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作者爲創作是否會主動尋求悲傷等情緒?

露餡的紅豆包

俗話說,憤怒出詩人。對繪畫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

如果說憤怒是一種力量,可以讓文藝作品獲得真實的情緒化表達目的,更加充滿情感張力,那麼,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1863年——1944年)就是善於用憤怒情緒建構畫面主題的代表人物。

《橋上的少女》

在蒙克生活的時代,歐洲繪畫已經逐漸脫離客觀形象的描摹,偏向於把作者主觀情緒凝結在畫面中,用畫面傳達作者的悲苦情調,甚至整個時代的苦難意識,是當時畫家所認可的藝術觀。

蒙克這種重視內在情感而忽略外在形式的表達方式,讓他在美術史佔據了一席之地,因此,他被譽為表現主義先驅。

《絕望》

蒙克所有作品,都是在看透生命本色的前提下,試圖通過繪畫來闡述抽象的生命哲學,讓這些抽象變成具象圖式,來展現生命的悲苦,情感的憤怒,精神的焦慮,生老病死的無法逃避,道德的墜落,這些主題伴隨了蒙克一生。

《吶喊》

無論在蒙克人物畫還是風景畫裡,不容易看到陽光的東西,看不到人的微笑,他畫中人物幾乎都有一張因不幸而焦苦,因憤怒而扭曲,因不安而驚恐的臉。即使風景畫,也是濃筆重彩,以冷色調為主,給人壓抑沉悶的感受。

《生命之舞》

蒙克這些繪畫特徵,在我看來,主要源於三個因素。

其一,年輕時經歷了不幸生活。

還是孩子時,蒙克就失去了愛他的母親和姐姐,她們的死亡在他心理蒙上了陰影。

其二,蒙克受狄爾泰,伯格森,尼采等哲學大師的生命哲學觀念影響很深。

《女人的三個階段》

因此,他在繪畫思想上,努力地接近這些哲人的觀點。無論是他的代表作《吶喊》,《生命之舞》,《男人和女人》,《青春期》,還是其它作品,都有這個傾向。

其三,上世紀前半頁相繼發生了一戰和二戰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對人們家園的破壞和精神的創傷很大。

蒙克親眼目堵了戰爭帶來的破壞性,用繪畫的形式控訴戰爭,表現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又成為他繪畫的一個主題。


鴻鵠迎罡


庫爾貝作品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到了一位畫家,他就是法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古斯塔夫·庫爾貝。

我們說,每幅畫作都是畫家思想情緒的流露和表達。或歡喜,或悲傷,或愉悅,或憤懣,或舒暢,或壓抑。而這些在庫爾貝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較好的詮釋。

庫爾貝《畫室》

庫爾貝(1819一1877)生活時代的法國正是資本主義經過原始積累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生鉅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貧富分化,各種思潮活躍,社會動盪不安。這個期間,還爆發了著名的“巴黎公社”運動。

庫爾貝《浴女》



庫爾貝早期的繪畫作品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筆風雄厚灑脫,恣意狂放,甚至有些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後來當他更多地接觸到社會底層人們的勞動生活狀況,心中充滿了同情、鬱悶和對現實的不滿。他的畫風也隨著這種情緒發生了很大變化。庫爾貝認為,畫家不應該漠視現實而去表達一些空虛空洞的東西,更不應為了所謂的“藝術”而憑空想象,“無病呻吟”甚至自我陶醉,而應該以求實的態度和精神去創作。他關注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人群,為此創作了一些極有現實意義的畫作。《礦工》、《篩麥婦》等是這其中的代表作品。

庫爾貝《礦工》

庫爾《篩麥婦》


畫家的思想情緒是豐富而且複雜的。庫爾貝生活在當時充滿矛盾的法國,他個人的命運也充滿坎坷挫折,痛苦糾結甚至憤怒的情緒常常通過他的畫作表現出來。包括他的很多自畫像,既是一種自嘲,也是對當時社會的嘲諷。

庫爾貝自畫像


庫爾貝通過真實的情緒表達,向人們展示了那個時期某些社會層面的縮影。

庫爾貝,你好!向大師致敬!

庫爾貝《庫爾貝,你好!》


誰憐一燈影

通常來講,性格決定了藝術風格。然而,藝術工作者有時候會受外界影響與發生情緒變化。

而我自己就發生過這種事情~~從接到《長征》主題創作任務的一刻起,強烈的第六感就呼叫著我~~關注長征中的女紅軍!

好奇心使我認真查找了女紅軍戰士們在長征中的生活點滴與人性問題: 她們還有心情求美嗎? 她們又以什麼為美呢? 她們心中的美意味著什麼呢…… 資料顯示,女紅軍們在過雪山草地煉獄般的長征途中,她們有珍惜萬分的”四大寶貝"。排名如下: (1)臉盆 (2) 柺杖(3) 針 (4) 皮帶

解讀一下: 臉盆~愛清潔講衛生。大讚土共一個! 柺杖~登山運動必備品。實用科學! 針~~女人的天然工具,所以說女人是花! 皮帶~作為最後的救命食材,伴草煮著吃。牛皮湯能解草澀味?反正能活命就好!不玩高大上,玩根本!

女性愛美或生理清洗需要臉盆我能想象……只是沒想到臉盆還是女紅軍們的重要“交通工具”。 她們太有才啦! 想象一下座在臉盆裡划著下山……小夥伴們千萬別認為女紅軍們在浪漫的玩著過山車遊戲喔,她們玩的可是“生命”啊!

最終,我鎖定了翻過雪山來到了危險百倍的草地場景,那可是一遍沼澤地啊!(我們現在看沼澤地很美,自然法則是~很美的地方往往是危險的地方。) 於是我的"心‘’,情不自禁的停留在這大遍的沼澤地上,並進行了情景特寫……

我含淚默默地向女紅軍們致敬! 是妳們讓我驚歎與震撼,世上還有一種美,叫做~悲壯之美! 敬禮!

理想讓我們堅強 決不放棄

透過淚水能看見 閃爍的星光

穿越雪山沼澤地 生命的光芒

《長征》 尺寸:180x97cm

長征途中、沼澤地上,一位母親半條腿已陷入泥中,但上身仍掙扎並吶喊著將幼小的孩子通過臉盆推向遠方。脫離了險境的孩子還以為這是母親和他玩的一個遊戲呢,稚嫩的臉上透著喜悅……

呂永亮 記 2016. 7


呂永亮

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正確的說法。不論是文學或者繪畫藝術,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不論是孤獨,或者說憤怒都是藝術靈感的源泉。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花天酒地的,天天人間天上地日子的人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南唐後主李煜,如果不是兵敗被俘,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怎麼可能寫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千古流傳的名句。

在繪畫藝術領域,自找悲傷經歷的故事,高更是將這一狀態發揮到極致的。他為了尋找藝術的自我,放棄了優越的城市生活,傷害了妻兒與朋友,來到一個孤島上,與土著女子同居,他在不被世人理解、試圖多次自殺,又多次被救起之後,在這裡他完成了他最偉大的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高更的代表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據說,在創作這幅作品時,高更因為貧病交迫和世俗否定讓高更的精神瀕臨崩潰,為此曾經多次自殺。但在被救起來後,他又萌生了強烈的創作慾望,他認為這幅畫是絕望的、遺囑式的作品,也正是這幅作品讓高更登上了藝術巔峰。

除了高更,與高更作為好基友在巴黎生活過兩個月的梵高,更是將孤獨進行到死。梵高就是在知音難覓的孤獨情境中,與高更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結果就割耳自殘,住進精神病院,並在狂亂而絕望的最後兩年中,創作出驚世駭俗的偉大作品。

▲梵高《耳朵綁著繃帶的自畫像》

▲梵高作品《悲傷》

之後,梵高飲彈自殺,那個與他一起生活了兩個月的高更,去了塔希提島,尋找新的孤獨與悲傷去了。


布穀視界

為什麼要主動尋求悲傷等情緒呢?再說主動求來的,總是有刻意的情感成分在其中,自然而然地將情感本真流露出來就好。



藝術是很多元化的,假如生活愉悅,就用藝術來表達快樂的情緒;如果心情煩惱,就儘管用藝術來表達憂傷的感情。只要是發自內心,不矯揉造作和無病呻吟,用真情實感來創作藝術作品,爭取做到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打動別人。

藝術的本質貴在“真”,而“真”不是求來的,是人本性的自然釋放。藝術工作者的生活體驗千差萬別,對生活的感悟也有所不同。雖然說“憂傷”是藝術所追求的高級格調,但是,這種情感也是來自於對生活的切身體驗,只有經歷過刻骨銘心,才會刺痛自己真實的內心,從而創作出具有情感溫度的藝術作品。




說句實在話,只要是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內心都有一份堅定的執著和信念。而在執著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其實你都不用刻意去求悲傷等情緒,這些情緒就像是藝術的攜帶者,自然就被吸引來了。



搞藝術,就要單純,越單純越接近藝術的本質,而只有真誠的藝術作品,才能打動人心,才會成為永恆的不朽經典。


of一畫

藝術工作者為創作主動尋求悲傷等情緒是有原因的,我就簡單直接的說明一下,

原因一;藝術創作來自於精神思想深度的發揮,聚精會神的想象與思考,藝術區別於生活,藝術更顯得與眾不同,藝術創作是極少數的一群人依靠潛意識、意境在創作,自然而然精神層面上升到一個內心孤獨的空間,所謂“越孤獨思考越有靈感”,

原因二;我們在欣賞電影電視、音樂、舞臺劇等藝術作品時,都會發現電影中的劇情,歌曲的旋律帶些傷感的畫面及味道,這是藝術創作者為了讓藝術作品與藝欣賞者內心感情產生共鳴,如同真實的一樣,就好比,每一場演唱會上,歌手總會演繹幾首傷感的情歌一樣,容易與觀眾走心,而讓演唱會更有意義價值,






詩夜城主

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由於個人喜愛並積極進行藝術創作,並非主動尋求悲傷,有的藝術家喜歡崇高、優美、詼諧、典雅等藝術風格。每個藝術家其特徵有較大的穩定性,能持續較長時間。濃厚的創作興趣可以激勵一個藝術家主動地收集生活素材,磨練藝術技巧,並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體現藝術家,對生活的真知灼見,閃耀著智慧、哲理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