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大多数美剧都有一个现实的诱因,无论是影射现实,还是批判现实,就连那些看起来跟现实距离很遥远的历史剧和科幻剧,都呈现出与现实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现实世界是美剧创造的根基,为了维持这种“真实”的假象,像《冰血暴》这样的美剧,不惜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在每一季的片头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XXXX,因为幸存者的要求,本故事中的人物都使用了化名,除此之外,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故事细节均未改动。”这个片头已经成为《冰血暴》每一季独特的标志,不知道糊弄了多少观众,让他们信以为真,以为剧情都是现实发生的。

美剧创作不仅取材于现实,影射现实,批判现实,像《傲骨之战》这样的美剧,开创了一个最大胆的创作手法,那就是发展现实。这句话何解?简言之,就是从美国现实中直接寻找创作灵感,现实中无法求证的事件,可以借用美剧创作的形式来演绎出来,并且发出强烈而急迫的发问:假如这件事真的发生了,会带来何种后果?

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傲骨之战》的创作者是编剧罗伯特·金与米歇尔·金夫妇,他们是坚定的民主党支持者,同时也是旗帜鲜明的特朗普反对者。正因为如此,《傲骨之战》从第一季就坚定地站在了特朗普的反面。而且,与其他总是遮遮掩掩地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同,《傲骨之战》最鲜明的标志就是第一季开篇第一个镜头,主角之一的戴安(克里斯汀·芭伦斯基饰)注视着电视中正在播放着的特朗普上台的画面,然后镜头转向目瞪口呆的戴安,听她亲口吐出了第一句台词“fuck”。这大概就是本剧播放至今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鲜明的政治表态:怼特朗普。第一季的时候,《傲骨之战》还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律政剧,爱情戏、庞氏骗局、性别之战等等,就算偶尔有特朗普的段子,也无需太过在意。剧情发展到第二季,主角之一的玛雅(露丝·莱斯利饰),本来陷入父亲制造的庞氏骗局这一条故事线,在剧集开始不久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集中火力怼某人。

说白了,第二季十三集中,有一多半都是拿总统本人和他的政治观点做文章。他的推特、假新闻、移民政策、黄金浴视频、少数族群的歧视、同性恋等等问题,都成为剧情的主要推动力。这大概是这部剧的口碑陷入争议的一个原因,大多数观众觉得这样明确的政治倾向,很容易把一部剧带偏了走向。编剧不可能靠强烈的政治立场赢得收视率,所以,很多人会对第三季的剧情走向抱持着一种怀疑态度。但是从刚刚结束的第二季来看,《傲骨之战》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的同时,依然保持了一部最佳剧集所具备的所有特质。换句话说,表明立场只是一种态度,而剧情的创作、演员的表演、干脆的剪辑、利落的节奏,依然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关键的是,特朗普变成了一个故事中的主角,他当然不用在剧集中出现,但是他又无处不在,他是这部美剧的核心,是创作灵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原动力,他是现实,也是荒诞,是笑话,也是隐喻。这就是我说的这部剧集能够赢得良好口碑的一大特点,它不是影射现实,它是在发展现实。某种程度上,虚构可以让现实更加真实。

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就彰显出了这部剧逐渐走向了荒诞之处。玛雅的父亲,那个庞氏骗局的制造者,逃之夭夭了,玛雅被联邦特工调查和威胁,他们拿出了一份录音,说可以证明玛雅的父亲逃亡了希腊。结果证明这个录音是伪造的,律所的调查员杰伊·迪佩西亚(耐姆比·耐姆比饰)用相同的软件制造了一份特朗普与玛雅的父亲的电话性爱的音频——这个桥段本来没有必要,但是你要习惯,只要有一丝关联,特朗普就会出现在各种荒诞的剧情中。之后的剧集中,总是出现各种不太真实的镜头,我们通过戴安的视角来打量世界,戴安偷偷吸食迷幻药之后,总是活在亦真亦幻之中,她看到新闻中说特朗普带了五头羊去参加欧洲峰会,她看到对面的邻居夫妇带着特朗普的面具亲热,她分不清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想到还要忍受特朗普三年,她就觉得这个世界崩塌了。这个世界的真假已经分不清了,什么都可以伪造,如果连真实都可以虚构,虚构当然也可以伪造真实。

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傲骨之战》第二季的第九集,律所接到了一个移民案子。一位俄罗斯的留学生马上就要被遣送回国,她找到了律所,希望戴安可以为她辩护。之后,戴安发现,这位美女留学生被遣送的主要原因是,她就是特朗普上台之前被媒体曝光的黄金浴录像的女主之一。2017年年初,有媒体爆料,特朗普的所谓“黄金浴”,这则爆料曾造成轩然大波。但是,《傲骨之战》编剧利用这则传闻进行了加工,最终就变成了这个故事。美剧不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相反,它可以利用新闻的“虚假性”,从中提取创作的灵感,把假新闻变成更为丰富的剧情。某种程度上,《傲骨之战》对假新闻的利用,有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

我们观看美剧的过程,就如同对“假新闻”进行了一种假设性的设想:假如它是真的,又会发生什么?《傲骨之战》第二季中很多地方都是类似的虚构创作。第二季的第七集,律所接受了新的委托人,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顾问露丝·伊斯特曼。民主党正在秘密联合几个大律所,想办法去弹劾总统。戴安所在的雷迪克&波斯曼律所中的大部分律师都是非裔美国人,当然是他们重点招录的对象。但是一众律师在用何种方式弹劾总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一名律师出了一个损招:利用假新闻。

剧中提到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十分荒诞,但是想一下又不无道理:“指控他妨碍司法公正,这一套太老旧了。新规则就是这样的,‘我有总统性侵十五岁少女的视频。’‘视频呢?’‘跟证据放在一起了。’‘什么证据?’‘总统跟两个妓女在一起的证据。’只要有人质疑,马上抛出更多的指控,不给人缓冲的时间。弹劾就得死缠烂打,不然就输定了。这已经无关真相,也无关真话假话,这是谁攻谁守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被这种死缠烂打的方式震惊了,尤其是在一个律所,面对的还是一群律师。但是最终,正是这种“不要脸”的方式得到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认同。一向理性的戴安甚至也开始承认,弹劾总统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一个要如何说服人民的问题,而想要说服人民,有时候真相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真相越来越远的时候,只能依靠谎言。这大概就是这部剧最为荒诞之处,它在尝试解决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立场,打击“敌人”,你能做到多么无底线的程度?当然,这也是一个假设的问题,只能通过愈发荒诞的剧情来呈现。但是这样的呈现最终是想激发观众的思考,面对这种道德困境,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以恶制恶?你会不会不择手段取得胜利?你会不会枉顾法律和道义,使出所有的阴损招数,只要能够达到目的?

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傲骨之战》最为好看的地方也在这里,它激发了你的思考,但是不会让你在这里停留太久。如果一个律所对法律已经丧失了真正的信任,这样的律所存在有什么意义?它的底线在哪里?在我看来,这就是《傲骨之战》最终几集尝试告诉我们的东西。当律所的非裔调查员杰伊遭到陷害,即将被驱逐的时候,律所的所有人都出动了,他们像维护自己的家人一样奔走,与联邦政府的条款抗衡,想尽各种办法帮他争取居住权。最终帮他争取到了“爱因斯坦签证”,理由是,既然特朗普的夫人能够像爱因斯坦一样有才华,得到这张杰出人才的居留证,获得在美国的居留权,利用业余时间创造漫画的杰伊当然也有资格获得一张杰出人才的签证。换句话说,律所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就算外面的世界闹得天翻地覆,也要维持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坍塌。他们像家人一样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互相扶持和取暖,枪口一致对外,打击敌人。他们建构了自己的世界,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与整个世界抗衡。

《傲骨之战》作为2018年爆款美剧之一,优良品质当然绝非简单地依靠“怼特”获得观众的好感。其实,我们最有资格判定这部剧集的优秀品质在哪里,因为我们对美国政治抱有的并非现实的关切,而是一种隔岸观火的清醒。我们能够评判一部剧集的是,它不仅是批判现实和发展现实,最终的目的它呈现出来的东西,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发我们对现实的反省。这种反省有政治层面,但更多的是对多元文化、种族关系、性别差异、法律与公正、程序与正义等等议题的反思。一部好看的美剧当然不会面面俱到,但是它能做到点到即止,恰到好处地幻想我们对同类问题的思考就足够了。

文| 思郁

本文刊载于2018年06月08日 星期五《北京青年报》B6版

每一集的片头总统都会“被炸”,怼川普最厉害的原来是它!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