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王國解體後分爲歐洲的哪三個國家?

歷史小叫獸

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公元800年加冕稱帝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之後,法蘭克王國一度成為新的“羅馬帝國”。

然而814年查理曼的去世,帝國再次陷入分裂的狀態。

根據法蘭克人的慣例,國王死後,王國就會平均分給國王的子嗣。雖然查理曼的兒子中,兩個兒子早逝,延緩了“法蘭克王國-羅馬帝國”的進程,但840年唯一的繼承人“虔誠者”路易的去世,再次使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虔誠者”路易的三個兒子此時都活著,分別是洛塔爾(副皇,意大利國王)、日耳曼人路德維希(巴伐利亞國王,佔有東法蘭克地區)和禿頭查理(佔有西法蘭克地區),他們三個發生激烈爭奪。841年,路德維希和禿頭查理聯合打敗了長兄洛塔爾,兩人結盟並立下《斯特拉斯堡誓約》,誓約分別用羅曼語和德語兩種語言宣佈,是東西法蘭克國家語言分裂的標誌。

843年,三兄弟在凡爾登簽訂了最終的條約,史稱“凡爾登分割”,條約規定:

日耳曼人路德維希獲得萊茵河東部地區,連同橋頭堡美因茨、沃爾姆斯和斯派耶爾,稱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德意志;

禿頭查理獲得帝國西部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為法蘭西;

長子洛塔爾承襲羅馬帝國的皇位,定都亞琛,在東西法蘭克王國之間,領土範圍北起北海、南到意大利,包括阿爾薩斯、洛林、勃艮第,稱中法蘭克王國,又稱洛林王國。

然而長子洛塔爾先於兩弟而死,中法蘭克王國繼續被他的兒子瓜分,而進一步受到了削弱。

870年,日耳曼人路德維希和禿頭查理簽訂墨爾森條約,再次瓜分了中法蘭克王國(洛林王國),路德維希獲得了洛林王國西部、阿爾薩斯和勃艮第北部,禿頭查理獲得了荷蘭南部、比利時和洛林。這樣中法蘭克王國只有洛林王國南部沒有受到兼併,因為地理上在意大利境內,而逐漸發展成意大利國家。

至此,法蘭克王國經過凡爾登分割和墨爾森分割,徹底一分為三,西法蘭克王國發展成法蘭西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發展成德意志王國(神聖羅馬帝國),中法蘭克王國的南部發展成意大利(中世紀分分合合,無法稱其為國)。


番茄歷史文摘

法蘭克王國是由侵入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的一個支系法蘭克人所建立,它是西歐最早形成的封建國家之一。它的建立如同其他日耳曼王國一樣,也是在侵入羅馬帝國過程中,原來的氏族制度迅速解體與崩潰中的羅馬帝國正在萌芽滋長的封建生產關係兩種過程相互影響和交融發展的結果。早在公元4世紀,法蘭克人便已移居於羅馬的高盧地區,並分為兩支,散佈於萊茵河的下游和中游。居於下游的是撒利法蘭克(即沿海法蘭克),居於中游的是裡浦爾法蘭克(即沿河法蘭克)。其中以撒利法蘭克人最強大,他們起初以羅馬的“同盟者”定居於北高盧,但逐漸便成為覬覦羅馬帝國西部版圖的最危險的敵人。

公元5世紀,當羅馬帝國在奴隸和隸農起義的打擊下陷入危機時,撒利法蘭克人便乘虛而吞併了北高盧全部地區,並建立起獨立的王國——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最早的統治者是撒利法蘭克的一個貴族家庭——莫洛溫家族。莫洛溫家族的克洛維,制服了法蘭克人的其他領袖而自稱為王,建立了莫洛溫王朝。

莫洛溫王朝統治法蘭克近300年(公元481-751年)。在其統治期間,吞併了許多“蠻族”國家,如勃艮第、屠林根、阿列曼等王國,使法蘭克王國一躍而成為西歐最強大的國家,因而開始了急劇的封建化過程。

繼這一王朝統治的是加洛林王朝(公元751-843年)。在加洛林王朝統治的晚期,法蘭克王國的封建化過程已基本完成。加洛林王朝的第二個國王查理•曼(即查理大帝)把國家的版圖擴展得很遠,幾乎恢復了舊日西羅馬帝國的版圖。

但是,法蘭克王國的歷史,除短暫的時期(公元768-814年查理大帝統治時期)以外,很少出現政治的統一。主要是因為,與羅馬及其他“蠻族”的長年戰爭,破壞了羅馬境內的城市和通道,加深了早在羅馬帝國末期就開始了的分割趨勢,從而缺乏一個使政治趨向統一的經濟前提。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被分為彼此獨立的三個部分,後來又在這三個部分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個封建王國,法蘭克王國的歷史也便被西歐封建國家(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等)的歷史所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