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長相奇特的小海鮮,只有產地的人才懂得它們的妙處!


鵝頸藤壺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貝類,一般很多個長在一起,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因為它太好吃,採摘量較大,所以現在數量比較少了。在我國福建連江縣周邊海島,當地人有種特殊的做法,做出來的鵝頸藤壺十分好吃,當地人又叫它做筆架。

鱟亦稱馬蹄蟹,又名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鱟魚、中國鱟、王蟹、六月鱟,爬上灶、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鱟等。但鱟這個字,沒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念,而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寫。在世界部份國家和國內某些沿海地區,都有食用鱟的習慣,而鱟的烹製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烤的、煲湯的,味道鮮美可口。

巖蒜是一種長在岩石上的小海葵,是一種比海參還要好的海鮮,有海黃金之稱。巖蒜的吃法也有多種,最佳是和醃菜滾來吃,多酸的醃菜,只要和巖蒜一起混煮,那酸性就隨著蒸汽散發殆盡,進入口內的全是鮮美和甜潤,回味無窮。


巖蒜和沙蒜都是海葵,巖蒜固生在礁石上,故叫巖蒜,以此類推,沙蒜當然就生長在沙礫裡了。沙蒜學名叫星蟲狀海葵,呈青黃色,外形象蒜頭,以吞食泥沙從中吸取營養物質,故全身滿是泥沙。這廝離不得海水,一離開水不出幾分鐘便軟塌下來如一堆爛泥,一放進水中,則蠕動著圓桶形的身子。沙蒜難熟,以煨吃為宜。

海星與海參、海膽同屬棘皮動物,這種海鮮平時並不常見,在大多數廚師的眼裡,海星就是一種乾貨、中藥材,但其實利用好了,一樣能烹飪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海星肉少,所以鮮吃一般都是食用雌性海星的卵,也就是海星籽。雖然海星籽不算起眼,但鮮嚐起來那味道可媲美南澳海膽。

赤魟是一種食用魚和觀賞魚,也是沿海一帶的常見魚類,有的地方稱黃鱝、黃魴、洋魚、勞板魚,而舟山沿海漁民則稱其為黃花。赤魟可鮮食,亦可加工成幹品,其肝臟營養豐富,可入藥,但其尾部則有毒,被刺後會引起劇痛。


彈塗魚又名跳跳魚,能利用胸鰭和尾鰭在水面上、沙灘上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躍。每當退潮時,可以看到彈塗魚在灘塗地方跳來跳去地玩耍和互相追逐。彈塗魚肉質鮮美細嫩,爽滑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因此有“海上人參”的美譽,特別是冬令時節,彈塗魚肉肥腥輕,故又有“冬天跳魚賽河鰻”的說法。

春季第一鮮,當屬桃花蝦。每年冬天,市場上賣的魚蝦都是冷凍的,因此正月裡桃花蝦一上市,就顯得特別稀罕。桃花蝦皮薄肉厚,大約長兩三釐米,籽肉把薄薄的外殼脹得鼓鼓的,非常飽滿,剛捕撈上來的時候蝦體成透明色,煮熟後是桃紅色的,蜷縮著一肚子的籽粒,口感特別鮮嫩肥美。

大連有一種奇特的海鮮——蝦怪。這‘蝦怪’實際上不是蝦,也不是蟹,而是一種寄居蟹。雖然寄居蟹的分佈很廣,從黃海到南方其它海域都有生存,但只有在大連市場上,蝦怪才作為單獨的品種來銷售。春季是寄居蟹懷卵期間,所以那時也是蝦怪最好吃、最肥的季節。此時蝦肉質緊實,很勁道。除了大連人常吃的清蒸、水煮、椒鹽風味,還可以和咖喱結合在一起製成“咖喱皇寄居蟹”,風味也非常獨特。


海鞘又稱海中鳳梨,因形狀像鳳梨而得稱,中國山東沿海一帶俗稱海奶子。海鞘、海參、海蜇被稱為水產食品中三大低熱量食品,其產季短、產量小,由於外層有較厚的纖維,所以要用刀剝開,方能食用。生吃的海鞘味道甘甜,但有一定的苦澀味,海鞘肉可水煮或用滷汁滷,以減少苦澀味。

文昌魚是福建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稱蛞蝓魚,體型很小,只有3—5 cm,說它是“魚”,實際上並不是魚,它是介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但更趨向於脊椎動物。文昌魚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只是商業性的捕撈也加速了文昌魚資源的枯竭,文昌魚現為中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椰子蟹體型碩大,體重可達到6千克,其外殼堅硬,有兩隻強壯有力的巨螯,還會爬樹,尤其善於攀爬筆直的結有椰子的椰子樹。而它們也可以用強壯的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然後吃掉裡面的椰子果肉。由於其美味,人類對其瘋狂的獵捕以及自然棲息環境被破壞,椰子蟹在其棲息地已越來越難覓蹤跡,已經成為面臨絕跡的瀕危動物。


北海沙蟹,又名和尚蟹、兵蟹、海珍珠。北海市的海邊,沙蟹資源豐富,《舌尖2》裡介紹的沙蟹汁,就是以此物製成。沙蟹汁作為北海的特色調料,是當地人們必備的佐餐小食,其中蟹汁煲豆角和沙蟹汁蘸白斬雞是最為經典的吃法。

在青島海鮮中,有一種鮮味特別足的海鮮,它就是末貨。說起末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末貨的真實學名叫白磷蝦,俗稱“納米蝦”,是一種很小很小的小蝦,在市面上銷售時,很多人都誤認為它是蝦醬,而末貨是越小的越貴。

海沙子,學名蘭蛤,因其身體小,只有0.3釐米左右,並且口味鮮嫩,具有極高的保健營養價值,故又稱為珍珠蛤、納米蛤蜊。不同於海瓜子,海沙子的體型還要小一些,其外殼很薄,捕撈後,漁民們多回家煮熟,去殼後才拿出去賣。但也因個頭太小,所以去殼不易。


蠔艮是一種小魚,長四五釐米,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蠔艮魚數量最多,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然而現在,土生土長的青島人也未必認識。正因為如此,它成了河套、紅島、上馬一帶的專屬,河套當地人更是以此為豪。蠔艮拌韭菜,一個做法簡單的菜,幾乎成了河套海鮮的當家菜,正如當地人所說,吃這道菜不是吃魚肉,吃的就是一個“鮮”。

虎頭蟹是丹東特產,遼寧只有丹東一帶的水域產這種螃蟹。其外形十分奇特,蟹殼上有兩隻眼睛,酷似兩隻老虎眼睛,全身呈黑黃相間的老虎花紋,所以見過虎頭蟹的人都說是奇蟹。因為虎頭蟹在春季捕撈最為肥嫩,其味道以甜、香、鮮為主,被當地人稱為海鮮中的極品。

仙胎魚是嶗山獨有的名貴魚種,被稱為“仙山第一魚”,更是素有“嶗山中華鱘”的美稱。此魚體側扁,色青黃,長20釐米左右,產於白沙河及其澗溪中,遊疾如矢,很難捕捉。仙胎魚最大的特點在於沒有一般魚類的腥味,而是聞起來有種宛如新鮮黃瓜一樣的味道,沁人心脾,神清氣爽。這是因為仙胎魚背部有香腺,隨著魚變大,香味也會更濃。


馬鞭魚,學名鱗煙管魚,因為體型細長,形如馬鞭,故名。馬鞭魚為味美刺少的食用魚,可食用部份只有魚身中段,其油脂含量很高,但愛吃的人還算不少。其可以做生魚片,可以燒烤,可以煮湯,可以煮麵。

墨魚豆是一種海鮮,它有著圓滾滾的小腦袋,短短的觸鬚,腦袋上還有米粒大小的眼睛,全身上下加起來只有一顆釦子大小,因此也被漁民稱為“小扣”。 其實它的學名叫雙喙耳烏賊,很鮮美。墨魚豆常見的吃法就是搭配菠菜、茼蒿或者韭菜一起炒,這些都是很好的配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