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機場怒罵服務員:教養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01

最近,關於馮小剛的一則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

據說,馮導本來因為飛機延誤,心情就很不好了,結果在機場準備用餐時候,因為機場的食物質量太差,對著一個女服務員大發雷霆,痛斥民航飯菜質量太差,長達十分鐘。

他說:

又不要求你們上什麼好菜,只是有一二樣能下飯的菜就行了。

就這,我這是第三次對你們說了。

上次態度還行,可是,你們改了嗎?第三次了,你們還這樣,你叫人怎麼吃!

別人都在正常吃飯,就馮導架子大,說完了對食物的不滿意,馮導還怒批:

什麼正點率百分之六十八,簡直是胡說八道。中國民航飛機沒幾個正點的。

說真的,人家飯菜不好,沒強求你嚥下去,他家飛機不好,也沒求著你來坐,你這麼一副“必須伺候好老子”的姿態,著實難看。

的確,中國民航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弊病,很多人對民航服務,尤其是飯菜質量不好、價格又高頗有微詞,但請問馮導,你不找人家領導反饋,在這裡對著一個不管事的女服務員趾高氣揚地耍大牌,你還真是威風!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作為一個有影響力(我承認我看過不少馮導的電影)的導演,卻完全沒有一點該有的修養和素質,遇到一點兒“不爽”的事,就懟天懟地懟人家女孩,你真不愧是“馮鋼炮”之名。

其實,關於馮導的“風流”韻事,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了。

當時,馮小剛帶著《芳華》女主角苗苗和一眾京圈大佬參加了一個私人聚會。陳道明等人也在場,現場可謂是星光燦爛,好不熱鬧。

當然,藝術家大咖的盛宴,當然少不了載歌載舞,先是陳道明彈起鋼琴,民謠歌手張燕伴著琴聲唱起了《絨花》。

看到此情此景,馮小剛拉著自己的女主角苗苗的手,讓她給大夥表演一段舞蹈。苗苗面露難色,又不好意思拒絕。

馮小剛機場怒罵服務員:教養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確實,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在於他能否替別人思考,不主動強迫別人做不喜歡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馮導,你想讓人女孩給你掙臉面,是你的事,可你未經人家同意就擅自做主,硬逼著別人跳舞,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最後,苗苗還是拗不過馮導的要求,被逼著把鞋子脫了跳舞。足見平時馮導的牌面有多大了。

前段時間,崔永元與馮小剛因《手機2》之事,也是鬧得滿城風雨,多年前恩怨糾葛,真真假假難辨,誰能說得清,但是,有的時候,很多細節足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和素養。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教養就是讓別人感到舒服,深以為然。

如果教養就是讓人舒服,馮小剛讓面有難色的苗苗光腳跳舞,就是沒有教養;

如果教養就是讓人舒服,陳道明罵髒話,替她解釋,會讓姑娘苗苗感到舒服,這就是教養。

馮小剛是人前獻寶,強人所難。而陳道明是為體諒姑娘的心情處境,感同身受。兩者同臺相較,立見高下,更見一個人的素養。

教養,方式不重要,馮小剛拉著手和風細雨,陳道明飆髒話替人說話,哪一個,更在人心?

作家梁曉聲的曾用四句話概括一個文明人所具備的素養: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但很多人,連其中一點都難以做到。

02

想起之前的一條新聞:

2017年10月4日下午,一男一女在陝西科技大學校區內駕車時,遇到環衛女工駕著垃圾車擋路,因為拉開垃圾車的時間過久,其中的女人就下車推搡環衛工,並且叫囂:

我掙多少錢,你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馮小剛機場怒罵服務員:教養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馮小剛機場怒罵服務員:教養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男的更可惡,直接下手對環衛工人進行毆打踢踹,還理直氣壯地說是人家阿姨自覺讓他打的。

後來被網友曝出,原來他是陝西科技大學剛從國外高薪聘請的教授,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卻仗著自己掙得錢比別人多,就真覺得自己能為所欲為了。

而該教授的助手還辯解稱,該教授剛從國外回來,不瞭解國情。並稱該教授有1000萬的投資,請不要曝光。

就憑你這囂張得二五八萬的態度,曝光你還真是輕的。

白巖松有一句話:“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的確,有些人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但這和和他有沒有文化,完全是兩碼事。

幾年前,在重慶銅梁,清潔工蘇女士有一天在打掃街道的時候,發現自己剛打掃過的街道,被人丟垃圾丟得滿街都是。氣憤之下,她說抱怨了一句:“真是太過分了。”

旁邊幫家長守攤位的13歲女孩聽到這句話,馬上脫下拖鞋,用力砸到她身上:“你說什麼,你不就是個掃大街的。”

說完還不過癮,手裡又拿起一個蘋果丟過去,蘇女士受不了了,上前和女孩理論,這女孩卻直接動起手來,兩人瞬間扭打起來。

這時,女孩的父親趕過來,看到這一幕,卻說“打得好,該打。”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以為自己比別人多點錢財和地位,就高人一等,尾巴翹到天上去,不把人當人看了。

看到這位父親的言行,難怪能把這女孩教育成這幅沒有教養的模樣。

一個人在面對手無寸鐵的基層工作人員時,是趾高氣昂地辱罵毆打,還是優雅得體地報之感謝,這最能看清他內心深處是善良還是醜惡,是教養還是流氓。

有的時候,有些人甚至還把自己這種沒教養的“德行”潛移默化地傳承給下一代,給孩子做了最差勁的“身教”,從此毀了孩子的一生。

在我看來,沒教養比沒文化可怕多了,因為道德常常能夠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為人父母,遺留給孩子自己最美好的財富,是傳承的家風,是為人的智慧,是得體的素養。

03

曾經看過一個網友講過她媽媽的故事:

五一,我陪著媽媽逛街時,在路上遇到一位流浪歌手。

我們停駐腳步聽完一曲後,我走過去,隨手把五元零錢扔進了地上那帽子裡。

緊接著,媽媽的舉動讓我感到很羞愧:

媽媽她慢慢地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輕輕將兩個硬幣放進了帽子裡,並微笑著向流浪歌手,微微點頭示意。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看一個人的素質怎麼樣,不是看他對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態度怎麼樣,而是看怎麼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也就是說,你對弱者(比自己弱)的態度裡,藏著你的素質和修養。

因為,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不需要欺負他人來抬高自己的。強大者對弱小者下手,是生物鏈裡物競天擇的淘汰法則,但不是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規則。

許多時候,人的一生就是無形的,你沒有走到終點就根本不知道你是誰。可是教養是跟隨你一生的,你平日的行為足見你的教養,你的教養更可以看出你的人品。

而交朋友,最該看重的就是人品,畢竟,誰也不想你最相信的人,卻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捅了你一刀。

為人父母的,給孩子最重要的是,教給他怎麼做人,言傳身教地教會他們“素質”二字怎麼寫尤為重要。

活在這個社會多艱難,多難受。誰也不知道,世界盃之後,下一個上天台的,會是誰?

每個人都會有可能是那個被罵的服務員,可能是被強行安排跳舞的苗苗,可能是兢兢業業工作的環衛工人,更可能是浪跡天涯的落魄歌手。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各司其職的,沒有誰天生就比誰高貴,工作不分貴賤,說白了,做什麼不是為了生存下去了,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更好,善待自己也別忘記善待別人。

文明社會里,人和人之間有很多不成文的約定,遵守這約定的人越多,這世界就越美好。因此,我們都特別需要身邊每一個人心存善意,會感同身受,能換位思考,有良好教養。

我也越發明白,真正的教養,就是能體諒他人感受,是己所不欲,不施於人,是心懷良知,與人為善,是不恃強凌弱,不有意給別人添堵,也不存心讓別人為難。

請一定記住,善良永遠比作惡有尊嚴,教養永遠比粗魯更優雅,做一個好人永遠比做一個壞人有底氣,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比沒教養的人重要得多。

無論人生走到何處,自己是強大還是弱小,最起碼要做到,把自己當人看,把別人當人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