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什麼人在看楊冪的大女主爽劇?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前幾天看到一位朋友發了條微博,分析《扶搖》的,感覺頗受啟發。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也有點意思,我另一個朋友說:底層青年最需要這種精神糖果,尼采說每晚他們必須吃一點毒藥才能睡去,有時吃得過多,就在愜意中死去。

還有一條留言是:現在反思以前愛看的小說,究竟是戳著自己的哪個點了,那必然是自己缺少的。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我們經常理解不了大女主劇為什麼拍了這麼多年還在流水一樣地拍——肉眼可見的今年還會有趙麗穎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湯唯的《大明皇妃》、章子怡的《帝凰業》、范冰冰的《巴清傳》、周迅的《如懿傳》……

作為娛樂業邊緣人士,會擔心壓這麼多相似題材觀眾吃得下嗎?可就像這條微博所說——的那個龐大的受眾:大城市中下層年輕人,四五線城市主流人群。他們是評論家看不見的圈層,是幾乎沒有話語權的沉默的大多數,爽文盛行了這麼多年,從來就不是為少數知識分子準備的,它們的作者和讀者、觀眾都來自知識分子不想了解不屑瞭解的群體,就像你身邊很少有人用VIVO、OPPO手機,可它們依舊在國產手機裡銷量排名前三。

我在地鐵裡,去小賣部拿快遞時,經常看到有年輕姑娘在看《扶搖》這樣的劇,其實我的知識分子朋友也看《扶搖》,還真情實感地看到某個情節生氣;留言談到尼采的同事同樣追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覺得裡面的迪麗熱巴柔弱可愛。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想探尋究竟的我看了幾集《扶搖》,好象明白了一點它和其它爽文切中普通觀眾的爽點是哪些。

爽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和現實是相反的。現實裡男人不忠,小說裡才會流行禁慾男主;現實裡女性很難有多個備胎,男生都是一看女生不好追就溜了,小說裡才會有男二男三暖男。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和玄幻武俠類男主以及從一萬平方米大床上醒來的純瑪麗蘇女主不一樣的是,稍微成熟點的女性讀者不希望女主角在升級打怪過程中吞顆仙丹就成天下第一,也不希望她睡遍天下俊男,

灰姑娘瑪麗蘇的終極目標是天下那個最有權勢的男人愛她,附帶若干備胎為她終身不娶,但彼此清清白白。

我覺得這種心理源於18歲以上的的女性已經意識到自己很難完全不勞而獲,而且大多數女孩的自我評價都較為客觀,絕代佳人是很難讓她們有代入感的。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叫人愛她,到死都是這樣,錢、權、社會地位都比不上被很棒的男人愛著。

《扶搖》稍稍特別的是,阮經天演的是一個假太子,類似於《欽差大臣》那樣的騙子角色,但是能軟化一個壞人,他負天下人惟獨不負我,也是女人的夢想之一。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女人的天性愛做夢,隨著年紀的增長做夢的空間越來越狹窄,比方說30歲之後就不太好意思發大明星或者嫁給大明星這樣的白日夢了,爽文爽劇的功能就是讓你可以把這個夢做得長一點。

有時我內心會有很惡毒的想法,讓那些傷害過我的人不得好死,可這種事只能想想,正常人都不會去實踐的,所以我很愛看復仇類型的作品:韓劇《人魚小姐》看了很多遍,那些聖母心原諒仇敵的情節是我所不能忍耐的,所以我更喜歡《情深深雨濛濛》的原著《煙雨濛濛》,原著裡依萍的復仇痛快淋漓,而不是粘粘膩膩。

《扶搖》就有這種復仇情節,前男友攀附權貴,要她委屈做妾,她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比前男友更能長久地恨下去的是情敵,惡毒女二大師姐總欺辱扶搖,在一個雨夜,扶搖去刺殺她,把她打暈之後,平素被大師姐虐待的兩個丫鬟劃花了大師姐的臉。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原著更刺激,是扶搖親自劃花的。這個情節是不是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某個橋段異曲同工?那個劇是楊冪被壞女配陷害,趙又廷生生挖出她的眼珠子,楊冪轉世之後以眼還眼挖了女配的眼珠,這種設置實質是替觀眾洩憤,畢竟大多數人是懦弱守法的,很少有人敢去真正的報復情敵,而在爽文的世界裡,法制是不存在的。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女性爽文和男性爽文的不同是,女讀者是想看到女主被虐的,只有這樣才有理由痛痛快快哭一場,所以虐文是大女主劇的一個重點構成部分,像如懿那樣永遠不受寵,寫起來很彆扭還是要堅持,有些女主還要經歷墮胎、坐牢、冤枉、背叛等各種慘事。

最早的戲曲題材裡的女性命運大多無比悲慘:崔鶯鶯、王寶釧、秦香蓮 ……她們的結局根本不能細想,貌似完滿實則呢?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被丈夫懷疑試探,接到公主情敵家去和所謂的丈夫團聚,一週後就死了,沒人去探究她死前經歷了什麼。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當代的大女主劇也儘量給她們設置各種痛苦場景。

書裡有個情節是扶搖給無極(阮經天飾演的假太子)運功療傷,不能離開。收留他們的李家人被滿門滅口,差點被強姦的兒媳在扶搖趕到後痛罵她見死不救,令她羞愧地想自殺。

這種道德困境,很多影視劇都很愛設置,比如《射鵰英雄傳》裡,一燈大師要參加華山論劍,運用一陽指就會損耗真氣,他愛妃瑛姑的私生子被裘千仞所傷,瑛姑苦求他運功救子,當他想捨己為人時,一看到孩子穿著象徵著老頑童和瑛姑偷情信物的肚兜時,凡人的仇恨與自私湧上心頭,狠下心腸拒絕了。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看過這本書的人沒有人責怪一燈,他所有的反應都合乎人情,和扶搖一樣,人在兩難時,首先要保的是自己和親人,如果扶搖先救外人,反而會被當作聖母。爽文作者也是研究過人性弱點,更準確地說是人性特點的。

無論爽文虐文,其目標都是讓讀者能代入自己,一部分是職場上的自己,書裡扶搖救了姚城百姓,那些人卻把城門關了,將她置於絕境,對於遇到豬隊友的觀眾很容易想起自己一片真心,卻被同事或者同學合夥欺負。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另一部分是情場上的自己,被傷害、被欺騙和心靈上的空洞。很多人結婚了,但從沒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愛情。沒享受過這個的人內心很容易形成空洞,無論什麼時候——也許在婚後也許在中年,把它填補上。可是平凡人有可能一生也不會有被人不顧一切深愛的機會,只能讓虛構人物替自己完成。

這也是為什麼網劇的編審拼命要求發糖的原因,就是因為現代人越來越懶,懶得自己去愛人和被人愛,也不相信自己能有這樣的幸運,影視裡的土味情話是一種代糖。

《扶搖》裡的阮經天就不斷地和楊冪說各種情話: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怎麼每次一上這龍塌你就這麼急不可耐啊”


“你那麼霸道,把我的心都佔滿了,哪裡還放得下別人”

和扶搖打鬥時藉機撫她的臉,捏她的肢體,這些調情手段就像楊康對穆念慈、歐陽克對黃蓉的套路一樣,不走心的調戲,因為女方的執著或者優秀,慢慢花花公子被打動了,反而陷入了愛情。

如果違反這個套路,花花公子始終不動心,或是對女孩始亂終棄,這個角色就會有藝術價值而沒有商業價值,哪怕這樣才是生活的真相,可受眾不要看到真相,真相每天都在齷齪的發生,她們要看的是奇蹟,是童話。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這些套路可能並不高明,但經過時間的檢驗,它只能這樣,如果反套路,會得文學獎,會成為知識分子的經典,平民喜愛的東西很難被記載下來,也即我們所說的速朽、無營養。

儘管做媒體算不上什麼知識分子,更不是社會精英,但人的趨向是崇拜那些比自己地位高比自己複雜的人,我們好奇美國人怎麼生活,但從來不好奇非洲某個窮國的人怎麼生活。所以有一點話語權的人和其他人一樣,有著多樣性的歧視:道德歧視、階級歧視、種族歧視、審美歧視、智力歧視……

只是某些歧視很易分辨,有些藏得比較深。我承認,我理解不了抖音、快手上一些很火的視頻,像溫婉在停車場唱古奇古奇普拉達普拉達,做幾下很簡單的動作就能有千萬的贊。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還有那些洗腦神曲: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紙短情長道不盡太多漣漪,我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總能聽到有人無意識地哼唱,就和當年的老鼠愛大米一樣,不需要有什麼深刻的歌詞和婉轉的旋律。

這些和爽文一樣,喜歡它們的是日常體力上很辛苦的人,輕鬆暢快是一種剛需,人需要做很多沒有價值的事虛度時間。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實驗是這樣的——參與者在一個月內不刷微博朋友圈,每天早睡早起看書學習工作,這段時間過去後,他沒有進步,精神上也沒有煥然一新,相反,他失眠抑鬱了。

那些被我們視為精神毒品視為垃圾的影視、小說,的確是糖果是安慰劑,它被精英瞧不起,但看它們的人不應該被瞧不起,如果它能安慰到辛勞一天的人解除疲乏,那就是對社會有用的。對任何不喜歡的事物先允許它的存在,才叫民主。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都是什么人在看杨幂的大女主爽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