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當日本人進攻北大營時,東北軍做了哪些抵抗?

哎呦不錯還可以

那些說東北不抗戰的都是些什麼人?

九一八事變當晚十點半,日軍炮擊只有8千人的北大營,隨後日軍的2萬7千人兵分三路向北大營攻擊,東北軍將領王鐵漢將軍和黃顯聲將軍奮起抵抗,打響了中國抗日第一槍。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將軍和黃顯聲將軍成立了30萬東北抗日救國義勇軍,夥同吉林的王佔海,黑龍江的馬占山,給日寇予以沉痛的打擊,一年半後被蔣總統強行解散。有我們黨直接領導的3萬東北抗日聯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堅持了14年的抗日鬥爭,隨張學良入關的20萬東北軍在著名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松江保衛戰,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都有東北軍主力部隊 還有之後在大別山牽制十萬日軍的51軍等等無數戰役,東北軍6個軍20多萬人最後幾乎都打光了,有的打的連番號最後都取消了,還有之後去緬甸的53軍。67軍軍長吳克仁、參謀長吳桐崗,師參謀長鄧玉琢,劉啟文、朱之榮兩位旅長,王熙瑞等8位團長亦陣亡,幾近全軍覆沒,107師師長金奎壁、319旅旅長吳騫負重傷,吳克仁是正面戰場上第一位為國捐軀的中將軍長,東北軍49軍109師4個團長陣亡了3個,營長陣亡了三分之二,士兵也大多數陣亡,一個整師大部光榮殉國。67軍面對強敵,浴血奮戰,完成了“搶佔松江,死守3日”的阻擊任務。57軍在南京保衛戰中幾乎全軍覆滅,111師在靖江、揚州一線也和日軍激戰,以重大傷亡阻擋了日軍進攻的步伐。112師671團、673團在南京城北長江一線陣地阻擊日軍,結果兩個團基本被打光了。第112師副師長李蘭池在率隊衝鋒肉搏時,在南京太平門附近中彈壯烈殉國,成為南京保衛戰中殉國17名將軍中的1員。1941年2月,該軍番號撤消,所轄第111師、第112師改隸魯蘇戰區直轄。

東北53萬熱血男兒用14幾年的時間用血贏得了勝利和尊嚴,說東北人不抗日純粹是無知的表現,九一八事件,責任人已經很明確,根本不用我再說了,民族英雄張學良將軍,歷史早已定論。 毛澤東: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來: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江澤民:張學良先生是偉大的愛國者。

82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以愛國的赤誠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義,毅然發動西安事變,聯共抗日,為結束10年內戰、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行全民族抗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堪稱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我是歷史的搬運工

回答: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上10點半,瀋陽駐軍北大營,一聲爆炸驚得睡眼朦朧的大營哨兵驚慌不安,還沒有回過神,又是幾發炮彈在營房內爆炸⋯

早在八月份,旅長王以哲到北平見張學良請授應對之策,張學良沉呤良久,病容滿面的張學良才開口:⋯還是那句話,萬事不得扺抗,避免和日軍發生衝突。

當晚發生炮擊北大營時,電話緊急打到北平,榮臻接到回電:張副總司令去前門外中和劇院看戲去了。

北大營,七旅參謀長趙鎮藩接到榮臻嚴厲指示:槍械歸庫,這是命令,如不照辦,出了問題,由你負責。"要是日本人要命呢?""要命就給他,軍人以服從為天職。"

"參謀長,我是趙鎮藩,現在大營亂成一團,滿院都是日本人,搶劫,打死我中校軍械官一名,士兵數名,"旅長王以哲搶話說:"參謀長,情況嚴重,能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還不能動手嗎?"榮臻答道:"你回去吧,等我電話"。

北大營,日本兵肆意開槍殺人,士兵躲在被窩裡,一陣刺刀亂扎,東北軍士兵激憤中以頭撞牆、血流不止,士兵們跪在旅參謀長趙鎮藩腳下:"參座,我們跟隨你多年,救救兄弟們,救救七旅,嚎淘大哭聲激怒了趙鎮藩,嚎叫一聲:傳令:讓衛隊連發起反擊,再傳令張團長,掩護其他部隊撤往東山咀子"衛隊連一開火,日軍一陣混亂,槍口全部指向衛隊,其他官兵齊聲吼叫:操傢伙,打他狗日的⋯"撤!向東門撤!各部長官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19日凌晨4時,七旅絕大部份官兵撤出北大營。

凌晨5點30分,數百日軍佔領北大營。

19日凌晨6點30分,日軍29聯隊向奉天城開了幾槍示意開門,城內六千多軍警全部繳械。至此,全城重要黨、政機關,金融,交通,通信,學校,社團全部淪陷。

此事變損失200億元,損失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重、野炮250門,各種子彈300餘萬發,炮弾10萬發,300餘架飛機,現金7000多萬元。

這就是9.18事變。


良人執戟2

說到“九一八事變”,對於瀋陽人來說,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大家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日本僅僅幾百號的軍隊,進攻了瀋陽的北大營。當時駐紮在營地的是東北軍中裝備最精良的第七旅。結果就因為,領導層的一句“不抵抗”,整個部隊被日本侵略者一擊而破,而北大營也徹底被日本人佔領。

有不少史學家都認為,中國的八年抗戰,準確的說應該是十四年抗戰。也就是說從“九一八事變”之後就已經開始了。那麼究竟是誰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真的沒有做絲毫抵抗嗎?

(王鐵漢)

關於這兩個問題,其實都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王鐵漢(1905年2月24日-1995年12月15日),遼寧盤山人,國民黨將領。王鐵漢可謂是文武雙全,1923年從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四期步兵專科畢業。之後,王鐵漢就加入了東北軍,駐紮在北大營,靠著自己的才幹,逐步升值為第7旅620團團長。

“九一八事變”時,王鐵漢和團中的士兵焦灼的等待著上級下發命令。終於在子夜時分,他接到了第七旅旅長打來的電話,但是命令中只有四個字“不準抵抗”。作為軍人,在部隊中軍令如山,士兵們面這個荒唐的指令感到空前絕後的屈辱。作為軍人,手中的武器本來就是用來守護這個這個城市的。結果如今,大敵當頭,上面居然不讓抵抗,很多士兵只能急的兩眼冒火,一腔的怒火無處發洩。

當進攻的日軍開始接近王鐵漢所領導的團時,東北軍參謀長再次來電話詢問情況,並嚴令不準抵抗。面對荒唐的指示,王鐵漢憤慨的回答到:“敵人侵我國土,攻我兵營,斯可忍,則國格、人格,全無法維持。而且現在官兵憤慨,都願與北大營共存亡。敵人正在炮擊本團營房,官兵不能持槍待斃。”

於是頂著上層的重重壓力,王鐵漢怒火中燒,毅然下令還擊。儘管北大營最終還是淪陷了,但是王鐵漢的抵抗對於整個“九一八事變”也具有重大的意義。為了帶領兄弟們突圍,王鐵漢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命620團士兵待日軍一走近就開火。據第二天統計,日軍被打死25個人。

當然,關於是誰打響了抗日戰爭第一槍。有人說是王鐵漢,也有人說另有其人。上面說的都是王鐵漢的事蹟,雖然很多人認為是王鐵漢打響了抗日戰爭第一槍,但也有人認為打響第一槍的人是馬占山。

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男,字秀芳,滿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885年11月30日生於吉林懷德縣,祖籍河北省豐潤縣。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被世人稱作“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他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

(馬占山)

江橋戰役後,中共滿洲省委發表宣言,號召東北和全國人民一道奮起抵抗,趕走日本侵略軍。毛澤東高度評價了馬占山等愛國將領的抗日壯舉。並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等著作中多次提到馬占山抗戰的事例,稱馮玉祥、蔡廷鍇、馬占山等是“風頭一時的抗日人物”。

以上是我的答案,歡迎評論!


瀋陽網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瀋陽駐軍不多,僅有北大營步兵第七旅6800餘人。黃顯聲的瀋陽警察總隊約2000人。東北空軍、海軍及憲兵司令部機關警衛部隊,全軍僅九千餘人。瀋陽周邊地區還有約11個警察總隊(未及動員),後期是義勇軍組建的主要力量。

遼寧駐軍: 獨立第12旅張廷樞部,駐錦縣;獨立第20旅常經武部,駐鄭家屯;騎兵第3旅張樹森部,駐通遼; 省防一旅於芷山部(投敵),駐山城鎮;省防二旅張海鵬部(投敵),輜重教導隊牛元峰部,駐溝幫子;

黃顯聲將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當夜,瀋陽駐北大營的東北軍步兵第七旅(7000多人)遭到日本關東軍蓄謀已久的突然襲擊。當時旅長和兩個團長都外出未歸,團長只有王鐵漢一人。第七旅奉命採取不抵抗政策和日軍對峙,傷亡慘重,但是在旅參謀長趙鎮藩和王鐵漢團長的的指揮下奮起還擊。日本人謀本舍三在《關東軍史》寫道:“因慮營內設伏,為激烈之反抗,故前線士兵,不敢十分挺進,只以極猛烈之炮火相恫嚇。”日軍分頭多路出擊,同時進攻的還有令駐紮吉林的關東軍第三旅團攻擊長春。

上圖可以看出作為瀋陽城的黃顯聲在現今的鐵西區抵抗,是瀋陽的老城區中心,北大營作為遠離市區的營地孤軍困守被三面包圍。

直到次日兩點多,鐵嶺,撫順的日本守備隊(1600餘人)相繼來到,總兵力合計達到近2500人。敵人兵力增加後才勉強迫近北大營四周的鐵絲網,從南面突入營垣。中國官兵與敵展開巷戰,雙方隔著馬路互仍手榴彈並猛烈開火。激戰到三點多鐘,被迫含恨撤離。北大營之戰,中國軍隊傷亡中校以下官兵290餘人,日軍亦傷亡約50人。瀋陽淪陷之後第七旅餘部輾轉撤入關內。

王鐵漢將軍

與此同時瀋陽公安局長黃顯聲中將帶領提前組織的警察總隊2000餘人也奮起抵抗,打響了抗戰實際意義上的第一槍。但由於警察總隊只有輕武器,面對的是日軍第二師團的主力混成第15旅團的全力進攻,由於日軍第29聯隊一部還有1200名警察和憲兵之前始終駐紮瀋陽城內,同時由內而外展開攻擊,黃顯聲部遭到內外夾擊而失敗撤出。分赴各地開始組建抗日義勇軍。

九一八事變後撤入關內的部隊除北大營第七旅外還有錦州,通遼一線四萬多人,吉林和黑龍江各地東北軍仍駐防原地,先後共計十六個旅通電抗日。先後發生大小戰鬥數百起,影響較大的有馬占山江橋抗戰,雙城保衛戰,哈爾濱保衛戰,馬占山二次抗戰率部進行的八萬人齊齊哈爾反擊戰,李杜馮佔海的五萬人哈爾濱反擊戰,7萬人的吉林反擊戰。東北154個縣中有義勇軍活動的達到93個。在東北的日軍減員人數1932年為30,000人,1933年為42,149人,1934年為39,874人,1935年為54766人,合計166,789人---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戰爭》第112頁。以東北軍餘部為主體組建的義勇軍僅用一年多時間發展到五十多路,三十多萬人,義勇軍曾經十一次攻打瀋陽,六次攻打長春,曾經佔領了十六個北滿縣城,給日軍以重創。


尋木之旅

以上就是北大營東北軍抵抗的情形,總體來說,場面十分混亂,基本上且戰且退,沒有對日軍造成太大壓力。


馮傑

1931年9月18日夜,日寇進攻北大營。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卻早已一級級傳達。

時任620團團長的王鐵漢,當時駐守北大營。當日寇進攻時候,上級軍官喊著“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日本人開始是用刺刀扎,東北軍赤手空拳被當場扎死,很多鑽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機關槍掃射而死。可惜了無數東北軍兄弟,就這樣窩囊死在日寇槍下。

“一將無能累計三軍”

為了突圍,王鐵漢違抗軍令,命令士兵若日寇走進便開火。此夜過後,日軍傷亡僅僅25人,而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精銳第7旅,傷亡失蹤500餘人。

可以說王鐵漢打響了九一八當日第一槍,但畢竟零星抵抗並未對日軍造成什麼實際影響。

次日,瀋陽淪陷,“松花江上”很快唱遍了東北。日寇在瀋陽這個補給站接收了張學良將軍贈與的大量嶄新噌亮的雷諾坦克、各式重武器、大炮,彈藥不計和東塔機場276架飛機,還有張作霖大帥經營多年的奉天軍械廠也一起附送上去。張學良可以說此戰成功打倒了日本國內的主和派,畢竟3000 VS 10000傷亡僅25人的大勝利啊。豪賭勝利的關東軍和國內少壯派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1931年11月4日,在張學良繼續拱手相讓了遼寧、吉林後,日寇繼續向黑龍江省進犯。馬占山將軍不顧不抵抗命令,調兵遣將所部和地方武裝10000餘人堅守,江橋戰役爆發。

1931年10月16日,擊潰來犯叛軍張海鵬部率3個團偽軍。

11月4日,日寇集結4000餘兵力在飛機掩護下強攻江橋。陣地多次易手展開白刃戰,但終被奪回。當日敵方傷亡1000餘人,我軍亦傷亡300餘人。

11月5日,日寇集結日偽軍8000餘人強攻,在後續到來增援的飛機和野戰炮的掩護下,日寇成功渡江。第一道守軍防線被攻破後,日軍繼續向第二道防線猛攻。但由於馬占山指揮得當,步兵正面抵抗,騎兵側翼包抄,來犯日寇傷亡大增,被迫撤退就地防禦。

11月6日,日方增援的2個步兵大隊,3個炮兵中隊到達,繼續在火力掩護下攻擊並企圖救出被困日軍未果,後日寇第29聯隊、騎兵第2聯隊、野炮兵第2聯隊、臨時野戰重炮兵大隊、工兵中隊和混成第39旅團的1個大隊馳援江橋。但守軍拼死抵抗,喊殺聲震天,陣地奪回多次易手的陣地。此日我軍犧牲1850餘人,擊斃日寇2000餘人,但無奈陣地已經完全毀滅,連夜鏖戰,馬占山率部退守三間房第二陣地。

11月7日,大量日寇在10餘架飛機掩護下猛攻三間房,仍被馬占山所部擊退。犧牲300餘人,擊斃日寇600餘人,並擊落飛機1架。(中國軍隊擊落的第一架日寇飛機,日寇飛機從此不敢低飛)

次日,日軍暫作休整直至11日,日軍在嫩江北岸集結多個炮兵聯隊等總兵力超過3萬人,並且第2師團也在馳援。

11月12日,日軍繼續進攻三間房陣地,守軍毅然反抗。直至14日擊斃日寇和偽軍2000餘人,日寇倉皇撤退。

11月16日,日寇第2師團主力到達,在飛機坦克掩護下開始進攻,守軍多次擊退日軍但傷亡慘重。戰至次日陣地早已被毀,守軍獨木難支加上後續到來的坦克,只得被迫撤向主陣地。

11月18日,在飛機和炮火洗地一個多小時候,馬占山指揮部隊奮力抵抗,多次擊退日寇,日寇又增援飛機12架、坦克12輛、大炮30餘門,守軍面對數倍之敵毫無懼色,但糧倉被毀,彈藥告罄,主陣地也在轟炸下完全毀滅。18日下午,馬占山下令撤出戰鬥。次日,齊齊哈爾淪陷,江橋戰役結束。

可以說,馬占山將軍是領導中國軍隊抵抗有組織抵抗日寇第一人,並且孤軍奮戰多次擊退數倍敵軍,雖敗猶榮。張學良期間還曾電令馬占山死守勿退,但他自己駐防錦州部隊卻是毫“無戰鬥準備”,也未支援一兵一卒。

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這輩子不可能抵抗的。盼國聯又盼不來,就是撤這個操作,才能維持得了東北軍這樣子。


以上。


木劍溫不勝

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戰起點,王鐵漢在日軍進攻北大營時,打響了奮起反抗的第一槍,馬占山將軍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軍隊奮起抗戰的第一槍。

1.“九·一八”事變紀念碑。網絡配圖

馬占山(1885.11-1950.11.29),字秀芳,吉林懷德縣(今吉林省直管縣級公主嶺市),祖籍河北省豐潤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國民黨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就任國民黨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不能為降將軍。”率領東北軍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江橋抗戰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2.馬占山將軍。網絡配圖

1931年11月4日,1300餘名日軍在7架飛機掩護下直撲江橋(嫩江鐵橋)。馬占山即下令抵抗,經血戰三天二夜,多次擊退日寇進犯。全國各地群眾自發組織慰問團、後援會,捐錢捐物,支援黑龍江省抗戰。1932年2月,馬占山降日,就任偽黑龍江省省長;3月,又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4月1日,馬占山帶領親隨200餘人離開齊齊哈爾,通電反正,再舉抗日旗幟;12月7日,馬占山被迫退入蘇聯境內。3.馬占山在抗日前線。網絡配圖

1937年“七·七”事變後,馬占山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解放戰爭期間,馬占山為和平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功勞。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病逝於北京,終年65歲。

4.馬占山。網絡配圖

王鐵漢(1905.02.24--1995.12.15),遼寧盤山(今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國民黨將領。“九·一八”事變時,王鐵漢任國民黨陸軍獨立第7旅620團團長,駐守瀋陽東山嘴子北大營。

據史料記載,時旅長王以哲因賑濟水災不在營房。日軍進攻北大營時,上面不斷傳來“不許抵抗”“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對進入營房的日軍,任何人不準開槍還擊,誰惹事,誰負責。”的命令。


5.王鐵漢。網絡配圖

日軍一開始用刺刀扎赤手空拳東北軍士兵,接著用機關槍掃射鑽到床下的東北軍士兵。王鐵漢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命620團士兵待日軍一走近就開火。北大營一戰,日軍傷亡25人,東北軍傷亡失蹤總計483人。王鐵漢後參加了長城抗戰、淞滬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南昌會戰、浙贛戰役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到杭州受降。

6.日本投降。網絡配圖

解放戰爭期間,任國民黨整編49師師長、49軍軍長、遼寧省主席等職,參加內戰。1948年10月底,隨國民黨到中國臺灣,曾任國民黨總統府國策顧問。


漢水白石言

北大榮位於瀋陽城北,區城區有七、八里地。駐守軍是東北邊防軍第七步兵旅,是東北邊防軍的王牌軍,旅長王以哲,北大營是他們的軍營。1931年9月18日,日軍鐵路守備隊弟5營照計劃進抵北大榮北囲牆外,配合島本第2營,合擊北大營,守備北大榮的東北軍第七旅旅長王以哲連日出席賑濟水災大會,不在旅部,旅部工作全由參諜長趙鎮潘全盤料理,由於蔣介石、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趙向上請示,均命令不準開火抵抗,故趙參謀長不敢命令抵抗。第七旅一些營連長,見日本兵在營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將士傷亡不斷增加,怒不可遏,便將不抵抗命令置之腦後,令士兵取出彈藥,據守各處陣地,與日軍對戰,雙方人馬滔入混戰。但東北軍只有一部份人參加戰鬥,而大部分官兵仍在執行不抵抗政策,沒有參與抵抗。日軍加緊進攻,西囲牆巳被日軍攻破......,。參謀長長暗思道,眼下又不能放手一戰,又不可能坐以待斃,便令620團據守東門,拒住日軍,各部互相掩護,脫離日軍,由東門突囲,放棄北大營,向東大營轉移,抵達東大營,清點人數,計折損約三百之眾。守備東大門阻擊日軍的620團,又受關東軍騎兵團的衝擊,混亂不堪,只得拔營起程,向東潰退,沿途均有許多殘兵敗將,加上逃難的百姓也在其中,慘不忍睹,官兵嘆息,百姓嘆息。你們看,東北軍只能這樣抵抗!



浪花滾滾

請,大家記住著個名字,王鐵漢,9.18事變時,王鐵漢將軍時任東北軍獨立旅,第七旅620團團長,拒絕執行上級的不抵抗命令,下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9月19凌晨1時左右,北大營外面已槍炮聲響起,當時日軍己攻進營地,形勢萬分危機。王鐵漢對東北軍司令長官公暑,下午四點宣佈的不準抵抗命令十分激噴,凌晨2時左右,他對自已的警衛班說“敵入侵我國土,攻吾兵營,斯可忍,則國格,人格全無法維持,”



當時,在他身邊的官兵都很憤概,都願意與北大營共存亡。在西北角日本人己經在屠殺,沒抵抗的東北軍,那時都己經能聽到東北軍的慘叫聲,和日本人嘰哩瓜拉的呼叫聲。生死存亡一線上,王鐵漢下令“打”。就這一聲,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王鐵漢中華民族的英雄。東北軍620團部分官兵和警衛排愛國官兵,開始向日軍猛烈還擊,可惜,當時沒有多少人,不然戰局就能改變了。
據史料記載,日軍進攻北大營時,只有兩門大炮,幾百人也只有人手一槍。那兩門大炮還是這幾百個日本軍人,從關東軍庫倉裡偷的。剛開始時,這幾百個日本人也怕死,只用了空包彈,見沒人反抗,才由一個上等兵衝進北大營真打。

佔領後,後來打熱河的飛機大炮全是東北軍的。

王鐵漢是真英雄,張學良是真狗熊。


滾滾是國寶

抗日第一槍就是在黑龍江的馬占山 張學良不抵抗不代表東北不抵抗 抗戰八年改成十四年也是因為東北一直沒有屈服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做給東北義勇軍的歌曲 當時東北地廣人稀 比如黑龍江總人口三百多萬 跟關內隨便一個省上千萬的人口可是比不了的 作戰十萬餘次 十四年殲敵十八萬 牽制76萬 這是不可能磨滅的 地域噴子沒文化無知只會拿張學良說事 軍令如山 手底下的士兵怎麼辦 最後撤退的東北軍也都戰死在南京保衛戰淞滬會戰了 難道張學良的過錯需要全東北人揹負麼?難道他一個人就能磨滅東北所有為抗日戰爭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麼?在黑龍江就算是個小縣城都會有烈士陵園 很多黑龍江坐地戶那家沒個烈士親屬 我的爺爺當初是民兵姥爺是土改工作隊 兩個舅老爺都參加過抗美援朝而且都負過傷 東北人的血性根本不是你們能明白能瞭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