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悶騷的英國服裝設計師被女王授勳,他正在北京被展覽呢

展覽: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地點: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

終於,已經在倫敦、比利時、東京、臺北、上海成功巡展並圈粉無數的英國設計師Paul Smith(保羅•史密斯)將他的世界巡迴展帶到了北京的今日美術館,展覽名為“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你好,我是保羅•史密斯)。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你好,我是Paul Smith”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前不久在英國哈里王子的皇家婚禮慶典上,19歲的黑人大提琴手希庫•坎尼-梅森演出時身著的禮服便是由Paul Smith爵士本人親自量體試衣。Paul Smith1991年被授予英國皇家工業設計師(RDI)頭銜,2000年被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勳頒發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以服裝設計師身份享譽世界的Paul Smith絕對稱得上是英國設計史上的傳奇人物。對於這樣一位在世界設計領域舉足輕重的大咖,我們該如何走近他腦中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呢?作為Paul Smith爵士創立其個人品牌40餘年來的創作生涯回顧展,本次“你好,我是Paul Smith”主題展給所有熱愛其同名服飾品牌、並崇拜設計師本人藝術創作的多領域粉絲們一個零距離接觸Paul Smith經典設計的絕佳機會。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經典粉色牆

還原英倫時尚老頑童的藝術人生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縱觀整個展覽,“還原”是一個貫穿整個主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從步入展廳開始,觀者便能看到一間以乳白色調為主、簡約素雅的房間,名為“Hotel Room”。此乃Paul Smith爵士出道時租用巴黎酒店房間作為其第一個服裝展示空間的還原。而他在此的首秀僅展出了6件襯衫,2件外套和2套西裝。在“Hotel Room”不遠處,一個五彩繽紛到令人眼花繚亂,也可以說是凌亂不堪無從下腳的辦公室,必將令你過目不忘。老款的綠色Mac頗為醒目,隨意鋪開的書籍畫冊、時尚刊物、相機、玩具甚至自行車都擠在這個凌亂的狹小空間中。這便是Paul Smith爵士位於倫敦柯文特花園的辦公室。他本人將這間辦公室視為他的“大腦”,因為隨意一件物品都有可能激發他新的創意靈感,儘管他自己也不在這張桌子上辦公——實在是太亂了。這個名為“Paul’s Office”的展示空間堪稱是Paul Smith爵士設計理念的一個縮影。這些他走遍全世界收集來的五花八門的玩意兒都堆積在這個萬花筒般的辦公室中,正如他最經典的彩虹細條紋設計,有一種奇妙的和諧。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Paul Smith的辦公室

登上二層,展覽還複製了他在柯文特花園的一個工作室。這裡顯然要比他本人的辦公室有序很多,簡約的辦公氛圍被各種幾何圖案、色卡和成衣秀場照片覆蓋。所有品牌中最具辨識度的印花和條紋,以及每年男女裝系列都是在這個工作室開發出來的。在設計師的第一個展示間、辦公室和工作室間遊走,能夠明顯感受到展覽中的多處“還原”並不是來表達Paul Smith爵士心中的懷舊情結,而是他從無到有一路走來的一份成長的用心記錄。

細節,無處不在的細節

“我設計的服裝是以傳統為基礎,再佐以現代詮釋——創造出‘經典又帶點新意’的風格……我喜歡讓服裝保有一點隱藏版的小心機——素淨的灰色西裝搭配亮色內襯或配上多彩的紐扣孔” – Paul Smith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紐扣牆

或許,最令我們耳熟能詳的英倫服飾標籤莫過於Burberry的經典拼色格紋;然而對於任何曾經在英國留學或長期生活過的朋友而言,都對Paul Smith那最具辨識度、從亨利•馬蒂斯畫作中汲取靈感所創造的彩虹纖細條紋有著別樣的情結。熱愛時尚或從事時裝領域的潮人都清楚,Paul Smith的服飾精髓遠非是靠醒目的大logo或浮誇的印花奪人眼球。

展覽二層單獨留有一個狹長的“The Collection”區域用來陳列他歷年的經典服飾作品。在間隔有序的衣架上,觀者可以欣賞到一件經典的深色西裝下襬縫一條亮粉色邊;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男士黑色錢夾翻開是如彩虹般絢爛的細條紋或別出心裁的裝飾圖案;一件純色正裝有著圖案繽紛的絲質內襯;或是捲起褲腳不經意間露出的彩色襪子……這些隱約露出的“悶騷”細節和看似古板教條的英國人在面具下表裡不一的幽默才是Paul Smith設計作品中的最耐人尋味之處。他能夠不露聲色地在一本正經、枯燥乏味的西服正裝巧妙融入多元的彩虹條紋、童趣印花和靚麗色彩,這些他設計中標誌性的細節使得“雅痞”“悶騷”、英式幽默這些名詞都能夠恰如其分地套用在他的作品中。“腳踏實地,有幽默感,有禮貌,不把自己當回事。”這是Paul Smith爵士對“英式”的解讀。他的設計既代表了一種英倫文藝青年不拘一格的態度,也映射出這位老頑童心中別具一格的幽默。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The Collection

除了對服裝配飾的細節要求極致精細,Paul Smith先生將他對細節的高標準也延伸到了展陳設計當中。在十天布展時間中,展廳內共使用了多達21種顏色來塗刷牆面和展臺。細看“The Collection”區域的暗色展牆,所刷的都是按照其經典細條紋所衍變出的粗質感彩色寬條;這和“Hotel Room”中以寬度為5cm精細塗刷的灰白雙色條紋成為鮮明對比。而展覽二層走進Paul Smith爵士腦中世界的訂製鏡面屋,通過10臺不同尺寸的電視同步播放設計師本人用鏡頭記錄下的畫面,通過精確切割的鏡面板表面相互折射,營造出一個極具視覺衝擊力且充滿迷幻感和未來感的立體觀展空間,讓觀者體驗設計師本人永不停歇的“腦力激盪”。從服裝到展陳,一位世界級設計師的偏執和追求都從展覽中無處不在的細節中表露無遺。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一層主題牆

藏品和作品的互動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對於已賞罷展覽的觀者而言,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個疑問:“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到底是Paul Smith爵士40年創作生涯的回顧展,還是展示其個人千奇百怪收藏的藏品展?展覽二層用將近半數的牆面陳列著設計師從十歲起便開始收集與創作的圖畫及照片:包括安迪•沃霍爾、大衛•霍克尼、班克斯等著名藝術家作品;英超球星和流行歌手的簽名照片;以及來自家人、朋友與全球粉絲贈送的禮物。與很多設計師收藏名貴古董藝術品的嗜好不同,這些私人收藏表現出Paul Smith爵士與眾不同的“接地氣”的收藏趣味。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走進Paul Smith的大腦

他把個人收藏的藝術品都看作是他吸收多元化靈感的重要來源。他說:“用眼睛看,日常生活無處不是靈感。”這和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正因有著開放的創意思維,他才能夠完成和徠卡相機、依雲礦泉水、Mini Cooper汽車等品牌跨界合作的作品,而這些穿插在展覽中的展品,與由7萬多顆紐扣粘貼拼成的如星雲般的“紐扣牆”及其最受歡迎的巨型粉紅色攝影棚一樣,成為可供觀眾互動的裝置藝術。在展覽結束前的出口處,Paul Smith爵士將英國經典的Anglepoise檯燈設計等比放大,配以美國洛杉磯旗艦店同款的“網紅”粉色外牆和他本人最愛的便利貼供觀者合影留念。“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這是他向大家傳遞出的陽光宣言。的確,看罷一個如此絢麗多彩的設計藝術展,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天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文| 王加

本文刊載於2018年06月22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8版

这位闷骚的英国服装设计师被女王授勋,他正在北京被展览呢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