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加速,如何撬動萬億美元大市場?

汽车智能化加速,如何撬动万亿美元大市场?

當下,汽車產業正經歷誕生100多年來最為重大的一次變革,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將開啟萬億美元的大市場。而在這場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中,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計算平臺是撬動產業加速變局的關鍵,未來中國將如何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計算平臺,備受關注。

智聯網聯汽車平臺

是競爭焦點

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加速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表示,車載智能計算平臺將成為未來汽車電子產業生態的核心和制高點,也成為我國汽車電子智能化發展的核心任務和重點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認為,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的核心挑戰在於汽車系統必須具有深度的學習能力,這就要求在交通層、車輛層、系統層、組建層實現全面的數字化應用。

阿里巴巴集團AliOS總經理王矛表示,智慧交通的建立一定是建立在車、路、人的多端互聯互通上。隨著未來車與道路感知與計算部件的增加以及5G等通信技術的引入,車、路、人的互聯互通對雲端一體的感知計算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這就需要一些共性的技術平臺可以集中地解決通用的端上感知計算、雲端通信協同以及雲上大數據計算的技術難題。

汽車計算平臺扮演了端上感知、計算、執行的角色,是整個智慧交通系統中的“眼睛”和“雙手”,所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智能計算平臺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核心關鍵,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

難點亟待破解

李駿院士表示,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上,相比發達國家和跨國車企,我國在智能汽車傳感器、“核高基”軟件、車載計算平臺芯片、關鍵執行器零部件、雲和智能服務平臺等方面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吳甘沙認為,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平臺所包含的幾個部分的核心技術中國並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對汽車場景具體需求的理解、車規研發及量產的人才和經驗。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另一個挑戰是,研發要求長週期的大投入和零風險,需要3~5年後才能量產,而且量產後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沒有價格優勢,這對所有投入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業者和企業來說是巨大挑戰。再者,汽車產業是“認熟”的產業,傾向於經過考驗的產品,而不敢輕易嘗試新的選擇,因此新產品有冷啟動和試錯的成本。

王矛認為,中國在智能網聯操作系統領域並不落後。據他介紹,阿里巴巴從2014年開始研發汽車操作系統,截至2018年4月,已有超過60萬輛搭載AliOS的互聯網汽車跑在路上。

王矛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尚在早期,目前智能網聯汽車以及平臺推動的難點,一是目前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行業標準,以及車車通信、車路協同的標準及用例規範尚未出臺,如何調動汽車產業內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共同參與標準的制定,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點。二是國內許多廠商還在採用國外的操作系統進行二次研發和應用,而非採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操作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安全隱患。三是在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互聯網服務方面,目前缺乏豐富的生態,需要大量的從業者一起加入進來,共建生態體系。

多點發力加速平臺發展

目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仍處於發展的早期,我們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來加速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引導產業生態鏈的構建,搶佔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先機。

李駿表示,中國有必要增加科技創新驅動能力,在諸如5G通信、高性能AI計算平臺、核心感知組件、大數據與雲計算、共享商業模式等方面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嬗變創造良好的物質與科技基礎。

如何加速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平臺的發展,趙世佳認為,一是要統籌利用國家研發計劃和重大專項等,加大科技專項資金對車載計算平臺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支持,突破感知識別、多源信息融合、人機交互、深度學習算法等技術領域難點,加快研發高運算速度、低能耗的汽車級芯片,整合車用中央控制單元、通信模組、圖像處理等芯片,提升車載計算平臺的軟硬件運行能力。二是要培育具有核心技術的汽車級芯片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形成專利池,縮小我國與國際先進企業在汽車級芯片領域的技術差距。三是應加快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大科技專項資金對車載計算平臺研發及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建立自主可控技術體系。打造公共數據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雲服務平臺等,促進各類通用軟件和技術平臺的開源開放。按照軍民深度融合的要求和相關規定,推進平臺技術軍民共享共用。

在採訪中,專家和企業家們幾乎都提及了行業標準的制定。吳甘沙表示,中國應該掌握標準制定權,但不能封閉地去制定,應該歡迎國際玩家一起,在切磋中制定中國的標準、佈局相關的知識產權;同時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名義集合產業界和學術界攻關,把量產和生態建設作為衡量指標,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此外,採取激勵措施解決冷啟動問題,比如政府項目試運營優先採用、鼓勵上下游組成聯盟推動自主產品、為試錯承擔部分風險基金等。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新技術及創新業務管理部部長吳建會表示,加速發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儘快制定行業的統一產品標準和測試標準,同時由政府統一組織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發及試驗測試的統計分析,並適時向社會公佈,實現資源共享。讓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更加理性和科學,使產品水平和測試狀況的相關信息更加透明,避免一哄而起和虛假泡沫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汽车智能化加速,如何撬动万亿美元大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