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十」並不討巧,但難不住真正的豪門

6月21日晚間,在各路豪強膠著於世界杯小組賽的同時,倫敦交響樂團攜手意大利指揮家賈南德雷亞•諾塞達和鋼琴家葉菲姆•布朗夫曼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誠意滿滿的大師之作。特別是當晚音樂家們對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交響曲的演繹,全面展現了倫敦交響樂團作為英倫第一樂團的能力,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很大震撼。

“肖十”并不讨巧,但难不住真正的豪门

本場演出上半場的重頭戲,是由布朗夫曼擔任獨奏的李斯特第二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的巡演能由布朗夫曼這樣的重量級鋼琴家擔任獨奏,本身就足夠讓人驚喜,而當晚協奏曲的演奏質量,亦不負大師盛名——李斯特第二鋼琴協奏曲由不間斷的六個部分組成,雖然篇幅不長,但對於演奏者的大局觀和演奏技術都有極高的要求。布朗夫曼對這首協奏曲進行了精心的佈局,六個部分之間的聯繫邏輯十分清晰,最後一個部分的情緒高潮在前面的鋪墊之下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當然,布朗夫曼也在這首作品上展示了輝煌的演奏技術,他用合理的速度、唯美的音色對這部協奏曲進行了示範性的呈現。大師在這場音樂會上告訴我們,李斯特的鋼琴協奏曲並不是簡單的“唯快不破”型作品,鋼琴家的佈局能力與技術水平在這部作品上是同樣重要的。

“肖十”并不讨巧,但难不住真正的豪门

下半場,是由諾塞達大師與樂團帶來的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交響曲。倫敦交響樂團在肖氏交響曲的演繹上具有深厚的傳統,他們與海汀克、普列文、羅斯特羅波維奇等大師都留下了經典的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錄音。此次帶團前來的諾塞達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已久,目前是該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他們正在倫敦交響樂團的自主品牌下合作完成一套雄心勃勃的錄音計劃,即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曲集。在肖斯塔科維奇的十五部交響曲中,“第十”是非常特別的一部,其流行度不如第五、第八等幾部,但卻最大程度上反映了作曲家複雜的內心世界。沒有充滿戲劇性的開頭、沒有高亢的結尾,複雜的技法與晦澀的音樂語言更增加了肖十的演繹難度。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場演出“肖十”並不討巧,這也是國外樂團巡演很少選擇這首曲目的原因。正是藉助這樣一部作品,倫敦交響樂團雄辯地證明了其在歐洲豪門樂團中肖氏演繹典範的地位——這支樂團在現場帶來的感官衝擊,並不像很多歐美樂團那樣驚濤駭浪,但卻充滿內在的動力與韌性,這與肖氏交響曲的特點十分匹配。

“肖十”并不讨巧,但难不住真正的豪门

作為與樂團最熟悉的客座指揮,諾塞達大師在整個作品的演繹中展現了極強的控制力,他帶領樂團以完美的技術展現了作品,卻又讓人忘記技術的存在。當晚,第一樂章緩慢的冥想、第二樂章的掙扎、後兩個樂章的幽默感與諷刺性,都在諾塞達大師的指揮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但無論是指揮還是樂團都沒有喧賓奪主,他們將當晚最重要的主角位置留給了肖斯塔科維奇,以及他直入內心的第十交響曲。這一晚的第十交響曲,與2012年捷傑耶夫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的第五交響曲一起,共同成為北京舞臺上演奏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的歷史豐碑。

文/張光楹 攝影/王小京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