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寶釵和黛玉是《紅樓夢》一書中最勢均力敵的兩個女主角,一個端莊守禮,一個才情橫溢,正是各擅勝場,難分軒輊,可說是“感性”與“理性”的兩大極端代表。一個是賈寶玉一生的至愛,一個是賈寶玉的妻子。故事一開場,林黛玉和薛寶釵關係很緊張,明爭暗鬥,冷嘲熱諷,誰也不讓半步。薛寶釵人緣好,林黛玉很不爽、很鬱悶;賈寶玉和薛寶釵一起出現,林黛玉吃醋,賭氣走開;薛寶釵被賈寶玉比作楊貴妃,又氣又怒,林黛玉在一旁幸災樂禍……可以說,林黛玉的小心眼,大部分都用在薛寶釵身上了。薛寶釵呢?雖然豁達大方,但也不是沒脾氣。賈寶玉把她比作楊貴妃,她以罵丫頭為名,指桑罵槐。然後又借林黛玉問戲之機,嘲諷二玉。按照前四十回左右的形勢來看,兩人的鬥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可我們知道,等到了四十二回,二人又奇蹟般的和好了,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薛寶釵和林黛玉一番推心置腹的談心交心,兩人冰釋前嫌,成了真正的好閨蜜。

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黛釵二人爭鋒如此激烈,怎麼會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了呢?連寶玉都摸不著頭腦地問:“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話要從黛玉在行酒令的時候念出兩句“淫書”《西廂記》、《牡丹亭》中的句子,於是寶釵便為我們演上了一出紅樓版的“捉放曹”,以教導黛玉不要偷看這種愛情“雜書”,“最怕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藥了!”訓得黛玉垂頭服輸,後來又給她送去一包燕窩,終於使黛玉真心說道:“他真的是個好人”,往日說她“心裡藏奸是我錯了”。從此解除了對寶釵的“疑癖”,不再對她戒備堤防了。這一情節,是紅樓夢的標誌性事件,是釵黛關係的分水嶺。寶釵和黛玉結了金蘭契,原來的一對冤家情敵成了好姐妹,曹公釵黛合一的本心逐漸顯現出來,所有的前嫌都被冰釋,彷彿從來沒有過齟齬一般。

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寶釵看黛玉身子弱,勸她吃燕窩粥,黛玉不好對賈府開口要燕窩,寶釵就從自己家裡送來燕窩給黛玉吃。可是寶釵這燕窩送了不多時便叫停了,是誰叫停的呢?是寶玉。那日,寶玉來瀟湘館看望黛玉,恰巧黛玉還沒醒。紫鵑就與寶玉在一旁聊天,紫鵑問:“前日你和他才說了一句“燕窩”就不說了,總沒提起,我正想著問你。”寶玉跟黛玉提起一句和燕窩相關的話,卻因有人來而避諱開不提了,會是句怎樣的話呢?寶玉道:“也沒什麼要緊。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實。雖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經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個風聲,只怕老太太和鳳姐姐說了。我告訴他的,竟沒告訴完。如今我聽見一日給你們一兩燕窩,這也就完了。”紫鵑道:“原來是你說了,這又多謝你費心。我們正疑惑老太太怎麼忽然想起來,叫人每一日送一兩燕窩來呢?這就是了。”

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原來是寶玉得知黛玉的病有吃燕窩的需求,又得知她吃的是寶釵送來的燕窩,覺得寶姐姐也是客,這樣做不合適,才額外跟賈母和王熙鳳說了,給黛玉每日送來燕窩。主與客,親與疏,在寶玉口中逐漸明瞭了。在寶玉心目中,寶姐姐家的東西,是客人家的東西,要多了是不合適的,而賈府的東西是他自家的東西,自然也是黛玉自家的東西,是可以儘管拿來吃的。寶玉不讓黛玉吃寶姐姐送來的燕窩,其實還有一層淺淺的醋意,釵黛交好後,寶玉一直不以為然,因為釵黛兩人每每相伴,倒疏遠了他,讓寶玉心裡大不開懷,因此想借燕窩之事與黛玉再近密一步。

薛寶釵和林黛玉,書中結了金蘭契,書外何以成仇敵?

不少黛玉粉總認為薛寶釵一直算計林黛玉,給林黛玉送的燕窩有毒藥,目的是想毒死林黛玉做寶二奶奶,薛寶釵還拉攏襲人多次破壞寶黛愛情,害得寶黛不能在一起。難道林黛玉很傻很天真(這不是阿嬌嗎?),還把薛寶釵當好人。擁林派YY的這種弱智劇情,大家隨便在網上找一本言情或宮鬥小說,內容差不多。逍遙子卻覺得,千萬別把寶釵想成熱毒發作啥都幹得出來的毒婦,紅樓夢最可貴的地方就是金陵十二釵的真純,紅樓不是宮鬥劇,十二釵都是曹公愛惜的人物,他怎忍心讓自己筆下的十二個奇女子描寫得心如蛇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