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做大盤子更要做好「面子」

快递企业做大盘子更要做好“面子”

快递企业做大盘子更要做好“面子”
快递企业做大盘子更要做好“面子”

近年來,快遞業一路“高歌猛進”,快遞營業網點也如同雨後春筍,覆蓋我國全部縣級以上城市和近90%的鄉鎮。然而,在快遞企業爭相跑馬圈地、快速擴張的同時,暴力分揀、延誤損毀、服務糾紛等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快遞過度包裝問題更是觸目驚心。消費者連連吐槽,快遞企業卻顯得很“無辜”,因為快遞基層網點這些年日子也不好過,“利潤低、漲價難”等問題時時困擾著快遞企業的發展。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快遞業彷彿陷入了各方都不太滿意的“怪圈”。

癥結究竟在哪兒,這恐怕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從消費者角度,“質優價廉”、貨比三家依然是大部分消費者在網購時的不二選擇。同一件商品,哪家包郵選哪家,哪家包裝最完整選哪家。花最少的錢,買最理想的產品,何樂而不為?但在兼顧“質優”和“價廉”的同時,卻犧牲了基層快遞企業的利益,同時也間接鼓勵了過度包裝行為。從電商企業角度看,滿足消費者的包郵需求無疑是其擴大銷售、佔領市場的有效手段,但也導致了快遞企業幾乎沒有議價權,從而加劇了快遞企業的價格戰。從快遞企業自身看,不少快遞企業通過加盟而非直營的方式在全國佈網,在面向快遞基層網點實行“量多返利”政策以鼓勵走量的同時,還把許多本應自己承擔的費用轉嫁給基層網點,這就造成了基層網點盈利少、負擔重。在這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快遞基層企業生存尚且成問題,服務質量和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同時,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快遞包裝日益繁複,也造成了不小的浪費和汙染。

改變當前這種“窘境”,企業需要轉變發展思路,消費者也需要更加理性。

對於快遞企業來說,謀求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做大盤子”上,而應當把眼光放長遠,以質量求生存,以服務謀發展,做強提升服務這個“真面子”,去除過度包裝這個“假面子”,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對於電商企業來說,當前社會公眾的消費需求已經由過去的滿足基本需求逐步轉向更高質量的商品、更好的服務體驗。只有不斷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才能為企業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對於社會公眾來說,“一分錢一分貨”始終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遇到“花小錢辦大事”畢竟是個小概率事件。要想獲得更加優質的購物體驗,恐怕還得摒棄貪圖實惠的一時短見,以免掉入各種“消費陷阱”。同時,守住青山綠水,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增強環保意識,推動快遞包裝循環利用,而不能將僅僅將責任推給企業。

總之,只有把提升服務質量這個“面子”做好了,才能實現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和消費者多方共贏,才能使快遞業走出各方都不太滿意的“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