從小為討身邊人歡心而一味用笑容去迎合別人,即使他被家中傭人猥褻、遭遇各種不為人知的不幸,他依舊憑藉他超強的搞笑能力和英俊的臉龐獲得身邊各種女人的芳心。結果後來他一步步生活落魄、喪失行為自理能力,靠女人包養過活,最終憂鬱至死,自嘆不配為人的悲劇。(覺得《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可能是這個故事的改良版)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版本的《人間失格》主角大庭葉藏的扮演者是日本國民偶像生田斗真


而就是最近,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重新翻制了這部國民致鬱故事,在原本“黑暗”得要命的小說基礎上,增添了大量來自原著中的心理旁白和伊藤潤二式的恐怖風格。



2 少女椿



這部由丸尾末廣於1992年改編自日本傳統童話而製作的他最為著名的地下幻燈劇畫曾在日本國內還未上映便以“少兒不宜”慘遭封殺。

故事講述一個名為小椿的女孩父親早亡,母親暴屍床上,她經人介紹輾轉來到一個名叫“赤貓座”的怪誕馬戲團打工。



在到來的每一夜她都要經受各種非人凌辱,後來一個會將身體伸縮自如的魔術家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小椿一望到底的生活:兩人一見鍾情,魔術師決定帶小椿私奔,電影的最後,二人在等車來時他主動提出要去給她買蘋果解渴,結果卻再也沒有回來……

動漫最後一幕縈繞著馬戲團的人對著小椿怪異的嘲諷嘻笑的鏡頭,可以說將這個充滿重口味獵奇、驚悚又恐怖、悲傷又虐心的故事就此一黑到底。


這部動漫於2016年被改編成真人版,《少女椿》。



這兩部動漫有個共性,便是作者在進行劇情鋪排的時候,都沒有給觀者以絲毫生活和人心向善的希望,均通過不斷累積起來的殘酷現實和冰涼的社會人情來使觀眾達到極致的“悲傷”心理。

可以這麼說,《人間失格》更像是一個抑鬱症患者自呻自吟的消極陳述,葉藏的很多人生悲劇追根溯源都是他極其負面的人生態度導致的,而《少女椿》則不然,小椿對生活是充滿了希望的,但相對於葉藏,明顯生活對小椿要殘忍太多。


狗蛋兒的私人影院

吼吼,致鬱系作品可是我的最愛呢,這次也來聊聊。

提到動畫裡的黑暗,我們經常會想到《魔法少女小圓》裡學姐的斷頭殺,

《沙耶之歌》裡白裙美少女吃果凍,

這些很具有畫面感的場景不僅給看番的朋友們留下了心理陰影,還讓大家記住了一位劇作家——虛淵玄。

出道十幾年來,老虛筆下誕生了無數的黑暗系劇本,能夠活著打出“happy end”簡直成了奢望,

當我曾經以為老虛的黑暗已經無人可以比擬的時候,卻看到了他的一句話:

“田中羅密歐心中的黑暗,有著我遠遠不能企及的深邃與汙濁。”

喂喂,老虛你都黑成這樣了還好意思說別人黑暗麼?

不過我還是順著老虛的這句話,找到了那條評論:

“羅密歐的可怕之處在於,儘管擁有如此驚人的壓倒性景觀,卻不將其直接作為遊覽勝地展示於人前,而是以戴森球將其封閉於內,從外部看來完全不被發現,與此同時將其全部能源完美有效地加以利用。——只從外觀來看,根本發現不了任何漆黑之處。尤其《人類衰退之後》更是如此……”

這部就連老虛都要拜服的作品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眼豆瓣的評價,原作輕小說總共9部,每一部的評分都在8分以上,可惜看過的人不多。給動畫評分的人稍多一些,分數也是有保障的8.5分。

而我看過這部動畫之後,只有一個想法——老虛說的真沒錯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治癒系”動畫。

《人類衰退之後》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如同標題中所說的那樣,人類因為未知的原因經歷了衰退。

這裡的衰退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人類數量的減少,一層是科技和生產力的倒退。

在未來的世界上,僅剩下為數不多的“舊人類”,他們已經沒有了大都市那樣密集的聚居地,而是生活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鎮中;

原本的都市成為廢墟,原本的科技成為了傳說裡的東西;人類需要發愁的事情也不再是愛與和平,而是明天中午能吃啥這樣簡單的生存問題。

只不過,在人類的衰退之外,新的智慧也在崛起,那就是妖精這樣的“新人類”,

這種只有十公分高、三頭身的小妖精擁有著魔法一樣神奇的科技能力,但是表現出的心智卻像孩子一樣。這些妖精還像小孩子一樣格外喜歡吃點心,但是自己卻並不能製作。

妖精們開心的時候就會自行分裂繁衍,幾隻妖精就可以分裂建成一座龐大的城市,所以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形成了另外一個文明系統。

雖然同為智慧生物,人類對於妖精有很多未知和疑惑;妖精對於人類或是崇拜、或是畏懼;

兩者雖然都是有集群意識,能夠思考和使用工具的文明體系,但是卻像是生活在平行世界上一樣,並沒有很多的交集。

而唯一能夠聯繫妖精和人類的機構只有“聯合國調停事務所”。

本作的主角“人類小姐”就是理事會的一名調停官,負責斡旋妖精與人類之間的重要事務。事務所裡除她之外還有她的祖父,和一名無口少年“助手”。

雖然如此,由於妖精們並不侵犯人類的利益,所以女主他們也沒什麼工作可做,唯一算得上工作的,大概就是為妖精做點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的結構,動畫整體並沒有一個完整的主線劇情,而是採用了單元劇的形式,兩集一個故事(第9和第10集則是一集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對應一卷的原作輕小說。

這樣的結構讓整部動畫看起來更輕鬆,看起來就像是女主對於這個世界的的幾篇觀察日記。

(動畫中人類小姐由中原麻衣配音,在CV表裡,女主的名字的意思是“我”)

而動畫製作組為我們獻上的第一個故事,其實也並非小說的第一卷,而是對應著小說的第四卷。

在這個故事一開始,人類小姐從村子裡接下了殺雞的工作,卻不小心將雞全部放走;

村裡的男人們在狩獵中也是一無所獲,這使得村裡的物資陷入極度匱乏的狀態。

在與可愛的妖精們交談中,妖精們希望人類小姐能為自己做點心,不巧的是,人類自己都沒有充足的食物,更是不可能為妖精們做點心,於是妖精們展開了一個計劃。

過了幾天,村子裡出現了大量的免費物資——雖然種類不同但都是一個味道的罐頭,能夠快速長頭髮的藥水,被處理過到處跑的雞肉……

這些奇怪的物資雖然解決了人類物資匱乏的問題,但是人類也終於意識到,這些東西太不正常了。

擔心於此的人類小姐賄賂了一隻妖精,和祖父、助手來到了妖精的工廠,

在這裡,一個麵包外形的機器人跳出來,為人類小姐解說了麵包的製作過程,

妖精工廠製作的麵包是從剩飯之類的東西合成而來,只有麵包的外形卻並沒有麵包的味道,

而這個解說機器人的真實面目也是一個麵包,為了給參觀的人類小姐試吃,他把自己撕開,不明紅色液體瞬間噴滿了整個屏幕。

而麵包一邊笑著一邊在地上爬行,用盡力氣解釋說,自己是胡蘿蔔果汁麵包,推薦給不敢吃胡蘿蔔的兒童,喂喂,別說是兒童了,誰還敢吃啊……

失去了麵包嚮導,人們只能獨自探尋這個工廠的面目,因為太過危險和複雜,人類小姐和祖父、助手走散,最後只有人類小姐一個人找到了工廠的幕後boss。

而最終作為工廠的boss出現的,並不是妖精,而是褪光毛去了頭的加工雞。

雖說加工雞是妖精工廠的產物,但是他們推翻了妖精們的統治,將妖精們封在玩具盒子裡,佔領了工廠成為幕後的主謀。

妄為的加工雞boss向人類小姐宣佈了自己的野心——生產物資來控制人類,最終實現對人類的統治,建立屬於加工雞的文明。

加工雞boss可以說是整個事件的黑幕,黑幕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能夠在幕後造勢,當黑幕製造出的假象讓一撥人信以為真,而並沒有人出來揭穿,那麼黑幕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真實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少,

到最後真實的一方就很難再去從黑幕手中喚醒人們,而黑幕就能夠輕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行動在政治學和傳播學中被稱作“沉默的螺旋”。

(左側為大眾傳媒提供的優勢意見,右側為對弱勢意見的人際支持,可以看出,如果在上面的故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搶先佔領優勢地位的“黑幕”可以控制整個局面)

所以當加工雞boss說要統治人類時,我並沒有覺得這是製作組開的玩笑,如果處在黑幕裡的boss能夠繼續它的計劃,人類或許真的有一天會被統治。

不過黑幕最為擔心的永遠都是曝光,當黑幕被人曝光之後,原本能夠引導人們的黑幕就會一瞬間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當助手拿著相機照向了雞肉們,加工雞boss的野心不超過三分鐘就被一個人類撲滅了。

事件最後也得到了解決,加工雞boss被助手逼下了懸崖,妖精們也被放了出來, 就像童話故事一樣皆大歡喜。

但是不得不說,這部動畫的第一個故事就給我們放了許多猛料,“加工雞統治人類”這個故事的設定細思極恐,而直到這一話的最後,我們也並不知道妖精們為什麼要賦予加工雞智慧,這是否是妖精們的陰謀。

當然,在這個故事裡,除了腹黑的妖精,作為“舊人類”的村民們也有著不少的戲份,

比如為了討論如何抓走逃跑的雞而開會的村民們,

一位村民首先提議“大家分工廣泛搜索”,這種並不具體的主張被其他村民們否決,

但是村民們經過六個小時的爭吵,最終並不能得出結果,無論是什麼樣的方法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作為會議總結的卻還是“大家分工廣泛搜索”這種感受不到利害關係的言論。

又比如人類小姐在工廠遇到的人類負責人“文化局長”,

雖然在人類衰退的時代,不管是廠長還是文化局長這樣的職位都是無用如糞土,但是他的弱點便是他所看重的名譽。

所以人類小姐很輕鬆就和文化局長達成了一筆交易——人類小姐不會告發文化局長讓他下臺,而文化局長則要帶人類小姐去見工廠的負責人。

為會議爭吵不休,為名譽勾心鬥角,人類大概就是這樣衰退的吧。

羅密歐的這個故事叫做《妖精的秘密工廠》,卻描繪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而塑造的每個人物都能夠在我們身邊找到原型:每次例會都沒有實質作用的部門,追求名利勾心鬥角的職員……

這兩個故事可以說是田中羅密歐對於現實生活的諷刺,但是著實讓我背後一涼,因為它太真實了,真實到打消了我對這部動畫的第一印象。

(ED的動畫很唯美不是麼,但是描繪的卻是人類滅絕的過程)

明亮的色調,輕快的自然背景,妖精們也被畫的足夠可愛,畫面給我們的無疑是童話般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我首先給它打上“治癒系”的標籤,而在治癒系畫風的背後,卻是“致鬱系”的真實社會。

這就是《人類衰退之後》的可怕之處,當你認為這是一部廢萌搞笑動畫來看時,動畫中確實有童話般的背景和有趣的展開,但是如果你繼續看下去,故事卻總是朝著黑暗向發展,妖精還有人類小姐時不時都會發表腹黑的言論。

人類小姐對妖精開玩笑說:“是想要吃好吃的,還是想要好好地被我吃掉”;

被種群排擠出走的妖精們開心地對人類小姐講了建國之後的計劃“重稅,暴政,統治,壓迫”;

就連無口的助手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村子裡有七個孩子,他們感情很好——

亞蘭在森林裡餓死,貝琪掉入瀑布,卡爾被馬車碾過,

黛拉被海浪捲走,艾德格成了野狗的大餐,芙洛拉被鋸得七零八落,

傑夫是所有事件的犯人……

這難道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致鬱作品《無人生還》麼?

這部動畫之所以腹黑就是因為如此,可愛的妖精和人類小姐笑著講出腹黑的臺詞,在童話的外表下實則是一本社會諷刺書。

在動畫的最後一個故事裡,動畫的製作組索性拋下了童話的偽裝,講起了校園欺凌。

人類小姐10歲進入學校學習,因為入學晚,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如果想要回到符合自己年紀的學年就必須拿到相應的成績來跳級。所以人類小姐認為只要學習就好,同學之間的友誼是沒有用的,畢竟自己很快就會離開這個班級。

不合群的人類小姐受到了其他女生的排擠,在她的寢室門上上鎖、往她的課本上灑水,打翻女主的飯菜……

只有一個黃毛蘿莉不斷嘗試接近女主,甚至和女主一同跳級離開。

不過,在新的班級裡也有著欺凌事件,因為本身的年齡就小,還宣揚自己跳級的事情,黃毛受到了其他學生的排擠,

女主聯想到自己被排擠的情景,最終接納了黃毛,兩人住進了同一間寢室,加入了同一個社團——野薔薇的茶會。

表面上這是一個大小姐的下午茶會,妹子們舉止優雅,互相稱呼著暱稱;但是不久之後,女主卻發現這個社團裡的人卻並不簡單;

黃毛是個病嬌,在女主不在的時候,會和女主模樣的人偶玩家家酒,不停地擁抱人偶之後,還會把人偶摔到牆角然後捅幾刀;

一位學姐有收集女生頭髮的癖好,時不時還會舔她收集的頭髮;

另一位會把日常生活中無論多麼微小的憎恨都記在日記中,寧願辜負所有人,都不願有人辜負自己。

不過,直到故事的最後,人類小姐也沒有拆穿這些黑暗的事情,而是帶著這些秘密和她們像往常一樣友好相處,直到身邊的人們畢業。

看到這裡,我在想,田中羅密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作者呢?

在他的故事裡,校園欺凌和人的本性被無限放大,其中的黑暗之處也被真實的展現在眼前,這些都取材於他自己的生活——學生時代被欺凌的經歷。

在日本,校園欺凌的現象是比較嚴重的,年少的孩童因為灰暗的經歷而走上極端的案件屢見不鮮,比較惡劣的比如“宮崎勤事件”。

但是田中羅密歐並沒有選擇極端,而是堅持著自己的工作,成為虛淵玄、奈緒蘑菇都要學習借鑑的劇本家。

而在他寫的這個黑暗故事的最後,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希望——沒有人提及別人的黑暗,沒有爭吵和排擠,學姐們身著正裝畢業,女主也和黃毛擁抱,最後一次拉上了茶會的窗簾。

直到最後,羅密歐也並沒有選擇去洗白這些筆下的角色,無論是善還是惡,這些都是最真實的人類,這些黑暗的事情可能也會在悄無聲息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而田中羅密歐告訴我們的大概是成長。

就像人類小姐一樣,從剛入學時的特立獨行,到畢業時的處變不驚,這就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

面對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面,並不是選擇拋下自己的銳氣逆來順受,而是懂得去學習去思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應對角度,讓自己成長。

我想,這大概是田中羅密歐留給這部作品最後的善意了吧。


阿正說動漫

就我看過使我致鬱的動漫有(妖精的旋律)(寒蟬鳴泣之時)(屍鬼)(大劍)(自新世界)







水裡遊岸上走天上飛

有沒有哪部動漫作品,給你留下心理陰影?有日本做了一個票選,結果收到4912票,日本致鬱動畫排行榜!來看看有哪些↓

第10位:《BLOOD-C》 105票

第9位:《傳說巨神伊迪安》 114票

第8位:《魔法少女小圓》 159票

第7位:《學園孤島》 184票

第6位:《新世紀福音戰士》 199票

第5位:《寒蟬鳴泣之時》 204票

第4位:《日在校園》 215票

第3位:《進擊的巨人》 240票

第2位:《黑色推銷員》 264票

第1位:《螢火蟲之墓》 708票

基本上每個日本人都有看過這部電影,不管是加害國還是受害國,受害的永遠是平民百姓。兩兄妹在戰爭中拼命活下去,卻迎來了最悲慘的結局。


輕宅BIU




未來日記,寒蟬鳴泣之時

(寒蟬鳴泣之時)無限輪迴的世界,飽嘗著無數次被殘忍的殺害,(未來日記)女主為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不惜無數次的回到過去殺死自己


夕梨丶

在我心中絕對是《魔法少女小圓》。

看完的接下來一個禮拜都沉浸在整部劇的情緒中。

推翻了有史以來大家對“魔法少女”的看法,成功治(致)愈(鬱),開啟了“三集”定律,正片開始的時候OP都變了哈哈哈

又名《無頭學姐異聞錄》。

好多奔著陽光治癒的海報帶著女兒進入電影院的媽媽、都不禁深深地後悔了。

老虛:計劃通。


女名醫

我就推薦一部……劍風傳奇…心理陰暗不要看!自己品味吧!



用戶4716227454

無限的未知

無限的未知是日本sunrise公司製作的電視動畫,彙總了矢立肇原作,黒田洋介系列構成和谷口悟朗監督,從今天看來是一部製作班底十分強大的作品。

故事深度觸及了嚴肅的書面文學的領域,雖然沒有國家民族,星辰大海,但卻堪稱一部宏大而不造作的群像劇。那400個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映射了一種人或者一個階級、群體,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命運無法被自己左右,在這種極端嚴苛的環境下,迸發出人性的醜與美,每一次爆發,我們都難以忘記。

AIR

京阿尼版的AIR於2005年播出,根據Key社同名遊戲改編。TV版先是講完了DREAM篇和AIR篇,隨後在最後兩集的特別版中講完了SUMMER篇。雖然,催淚並不等於致鬱,但在KEY社的三部曲之中,AIR的確是世界觀最為厚重的一部。開篇上來“第一千個夏天”出現在屏幕上,引出了這個動人而悲傷,雖然結局時一切已經畫上句號,但卻讓你久久都不能釋懷的故事。

翼人族的詛咒與命運,在輪迴了千年之後,落回到了國崎往人和神尾觀鈴的身上,宿命賦予的命運,與今世自生的命運相重疊,渴望破除,卻又不得不在命運中抗爭。觀眾之所以會感到壓抑,是因為觀眾最直接接觸到只是一位酷愛恐龍的女孩子,大家只希望她幸福。但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卻被巨大的命運所吞噬。最後的結局雖然帶給我們了希望,但是不能釋懷的依然不能釋懷。

鋼之鍊金術師 03版

兄弟二人為了復活母親,挑戰了不被世界允許的人體煉成,單純地為了找回弟弟失去的身體而走上了國家鍊金術師的道路,隨後命運便不受自己左右,被捲入到動盪的世界中。

03版的結局,兄弟二人通過大門穿越到了我們的現實世界,等待他們的又是更加殘酷的二戰。具備一切致鬱要素的03版鋼煉當時的結局也依然讓觀眾鬱悶的想給骨頭社寄刀片。


葉佳桐


AZ算嗎?在第二季居然是那樣的結尾-_-兩個男主角互相傷害到結尾居然女主角嫁給了路人,聽說連聲優都黑臉了,此動漫真的給我留下陰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