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除了點點點,還有啥遊戲性可言?

——《賣火柴的小女孩》評測

安徒生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其中有幾個最有名的篇章,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梗概我們就不重複了。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名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單機遊戲。話說這款遊戲在google商店佔據高位,但是實際體驗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這是一款專治鼠標手的“醫療”遊戲,也僅此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請你跟著我往下看。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點擊集愛心專治鼠標手,單調的讓人蛋疼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遊戲模式是典型的點擊放置遊戲。大致內容是一個頭披紅色頭巾的小姑娘在街頭兜售火柴,玩家需要根據往來的人物心數瘋狂點擊相應次數,光聽這一玩法想必各位也是醉了,特別是陸續出現5個平均8次心數的人物時,你就必須一個勁的點點點,點完一個再來一個,然後換一撥繼續點點點,直到你的屏幕被你的一指禪弄碎。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看到這裡,或許有玩家就會問了,這樣點點點的遊戲到底有什麼意思?說實話沒人知道它有什麼意思,不過打發時間倒是不錯。而且《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瘋狂點擊玩法早在三年前就被一款名為《瘋狂點擊》的遊戲採用。

可以說《賣火柴的小女孩》基本上照搬了《瘋狂點擊》那一套模式,一樣的點擊次數收集金幣、一樣的金幣解鎖夥伴助攻,但是《瘋狂點擊》明顯比《賣火柴的小女孩》多了一些RPG元素,比如不人物升級、技能配置、裝備配置等模塊,比如普通連續怪物點擊消滅以及特殊大boss剿滅等。

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味的讓你點點點,簡直蛋疼的不要不要的,表示興致能持續十分鐘的,絕對是慢性子人啊!

玩不出花的像素風格,玩的有點心累

一提到像素遊戲,想必大家腦子裡第一個概念就是《我的世界》或者開羅工作室製作的一系列模擬養成或模擬經營遊戲,這種像素風格用來製作樂高積木式的養成遊戲的確不錯,再者就是類似《冒險與採礦》那種平面過關遊戲。但是單純點擊類來個像素風格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就顯得有些不知所云。為什麼呢?(圖中按照數字排序分別是《冒險與採礦》、開羅遊戲系列一、《我的世界》、開羅遊戲系列二)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因為點擊類的遊戲玩家的操作往往就是機械式的點點點,你在畫面上再不出彩,在重複勞動力後,除開處女座,基本上也就順理成章的睡著了。拿《賣火柴的小女孩》和《瘋狂點擊》為例,前者是一水的像素風,對於初入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玩家而言,可能剛進入遊戲會覺得這大概是一款探索解密遊戲,畢竟如今像素風格的遊戲基本都是這一套路。結果玩著玩著就要傻眼了:這就是一個點點點的點擊遊戲,點來點去也就一個場景,審美疲勞的不要不要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同樣的點擊,再來看《瘋狂點擊》,它採用的是美國卡通風格,雖然有點像flash動畫製品,但至少保證了場景多變,點擊過程中隨著解鎖的夥伴數量增加,還可以指派上場,領略不同技能,確保不會出現審美疲勞。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小夥伴上場不知道幹嗎,難道只為突出點點點?

前面說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和《瘋狂點擊》一樣,隨著劇情發展,將會解鎖一定的小夥伴,於是我們在遊戲中解鎖了下面這廝。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竟然也出了遊戲?她的玩法竟然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玩一個遊戲點擊累死了,然後來的同夥不幫忙助攻,就在那幫忙加錢,加了錢我再一次性花一堆錢解鎖一個又是坑錢的同夥?這樣意義不明的任性設計的確很土豪。

同比早期引領風潮的獨立遊戲《瘋狂點擊》的勇者冒險故事線,《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一個披著安徒生童話外皮的換皮遊戲,但是在遊戲性上以及遊戲目標性上還不如《瘋狂點擊》,玩久了沒有榮譽獎勵系統什麼的,倒是讓人迷惘與淡淡的憂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