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基金金城的雙面人生——路透社記者到文娛投資人

洪泰基金金城的雙面人生——路透社記者到文娛投資人

金城回到清華,老師向師弟師妹們介紹他的時候,據說開場白是這樣:“他的故事你們只能聽聽,沒法模仿。”

這歸根於金城在校期間做的三件事:他是清華第一個在校報上拉廣告賺錢的人;大學期間已經是新東方名師,還未畢業就拿著現金全款在清華附近買房;他在清華全職讀研的同時全職在路透社工作,還帶團隊。

金城不是傳統意義裡循規蹈矩的好學生。沒參加高考直接保送到清華的他,原本在老師的要求下幫助同學答疑解惑,結果卻帶著全班男生打了場群架。

他思考到:“路透社成立於1851年,最早用鴿子傳遞信息,因為這在當時是最快的傳播方式,從鴿子到後來的電報、專線、衛星、互聯網、移動互聯……如果你從167年的時間維度上面思考,你會發現基本上每二三十年就會有一個變化,我稱之為‘革命性科技’去對媒介的顛覆,帶動這個產業本身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那些不願意去擁抱新科技的可能就會消亡,同時也會有些新的模式誕生。”

他要去擁抱新模式,離科技商業更近。於是從沃頓畢業以後,金城一心想進IDG資本。IDG當時的傳統是不招MBA,他想方設法給熊曉鴿寫了封郵件,洋洋灑灑表達自己對這個行業的熱愛,最終獲得了實習機會。畢業之後他憑暑期實習的表現得以正式加盟IDG,開啟文娛領域投資的征途。

投資生涯的第二站他選擇加入TPG和CAA共同成立的EMC基金,任投資總監。EMC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之一TPG(德太資本)和世界上最大的藝人經紀公司CAA共同成立的一支專注於投資文化娛樂領域的基金。

2017年,他選擇將自己投資生涯的第三站放在洪泰基金,任董事總經理。

洪泰基金金城的雙面人生——路透社記者到文娛投資人

對投資抱有敬畏之心

至此,外人往往會感嘆金城的人生順風順水。實則,不盡然。

2015年, 金城看到了二級市場基金的機會,從IDG離職與沃頓同學合夥創業。

“那次創業結束後我問過他,說創業這麼九死一生的事,你想過自己會失敗嗎?”金城的妻子陸曼莉回憶道。金城當時的回答很肯定:“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失敗。”沃頓商學院的求學經歷,IDG資本的工作經驗,讓他自覺很懂商業。

結果,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那時我對錢都麻木了,一天虧幾千萬呀!真是無法想象。你對自己會產生巨大的懷疑。”如今想起那段經歷,金城語氣仍舊沉重。

失敗,讓金城付出的代價不僅是物質上多年積蓄歸零,還有精神上的自我懷疑。

“他創業前,我預想過失敗的可能性,然而他在事業上對於成功的渴望是遠超出我的預期的。”陸曼莉告訴創業邦,“為了緩解他的情緒,甚至陪他一起去看過心理醫生,搬了家,在新的環境開始生活。”陸曼莉與金城相識初中,同窗六年,在她看來,挫折對於金城也未嘗不是好事,“30歲的時候經歷挫折,總比40、50歲再去經歷要好。而且這件事讓他本人有很大的成長,他以前的人生過於順利,讓他自覺無所不能。”

走出陰霾後,金城最大的感悟是:“要對投資抱有敬畏之心。”這個信念也貫穿到了他後續投資人的職業生涯。“首先是不能讓LP虧錢,其次要理解創業者的無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採訪中,創業邦問金城,幹過文娛,懂文娛,為什麼不自己去創業?他答:“能力還不夠。創業者得多厲害!我一直說,投資人是膽小的創業者。”陸曼莉笑言,“換做十年前的金城,不可能講出自己能力不夠這樣的話。”

創業的失敗是金城人生的分水嶺,一半仰望星空,一半腳踏實地。

死磕自己

洪泰基金的同事形容金城是“最能熬夜的人。”他的作息是週一到週五24小時工作,早上7點起床,晚上2—3點睡覺是常事。妻子頗為擔心:“你現在需要對孩子對家庭負責,絕不可以為了工作犧牲健康。”為此,他要求自己每週固定打場網球,早上去健身房跑步。

金城用一組數據向創業邦概括他的2017年:“一年時間,用了14盒名片,飛了102次接近23萬公里,最多一天排了15個會議,從近1300個項目中選出了13個項目進行投資。”

他用死磕自己完成投資項目的百裡挑一。

不光死磕自己,為了項目,他也死磕創業者。有次,為了能拿到一個心儀的項目,創業者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一直跟到後半夜,對方實在沒辦法,只好接受他的投資。“那個創業者後來開玩笑說,被我‘綁架’,不得不拿我的錢。”金城坦言,很多時候必須要讓創業者看到自己的誠意。

他也碰壁過,遇到過一上來就不那麼“友好”的創業者。言幾又創始人但捷就是典型,他當時見金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之前接觸過你們機構,但你們不願意投。”金城回憶,當時的情況,就相當於自己在創業者心中被判了死刑。怎麼逆風翻盤?他選擇不聊投資的事,只是問但捷,你們在日常業務遇到過什麼問題,看看有什麼我們能幫上忙的。

但捷告訴他言幾又之前要上李敖的書,但每個店鋪做出來的海報都不一致,達不到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金城聽後,馬上幫但捷對接了自己投資過的智能設計產品ARKie。兩天後但捷就與ARK Group的CEO張文新坐到一起談合作了。

“我要讓創業者看到我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金城認為這是他打動創業者的必殺技之一。

洪泰基金金城的雙面人生——路透社記者到文娛投資人

投資“三板斧”

熱心真誠、對創業者說到做到,這是金城做投資的第一板斧

洪泰基金管理合夥人彭創,是找到金城加入洪泰的人。他評價,金城之於創業者是“特別熱心的人”。

跟著金城做過不少項目的同事,孫月鵬和王欣則評價:“‘說到做到’是金城身上很寶貴的特質。”有的時候,金城為了爭取好項目,對一些稍有苛刻難以辦到的條款,會盡量答應。“答應和做到是兩回事兒,但金城的風格是——只要我承諾了,就一定想辦法去對創業者實現諾言。”王欣表示。

“很多時候,你分不清他是在給基金工作,還是給被投企業打工。在家我會看到,他連被投企業找演員、選配音一些細節的事情,只要企業需要,他深夜不睡覺都會幫忙對接資源、給予意見。”妻子陸曼莉感言。

金城自己也說,作為投資人,不止是陪跑,他是深入參與一個公司的成長。以暴走漫畫為例,創業邦採訪他時,正好趕上暴漫最為低谷的時期。金城拿出手機,說不過一週的時間,他和任劍差不多通了一百個電話。採訪當天,晚上十二點,他坐在狹小的辦公室焦灼的打著電話溝通情況。採訪結束後,說起下班,他略顯焦慮:“今天事情有點多,應該會更晚,不到三四點,沒法回家。”

“這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全球同步發行的動畫大電影。當時我就承諾任劍要幫助他把這個動畫推向全球,所以就算沒有人讓我必須做這件事,我也會不遺餘力。我挺享受的!我很欣賞這些有夢想且有執行力的創業者。我也願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間接滿足下自己內容創業的情懷。”金城談及自己的影像中國夢,眼裡有光。

第三板斧,專業。相比於其他投資人,金城覺得自己的優勢在於懂行業,“知道其中的門門道道、製作過程。”打算投銀河酷娛之前,他選擇多次去錄製現場探班的形式,以此瞭解團隊。“我會看各個工種之間的配合,創始團隊在現場的把控能力和專業度。”金城如此描述自己的初衷。而銀河酷娛創始人李煒對創業邦表示:“金城會和現場的工作人員聊天。幾乎每個工種都會聊到。”

懂商業的投資人不在少數,但對文娛行業有興趣看得懂且知道內容製作過程的投資人並不多。

風格謹慎

投資邏輯上,金城將文娛分為視頻影視、遊戲電競、動漫動畫、音樂音頻、文學閱讀、衍生服務等十個細分領域。他帶領團隊對每個細分領域進行詳細研究,判斷哪些領域將出現結構性變化的機會,並摸清其中的商業本質和遊戲規則。今年5月,洪泰基金文娛組還聯合創業邦發佈了《2018中國文娛投資白皮書》。

策略上,他認為頭部效應在文娛行業尤其明顯。未來二三十年,文娛行業存在結構性大機會,這種機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以,他想抓住機會,著力投三類人:第一有能力的人;第二懂商業的人;第三有德行的人。

如果說金城性格的底色是冒進的,那經歷過創業挫折品嚐過市場的風險後,他的行事謹慎不少。

文娛行業每年不乏爆款項目和知名創業者,金城很少盲目跟風。“我也會把這些明星項目每個談一遍,和創業者見N次,之後再獨立和冷靜的判斷。”金城說,對於數據不可見、估值還高的項目,他從來不會拿來賭博,“必須對LP負責!成熟的投資人不是大膽的投資,而是理性的放棄。”

轉眼近二十年過去,金城仍執著在自己喜愛的文化娛樂事業上,這種熱愛成就的專注和堅持,也正是他投資人生涯的壁壘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