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醫生怎麼辦?

So-蔣民學

作為一個醫生,我其實是很喜歡聽到有新人說,喜歡當醫生的。但由於近年來醫患關係日益惡劣,這當中就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瞭。今天我們不說負面的,我們說說積極的,中國那麼多人,總得有人當醫生,不是麼?如果沒有人當醫生,將來你老了,你得了肺炎誰給你治?你闌尾炎誰給你切?所以,我們需要新人源源不斷補充進來。


高中畢業後,選一個醫學院校讀大學,選臨床醫學專業。大學5年期間,醫學生是相對苦逼的,因為課程壓力比較大,從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學、醫學化學、局部解剖學等等開始,打下基礎之後,慢慢就會開始接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康復醫學、傳染病學等等,大學5年內有3-4年的時間是用來學習這些課本的,而這些課本大多數知識都是靠記憶的,沒有一個好的記憶,不夠勤奮,是無法學好臨床醫學的。


我讀書的時候,大學宿舍舍友總共4個人,我們都比較努力,基本上一個星期都會有4-5個晚上是要去晚自習的,其他專業的人都去逛街跳舞買雪糕了,我們臨床醫學的還是要埋頭苦讀啃筆頭,這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真實寫照,我們也會有娛樂,也會有體育,也會有情感生活,包括泡妞、被泡等等,但更多的是重複高三時候的習慣,宿舍、飯堂、課室三點一線,頂多加上一個圖書館,變成四點一線。




讀研究生的3年,博士生的3年(甚至更長),你把臨床研究、實驗室研究的東西從頭到尾學習一遍,能掌握多少就看個人了。




如果你在意經濟效益,那麼你此刻是失望的。如果你在意的是學術成就,那說不定還能勉強支撐我們的信念,記住,我們是醫生,我們的工作是治病救人。但是,我們的工作性質,不代表我們可以低收入高工作強度,沒必要跟誰抱怨這個,但是你應該心中有數。高收入的醫生,永遠是處於金字塔尖的那少部分人。


成為一名醫生後,還是得馬不停地地學習,因為有各種指南、各種專家共識產生,各種臨床研究不斷開展,各種知識在更新,你讀書的時候那些課本上的東西,可能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了,你不學習,行麼?為了負責自己,為了負責病人,我們得不停地更新知識,為自己充電。當自己親手治好一個病人,家屬送來一隻活雞,或者一箱荔枝時,你可能還要想想,這個東西萬一被紀檢部門看到了,會不會說我們收受紅包,會不會上頭條,真是很糟糕的現實。但你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畢竟那代表 了人家對你的信任,對你的感謝,也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夠體會到作為一個醫生的自豪感。自豪於我們把病人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自豪與我們把病人從死亡縫隙中拉了回來,自豪於我們把病人從閻王手中搶奪了回來,這種感情,不做醫生是無法體會的。



當然,聰明的醫生,肯定是要平衡工作、家庭、生活的,但真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平衡這幾者的關係,因為相對來說,醫生是不容易的一份工作,當然,做病人更加不容易。


如果你願意,歡迎你來學醫,歡迎你加入醫生這個團體。


熊貓醫館

精靈醫生作為一名長時間在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醫生看到這樣的問題第一感覺非常高興和欣慰,在當下選擇與誘惑紛雜、醫療環境欠佳的背景下仍然有一心向往成為醫生者。然而再尋味,問題並非是個肯定,作為一種疑問其實際意思至少有兩種,其一,如果想當醫生,應當如何才能成為一名醫生;其二,心裡想當醫生,但面對現實,又不願真的稱為一名醫生,如何避免這一想法。其實問題的答案也許最終只有提問題者或有類似問題者才能給出,而且會不盡相同,但也許對成為醫生的道路有更深的瞭解,可以幫助更快的尋找到答案,下面就進行簡單的介紹。

以上精靈醫生對成為醫生需要面對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需要補充的是艱辛之路也會有所回報,而這種回報指的並不是所謂的金錢和社會地位,而是在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中能夠救助更多的病患時的喜悅。希望通過這些介紹能夠對有成為醫生夢想卻對前路迷茫的人有所幫助,讓更多的人能夠堅定信念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精靈醫生

很簡單啊,學習,好好學習,考上醫學院校,報考臨床專業,然後你的醫生之路就算開了一個好頭。

但是距離你真正做一個醫生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在大學期間,你需要儘可能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只有有了紮實的基礎,在你今後的學醫,從醫道路上才可以有更堅強的後盾。醫學生的教材是出了名的厚,不要嫌麻煩也別怕苦,一點一點好好地學進心裡去。

如果你進入了臨床,你需要把你學習的知識儘可能和真正的臨床結合起來。因為疾病的表現千變萬化,不可能所有的一切都跟教科書上一致,就需要你靈活掌握,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除了專業的知識,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冷靜地應對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採取迅速的對應措施。這也是一個醫生必要的素質之一。

總之,學醫不容易,做一個醫生更不容易,做一個好醫生,是非常不容易。希望你可以不忘初心,祝你早日達成夢想。


婦產科女司機

在很多現在正在做醫生的人看來,當年報考的時候,不是腦袋挨門夾過就是被驢踢過……

現在的醫生跟以前的醫生在較大差別的,不管是社會地位、收入、工作強度差距都比較大。每一個行業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有時候跟職業並無關聯。

現在的醫療行業對學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很多大學都有本碩連讀,本科生遍地是。所以如果想要成為一個醫生,

首先要讀大學選擇醫學專業。

當然,醫生這個職業雖然說很多地方大不如前,但是這個職業的穩定性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待遇應該處在一箇中等水平,基層醫生的待遇相對較差。不過醫生有另外一個和其他行業存在差異的就是,年齡越大的醫生會有吃香。對於想當醫生的,應該要有一個思想準備,看書、考試、加班,看書、考試、加班,看書、考試、加班……🏥🙈

“圖片來自網絡”


小醫生oy歐歐


哎哎3

想當醫生,首先要考上醫學類專業的大學,因為醫生從事的是救死扶傷的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所以,國家現在非常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對醫生職業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必須通過考試和工作實習,持證上崗。其次,醫學類專業的學制比普通專業的學制要長,很多醫學類專業都是五年制的,可見培養一個醫學專業本科生是多麼的不容易,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個人求學經歷。再次,近年來,社會人頻繁出現醫鬧事件,這這不僅要求我們的醫生提高業務水平,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對病人要有人文關懷。最後一點,要根據自身的愛好和興趣去考慮要不要當醫生,,想清楚後,努力考上醫學類大學,認真學習,力爭早日成長為醫生。


慧眼觀教育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考取國家正規資質的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實習拿到資格證就可,如主任需博士生,教授。其他類推,如有其他資源如家族父母輩有從事醫務工作者的就更加容易,所謂子承父教的話,就象各醫學院一樣,成績好的一般都會留院校考讀研究生,由教授親研病例,一般比分配出去的醫學生更能接觸到一些奇難症狀,請自己斟酌視情況考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