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

从事教育行业已经快15年了,见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孩子。也许有极端的案例证明有的孩子的确是有暴力倾向,也许医学证实有的孩子的确是有智力问题......但是更多的普通孩子、正常孩子却被家长的无心之失毁掉。

案例一

小利,男,10岁。

他是家中众多孩子里唯一一个男孩子,什么是众多呢?他有六个姐姐姐,他是第七个孩子。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小利的父亲早年做生意赚了点钱始终想生一个儿子,经过几次婚姻后与第三任妻子这里生出了唯一的男孩。来之不易的男孩,自然得到更多的青睐。但是小利的大姐姐们就没有那么幸福了,不是被爸爸给钱打发走了就是不闻不问早早辍学。在这样家庭里长的小利在学校里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与同学有一点小矛盾、小争执他立马打电话告诉他的爸爸。而他爸爸的做法则是直接冲到学校先将与小利有矛盾的同学扇两个耳光,然后跑到办公室警告威胁老师对他的儿子要关注,否则出了什么事情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

重男轻女漫画

案例二

小宇,男,8岁。

小宇是从农村转学来城里读书的孩子,因为以前的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到了新学校成绩立马跟不上了。跟不上他也不着急,每天作业磨磨蹭蹭、考试也多半不及格。老师下课留他想帮他辅导,他逃跑。罚他搞卫生,他逃跑。一个学期过去了,期末的时候班主任王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在班上批评他:“如果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干脆转学会老家。下个学期不要来报名了。”小宇回家跟爸爸妈妈诉苦,说老师骂了他。于是,小宇的父母一状告到教育局说王老师必须给他们的儿子道歉,他们的儿子内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说起来也是可悲,结局竟然是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给小宇道歉,小宇以后愈加放肆。

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

网络图片

案例三

球球,男,9岁。

与前两个孩子不一样的是球球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7岁前他从没有和爸爸妈妈分开过,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疼爱。因为是独生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格外喜欢这个帅气的孩子。变化从一年级开始,上学后的球球总是考倒数第一。班主任曾老师了解情况后跟他父母说:"球球这个孩子智力正常,只是学习的习惯不好。加上上学以前的启蒙没有做到位导致现在的成绩远远跟不上其他孩子。希望你们在家一定要监督、陪伴他学习。“第一次球球的爸爸妈妈拿着26分的语文试卷,回家把球球数落了一顿。第二次因为没有完成作业,球球的爸爸把球球打了一顿。第三次、第四次......都是以球球挨打结束。后来老师再与家长沟通,球球的父母只有一句话:”我们都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教。我回家叫他写作业,他不写我也没有办法。“护孙心切的爷爷奶奶更是直接骂老师:”你有神经病吧,总打电话到我家。“再后来,球球上学不带书、不带笔,只带玩具和零食。

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

案例四

小美,女,13岁。

这是我教过觉得比较可惜的孩子了。小美人如其名,长的非常的漂亮也非常的懂事。可以说是老师的小帮手。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小美有早恋的倾向,而且学了抽烟喝酒等坏习惯。我多次劝导她无果,于是给她停课一周回家的处分。第二周来到学校,我语重心长的告诉她:”现在还不是恋爱的时候,你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升学,考上理想的学校,拓宽自己的视野。“当时她听进去了。可是期末临近,她又有一点浮躁了。于是我把她的母亲叫来学校一起跟她沟通。没想到这一叫让我知道了问题根源。原来小美11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由于心理建设没做好,小美觉得备受冷落。而爸爸妈妈并不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孩子,反而责怪孩子不懂事。小美甚至对她妈妈说:”我恨你,你生我出来又不爱我!“久而久之,小美与爸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了。在我送完那届毕业班后,她就辍学远赴异地打工去了。

案例五

小红,女,12岁。

这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小姑娘,她的成绩在全年级遥遥领先。也正是因为成绩优异,性格也好,于是她被重点高中录取了。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又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什么用就没有给她去。就这样让她读了个小镇的高中。可想而知,镇上的高中所带来的教育资源怎么能和重点高中比呢?好在小红自己勤奋,在考大学的时候还是考上了本科。可是谁能保证她不是下一个樊胜美?

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

电视剧《欢乐颂》剧照

看了这些案例,我相信明眼的家长们一定清楚这些孩子背后的问题了。小利最终在学校的情况是没人愿意和他玩,而且老师由于畏惧或者厌恶他家长的原因不敢也不愿意再多关注他。小宇最终在学校赢得了王老师的道歉,可是他真的赢了吗?球球的父母一味的打骂孩子,推脱自己的责任。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玩手机的时候球球也在学他们。小美则是在家里没有得到温暖,转而向异性同学或者社会青年寻找安慰。小红或许是比较好的结局,可是原本她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成绩呢?

其实,孩子的问题多半是家长的问题。就像我之前写的文章里提到的问题:你对孩子的陪伴是有效陪伴还是仅仅是完成任务的陪着?你叫孩子学习,结果你打游戏。你叫孩子不要抽烟喝酒,结果你自己的爱好就是抽烟喝酒。你叫孩子有礼貌,结果你对老师并不尊重。你叫孩子要优秀,结果你自己却堕落。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老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希望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