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新華金典」

本文閱讀約需5分鐘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央行專家會鼓勵“啃老”。不僅啃父母的老,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不放過。戳痛了三代人。

在近期播出的《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被問到“年輕人該不該買房”時,提出了用“六個錢包

”買房的理論。

六個錢包是啥?就是指年輕夫妻上面的六個錢包,你的父母一個錢包、你的爺爺奶奶一個錢包、你的姥姥姥爺一個錢包、你愛人的父母一個錢包、你愛人的爺爺奶奶一個錢包、你愛人的姥姥姥爺一個錢包。是的,一個都不放過。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小夫妻不惜掏空三代人錢包,為了買套房值得嗎?假設這對年輕的夫婦是28歲,父母和岳父母就是五六十歲的人了,祖父母或姥姥爺爺即使在世都已經年過古稀,本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還得為孫子孫女焦心嗎?

六個錢包的說法未免過激,戳痛了無數當代年輕人的心,年輕人們開始自嘲,開始反思這背後的問題。

終於能夠證明買不起房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了,而是因為我實在沒有他們想要的厚臉皮去掏空上兩代

兩家三代人供一套房子,這是不是我們的悲哀……

就算勉強湊出來了,突然有點什麼大病,一家就廢了。

原本話題想討論的是:年輕人你該買房還是租房?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講話的意思是:如果年輕人工作還不穩定,可以就租個小房子住;如果要結婚了,雙方父母和長輩的“六個錢包”能一起湊出首付,建議還是買房好。1

這段言論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有錢還是買房好了。在樊綱看來,對於年輕小夫妻,租房不如買房划算,這筆賬該怎麼算?

對於大部分剛需買房者,買房不僅是為了房子本身,還有購房後享有的落戶權益,比如解決子女教育問題等。

由於近幾年房地產井噴式增長,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附加了學區的房子,就更誇張了。近日,北京西城某小區一套地下室,以1050萬元的金額成交。中介公司經紀人丁先生介紹,買家是為了孩子才買的這套學區房。“不貴,畢竟面積在那擺著了。”丁先生說,房子面積91.3平方米,單價為115006元/平方米,以同小區中的單價來看一點也不貴。如今在北京,地下室住的也是千萬富翁了。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丁先生的算盤打的是,學區房能讓孩子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而後還能轉賣。有錢人的算盤,普通人並打不起。

而同樣在北京,首批租購同權房正式落地,萬科租賃項目即將開啟預售。租購同權,多少人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就算買不起房子,只要租房子,就可享受和購房人子女同等的入學權益,讓無房一族看到了希望。

定價一公佈,才燃起的希望又瞬間破滅。捂緊了錢包,卻發現租房也租不起了。

按照萬科的規定:鼓勵長租,一次性付清全部租金,最長可租十年。

其中90平三居室月租高達1.5-1.8萬,10年至少180萬,180平復式四居室月租3-4萬,10年至少360萬

10年180萬,足以在環京買一套房了,租10年和擁有70年產權的自有房。這場企圖打破樓市現有格局的租購大戲,恐怕有些令人失望。

爺爺奶奶輩大概很難理解,曾經自家住的用土堆出來的寬敞宅子,到現在變成一格格的小方塊,怎麼自己的孫兒還是住不起。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博鰲亞洲論壇分會場喊話,“大家覺得現在房價很貴,我勸你如果現在能買,有這個實力買,就抓緊時間買,因為如果你嫌貴,十年以後你更買不起!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這麼高的價格,為什麼專家還是勸你買房?

1973年,陳女士在中國人民銀行存下1200元,44年後她找到這張存單,兌換了2684.04元。1973年的中國,有錢的都叫萬元戶,1200元,已經是一個普通人五年的積蓄。而在今天,2684元,不過是一線城市白領不到一禮拜的薪水,不過就能買臺還算不上很好的手機。

不到半個世紀,資產縮水99%

曾經有個客戶,北京人,想賣房子,目前市場售價預計總價大概800萬。客戶喜笑顏開地告訴我們,房子買的時候也就50萬。這一轉手,就是十幾倍的溢價。雖然50萬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已經是個天文數字,設想50萬要是放進銀行,現在能值多少錢?

如果沒有抵禦通貨膨脹的理財方法,我們的現金也會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縮水。對普通人來說,買房是最便捷的,能夠一次性把大量的現金和未來的現金全部轉化為負債和資產

的途徑。而且代價極低,年化利率比商業貸款低太多了。

未來不可預測,太多風險太多不定式因素,誰也無法保證會發生什麼,如果要壓上祖孫三代的所有底線,其背後承擔的風險無人知曉,或許賺了或許賠了,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在父輩的養老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還是小心謹慎的好。但對於有這個資金的人,無疑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

3

六個錢包現象同時也反映了一個不爭的現實:房價已經高到,普通家庭付個首付已經要動用三代人的財力才能勉強過關了。事實上,還有大把大把的年輕人,他們即使掏空六個錢包,也還是買不起房

其實普通租房現在也沒有那麼便宜了。房價不斷上漲,租金也跟著漲。當然每個月幾千的房租,比起動輒幾百萬的房價,著實負擔輕了

不少。

對不少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兩難選擇:如果不去收集這“六個錢包”,單靠自己的力量已經難以在一線城市買房。如果真的拿到“六個錢包”,雖然可能有幸擠進有房一族,卻又不得不承擔起雙方家庭的全部歷史責任。

買房還是租房,先決條件是,你的需求和你的經濟實力。過度強調購房需求,讓一些年輕人有了不計任何代價都一定要買房的想法,讓沒有這個經濟實力的人去承擔了他無法承擔的風險,最後這些風險部分落到了他們的父輩身上。

為了買房,父輩掏空家庭攢首付,年輕人將大部分工資用於償還月供,這是幸福嗎?

年輕一代的幸福觀,已經不再侷限於有房有車這樣的物質需求。年輕人想留在一線城市,是因為這裡有他們想要的生活、有他們想抓住的機會,而不是因為這裡有個房。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被戳痛的三代人

年輕人應該有更豐富的人生,他們理應站在父母、祖父母兩代人的“肩膀”之上,過一種更獨立的生活,而不是被“六個錢包”所捆綁。

“六個錢包”才能湊出首付,你還買不買房?話題依舊存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才叫人生啊。無論買不買房,儘早理財、提前準備,讓自己的人生多點選擇權,總是對的。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分享給好朋友們吧,

整理:新華金典理財

關注新華金典理財

小新持續跟您分享最新理財資訊

幫您理財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給您提供生活中更多的價值資訊。

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道路上,新華金典理財常伴你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