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井吞噬生命,該有人擔責

熱點背景:

4月17日16時許,山東安丘一名5歲男童墜入百米深機井,經過消防官兵和其他救援人員近14個小時的連夜奮戰,被困男童被成功救出。遺憾的是,今晨7點45分,墜井男童已無生命體徵(4月18日《新京報》)。

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又一個似曾相識的悲劇!近幾年,有關枯井墜落致死、致傷的報道不少。有媒體統計了相關報道,意外墜井事故2016年全國至少發生了25起,2015年約19起,2014年約33起。在感受多方救援的溫暖、惋惜逝去的生命之餘,我們還得想想,井口吞人是否該有人承擔責任,今後誰來加強管理,否則,類似悲劇今後還可能繼續發生。

命題預測:

近年來,在我國多地區頻頻發生廢棄機井吞噬生命的悲劇,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恐慌。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存在大量的農用機井,據不完全統計,在某省的田間地頭,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機井數量多達100多萬口,這些機井的主要作用就是每年給農作物灌溉,一口井每年也就只發揮幾次價值,長期都處於閒置狀態甚至由於地下水位下降、井淤等原因,很多農用機井都被廢棄了。很多農村小孩喜歡到田裡玩耍,一不小心就會掉入機井中,頻頻發生的機井吞人事件,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機井吞人事件,暴露出來了社會治理方面的居多問題,不僅不利於農村地區的安定和諧,更會讓村民們質疑基層黨員幹部的執政治理能力,甚至會引起全社會的恐慌不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機井所有者和基層管理者對安全的漠視,思想上認識不到“安全重於泰山”的深刻性,尤其是孩子家長和老師,對安全的教育還不充分;另一方面,法律法規或是規範約束等制度性的保障不健全,關於廢棄井的管理問題沒有明確的明文規定,就不會有強制性的整改措施;第三方面,相關的監督和管理不到位,政府相關部門對於廢棄井的管理沒有落實到位,即便是有了相關的明文規定,不能更好的落實制度也會成為一紙空文。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要想讓機井吞人悲劇不再發生,需要我們多方合力,多措並舉去努力。首先,在農村治理方面,就廢棄井的所有權問題、相關的維護措施甚至填埋等問題,應該儘快補齊法律層面的空缺,以強制性的手段才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其次,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就這一問題根據本地區特點給出詳細的整改方案,切實認識到機井傷人的嚴重性並採取行動積極管理,儘快排查清楚當地的廢棄井數量以及特點,展開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以多種手段和村民一起管理好農用機井;最後,對於農村地區孩子的安全教育問題,學校和家長思想上應該高度重視起來,學校應該定期舉辦相關主題班會,並定期就安全問題致家長一封信。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機井吞人悲劇不再發生。

機井吞噬生命,該有人擔責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