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將軍,專業送人頭,五十萬不夠?再送六十萬!葬送百萬大軍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手握重兵,以絕對優勢兵力輸掉戰役的草包將軍也不在少數,但是敢於一送再送,把兩手好牌全部打爛,最後還能善終的大將,還真沒有幾個,今天小院要講的,就是滿足上面全部條件的,被稱為“靖難戰神”的李景隆。

這位大將軍,專業送人頭,五十萬不夠?再送六十萬!葬送百萬大軍

說到靖難之役,許多人都不陌生,朱棣朱允炆叔侄倆打得不亦樂乎,最後朱棣靖難成功,朱允炆不知下落,永樂大帝正式登上權力之巔,這段歷史很是精彩。

但其實,朱棣起兵時,兵力少得可憐,燕軍與明朝正規軍相比,處處落於下風,即使吞併了寧王的部隊,戰鬥力強悍,但也只能贏得一些局部的戰鬥,起不了決定性作用。那什麼原因讓朱棣最終完成反殺,贏得了天下呢?這裡,就不得不提這位“靖難戰神”李景隆了。

這位大將軍,專業送人頭,五十萬不夠?再送六十萬!葬送百萬大軍

起初,朱允炆起用的是古稀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統帥,但是老耿年老力衰,中了燕軍計策,導致失敗。隨後,李景隆就被推上了前臺,被任命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討伐燕軍。

要說李景隆的家世,可謂顯赫,他乃開國大將李文忠之子,洪武十九年就繼承老爸曹國公爵位,並多次到各地練軍,看上去是個將門虎子,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朱允炆也把他倚為心腹。

但是建文帝不知道李景隆在外的名聲,外人對他的評價是相當的低,如果不是有個好老爸,憑他的能力,可以稱之為廢物。燕王朱棣對此更是瞭如指掌。

(燕王聞之喜,語諸將曰:“李九江,紈綺少年耳。”)

不管外人怎麼看,朱允炆對這個發小是相當信任的,他交給李景隆指揮的兵馬共計有50餘萬,可謂是個龐大的兵團。而李景隆也不負朱棣所望,趁朱棣不在城中,率軍深入,直趨北平,想先端了朱棣老巢。

如果能夠成功,這也是一步好棋。問題是李景隆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北平,卻指揮不當,屢屢被擊退。他也不是沒有勝機,軍中都督瞿能親率部下,眼看要成功殺入張掖門,卻被李景隆緊急叫停,原因竟然是怕瞿能搶功。

(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如此指揮官,後面的結果就沒有什麼懸念了,朱棣成功回師救援,在與李景隆的決戰中輕易擊敗南軍,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喪師十餘萬,戰損比高達百分之二十。

這位大將軍,專業送人頭,五十萬不夠?再送六十萬!葬送百萬大軍

就算取得了這場大勝,朱棣的燕軍還是弱勢,各方面還是遠遠落後於南軍。但是別急,李景隆還在。李景隆失敗後,建文帝並沒有對他進行懲罰,反而在第二年又調撥給了他六十萬大軍,李景隆再次誓師北伐。結局是一樣的,李景隆一敗再敗,又送了更多人頭,從河北一直敗退到濟南,六十萬大軍被丟得一乾二淨,才被建文帝召回京城,。

(與燕軍連戰,復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走濟南。斯役也,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帝始詔景隆還。)

這位大將軍,專業送人頭,五十萬不夠?再送六十萬!葬送百萬大軍

這兩場大戰之後,南軍再也無力組織起如此規模的部隊進行討伐,大大減輕了朱棣的作戰壓力。使燕軍得以休養延續,最終揮兵南下,直趨南京,建立了永樂政權。

可以說,在朱棣起兵之初,如果有一得力大將統兵,以南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資源,是不難將朱棣扼殺在搖籃裡的,可惜建文帝派去的是李景隆,相當於將江山拱手送給了朱棣。而李景隆兩次兵敗,送掉百萬人頭,竟然沒有受到什麼懲罰。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受到建文帝如此恩寵的李景隆,竟然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主動開門投降,迎接燕軍進城,這簡直可謂是恬不知恥了,不知建文帝是不是個睜眼瞎,竟然會信了這麼一個人,難怪江山要丟了。

(燕兵屯金川門,景隆與谷王橞開門迎降。)

並且,在朱棣即位後,論功行賞,李景隆得到的賞賜竟然是最多的,拿命幫助朱棣打下天下的諸多靖難工程,竟然都不及他。

不過細細想想,好像也不無道理,畢竟“靖難戰神”李景隆一人就相當於百萬雄兵,諸將再勇猛,也無人可當百萬之兵,更兼李景隆還有獻城之功,這麼一想,似乎也是李景隆應得的。

不過小院覺得,與其說他是個無能的草包將軍,不如說他是朱棣的臥底來的更為恰當,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