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路橋鎖定優勢領域增強綜合競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近日,四川路橋董事長孫雲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將繼續鎖定路橋建設優勢領域,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多元產業培育,拓展關聯度高、發展前景廣、經濟效益好的資源性戰略性創新性項目,形成“大土木、大海外”融合互動,“雙引擎、多支撐”相輔相成的產業新格局。

四川路橋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傢俱備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公路行業甲級設計資質的企業,公司正逐步轉型成為以路橋建設為主、基礎設施投資和資本運營為輔、相關多元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跨國型企業集團。

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媒體:四川路橋上市15年,經歷了哪些重大變化?

孫雲董事長:從1998年正式組建集團公司開始,四川路橋迅速實現了規模裂變。營業收入從2006年的50多億元躍至2017年的350億元,8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傢俱備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公路行業甲級設計資質的企業,成功興建了浙江西堠門跨海大橋、挪威哈羅格蘭德跨海大橋、大渡河興康特大橋、赤水河特大橋等一大批具備世界影響力的超級工程。

這15年,公司最顯著的變化,是規模效益實現了倍增式擴張,公司發展的內涵和外延正不斷拓寬,逐步轉型成為了以路橋建設為主、基礎設施投資和資本運營為輔、相關多元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跨國型企業集團,結構調整能力、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媒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穩健經營的動力是什麼?

孫雲董事長:首先,在於準確把握形勢。近十年來,交通行業受益於國家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行業景氣度較高。作為災後重建和西部綜合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公司主動適應市場形勢,搶抓機遇鞏固提升主業規模優勢,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根基

其次,在於選擇戰略實施路徑。在集中優勢資源夯實主業,提高工程建設專業化能力,維持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推進高速公路BOT、能源、礦產、物流貿易等多元投資,並借力資本市場,為項目建設和多元拓展提供資金支持。

再次,在於強化要素保障。公司向來注重深化改革創新,在體制機制和資源配置方面為戰略執行創造良好條件。近年來四川路橋特別加大了管理提升、人才隊伍建設、科技創新等,通過同步提升企業“硬實力”和“軟實力”,不斷為公司注入發展新動力。

媒體:四川路橋的股價表現與公司穩健增長業績不匹配,最近大股東四川鐵投集團公佈了對公司的增持計劃,如何看待公司當前的市值與價值偏差?

孫雲董事長:四川路橋的股票確實不如業績亮眼,其中主要原因是公司主業所處的基建行業題材相對缺乏,行業估值整體偏低。但這並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真實經營業績,今年一季度,繼2017年營收淨利雙增後,公司營收、淨利分別增19%和26%,企業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保持平穩。特別是公司去年及今年一季度訂單充足率、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保證了公司的穩健生產經營,將在未來幾年內陸續轉化為產值進而為公司貢獻利潤。

同時,為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上市公司良好形象,大股東四川鐵投集團決定近期對公司實施增持計劃,本次累計增持股份所用資金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不高於人民幣5億元,且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一帶一路”取得靚麗成績

媒體:四川路橋市場開拓有何規劃?

孫雲董事長:立足省內,四川路橋將繼續加大,高速公路擴容、國省幹道養護改造升級、鐵路、城際快速路網的投資建設力度,推進綜合交通三年攻堅大會戰,進一步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成更多內連外接、通江達海的“新蜀道”。面向全國,公司將致力於加快完善國際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多層級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大力推動綜合交通運輸方式順暢對接和智能交通升級,真正實現“客行其便、物暢其流”。放眼全球,公司將繼續做好引領“中國建造”、“中國裝備”、“中國標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打造在質量效率、科技創新、品牌影響等方面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媒體:目前公司“一帶一路”上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公司將如何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孫雲董事長:四川路橋是四川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目前已在德國、挪威、厄立特里亞等9個國家設有公司(項目部)或辦事處,產業涵蓋交通、礦產、貿易等領域。2014年,中標挪威哈羅格蘭德跨海大橋,成為首個在歐洲發達國家修建大跨徑橋樑的中國企業,大橋預計將在今年9月建成通車。2014年,承建中國政府迄今援密規模最大的項目——密克羅尼西亞科斯雷州大橋,項目提前4個月建成交付。2016年,在大股東省鐵投集團的支持下,公司參股四川省國有資本海外投資平臺--中國四川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進一步豐富了拓展海外市場的途徑。2017年,再次在挪威成功中標第二個項目貝特斯塔大橋,在北歐市場站穩了腳跟。

下一步,公司將堅持工程總承包、多元產業投資、經援項目協調發展,重點加大拓展歐洲、非洲、東南亞地區基建市場,推動“中國建造”“中國標準”全球化佈局、高端化經營,同時,加強戰略合作深化“抱團出海”,不斷拓展基建、能源、礦產、農業等領域的海外新版圖,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經營成效。

媒體:公司如何確保高質量發展?

孫雲董事長:一是繼續鎖定路橋建設優勢領域,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特別是總承包、投融資和專業化施工能力,大力進軍鐵建市場,強化設計、投資、建造、運營全產業鏈運作。二是加快多元產業培育,拓展關聯度高、發展前景廣、經濟效益好的資源性戰略性創新性項目,形成“大土木、大海外”融合互動,“雙引擎、多支撐”相輔相成的產業新格局。三是按照“穩主業、擴海外,精管控、防風險,補短板、謀升級”要求,強化核心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精細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項目效益最大化。

積極轉型升級

媒體:公司2018年提出了營業收入400億元,新增市場競爭份額200億元的目標,如何確保這一經營目標的實現?

孫雲董事長:抓建設,加快推進綿西、攀大、瀘渝、敘威高速公路等續建項目,重點抓好峨漢、成宜高速公路等大項目建設,謀劃好沿江、樂西高速公路等新上項目;推進成貴鐵路、川南城際、敘畢鐵路建設,提高鐵路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確保施工產值上新臺階。

抓經營,圍繞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和省際大通道建設,持續深化片區經營,不斷提高中標質量和市場覆蓋率;按照“穩定非洲、鞏固歐洲、突出中東、拓展東南亞”的策略,著力跨國經營能力和全球競爭力。抓運營,持續開展“五好”高速創建,做好高速公路運營稽查、機電監控、路產安全、設施養護等,實現運營管理服務新提升;通過直購電、發電權轉讓、自備替代等方式,加大電力營銷,穩步提升發電效益。

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做好阿斯馬拉項目投融資、項目開發規劃、礦山建設等前期相關工作,確保儘快投產出效。

媒體:目前公司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接下來的重點調整方向是怎樣的?

孫雲董事長:做強主業。公司在西部地區工程建設領域已具有非常高的品牌認可度,在四川省內常年保有3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市場中標省份提升至17個,在國內外橋樑工程領域具備一流的競爭力,產值利潤率居同行業領先地位。下一步,公司將依託通過自身資金、技術、品牌優勢,加快向非傳統施工領域延伸,完善佈局“省內、省外、海外”三大市場,並積極拓展鐵路、市政、水利、礦山等“大土木”領域,重點跟進國省幹道養護改造升級、城際快速路網建設、“四好農村路”、交通扶貧、優質PPP項目等,確保主業穩健持續增長。

做優輔業。能源板塊,參股的雙江口水電站基建工程加快建設,水電、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項目成效初顯,節能改造、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業務拓展有序,遠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礦產板塊,克爾克貝特礦產項目已完成預查-普查階段工作,阿斯馬拉項目全面啟動礦山工程配套項目投資建設,預計前景良好。物流板塊,商貿物流業務加快實體化發展,成為新的規模增長點。同時,公司積極開展政企、央地、國資民企、內外資戰略合作,探索實施股權投資、併購整合、交叉持股、聯營開發等,重點培育智能交通、軍民融合、節能環保、建築工業化等前景好、帶動力強的新產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接下來,公司將加強主輔互動。突出發揮產業與資本“雙引擎”作用,抓好信貸、債券、保險等多渠道融資,擴大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和直接融資比重,積極開闢可轉債、境外債等融資新途徑,借力資本市場實現“資本運營”和“產業投資”融合發展。

媒體:公司涉足鋰電行業的考慮是什麼,目前進展怎麼樣?

孫雲董事長:施工業務一直是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支撐,但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交通基建行業會出現結構性飽和、競爭加劇化態勢,轉型發展成為企業的必選項。

投資鋰電項目,主要是基於新能源、新材料未來廣闊的應用前景,新能源電池行業符合國家戰略政策和產業導向,也符合公司打造資源板塊增長極的戰略規劃,可與公司現有業務產生良好互動,實現產業協同效應。

目前,公司與四川科能鋰電有限公司、四川綠然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西藏藏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新設的項目公司已在遂寧市鋰電產業園完成註冊,項目公司註冊資本8億元,首期出資5億元。其中,公司認繳出資4.40億元,首期出資2.75億元,持有項目公司55%的股權。項目為建設1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及2萬噸/年正極材料前驅體,下一步,公司將基於行業和市場需求,有序拓展鋰電池上游的材料、下游的終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