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机场怒骂服务员:教养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01

最近,关于冯小刚的一则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

据说,冯导本来因为飞机延误,心情就很不好了,结果在机场准备用餐时候,因为机场的食物质量太差,对着一个女服务员大发雷霆,痛斥民航饭菜质量太差,长达十分钟。

他说:

又不要求你们上什么好菜,只是有一二样能下饭的菜就行了。

就这,我这是第三次对你们说了。

上次态度还行,可是,你们改了吗?第三次了,你们还这样,你叫人怎么吃!

别人都在正常吃饭,就冯导架子大,说完了对食物的不满意,冯导还怒批:

什么正点率百分之六十八,简直是胡说八道。中国民航飞机没几个正点的。

说真的,人家饭菜不好,没强求你咽下去,他家飞机不好,也没求着你来坐,你这么一副“必须伺候好老子”的姿态,着实难看。

的确,中国民航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弊病,很多人对民航服务,尤其是饭菜质量不好、价格又高颇有微词,但请问冯导,你不找人家领导反馈,在这里对着一个不管事的女服务员趾高气扬地耍大牌,你还真是威风!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有影响力(我承认我看过不少冯导的电影)的导演,却完全没有一点该有的修养和素质,遇到一点儿“不爽”的事,就怼天怼地怼人家女孩,你真不愧是“冯钢炮”之名。

其实,关于冯导的“风流”韵事,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

当时,冯小刚带着《芳华》女主角苗苗和一众京圈大佬参加了一个私人聚会。陈道明等人也在场,现场可谓是星光灿烂,好不热闹。

当然,艺术家大咖的盛宴,当然少不了载歌载舞,先是陈道明弹起钢琴,民谣歌手张燕伴着琴声唱起了《绒花》。

看到此情此景,冯小刚拉着自己的女主角苗苗的手,让她给大伙表演一段舞蹈。苗苗面露难色,又不好意思拒绝。

冯小刚机场怒骂服务员:教养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确实,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在于他能否替别人思考,不主动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冯导,你想让人女孩给你挣脸面,是你的事,可你未经人家同意就擅自做主,硬逼着别人跳舞,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最后,苗苗还是拗不过冯导的要求,被逼着把鞋子脱了跳舞。足见平时冯导的牌面有多大了。

前段时间,崔永元与冯小刚因《手机2》之事,也是闹得满城风雨,多年前恩怨纠葛,真真假假难辨,谁能说得清,但是,有的时候,很多细节足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素养。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教养就是让别人感到舒服,深以为然。

如果教养就是让人舒服,冯小刚让面有难色的苗苗光脚跳舞,就是没有教养;

如果教养就是让人舒服,陈道明骂脏话,替她解释,会让姑娘苗苗感到舒服,这就是教养。

冯小刚是人前献宝,强人所难。而陈道明是为体谅姑娘的心情处境,感同身受。两者同台相较,立见高下,更见一个人的素养。

教养,方式不重要,冯小刚拉着手和风细雨,陈道明飙脏话替人说话,哪一个,更在人心?

作家梁晓声的曾用四句话概括一个文明人所具备的素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但很多人,连其中一点都难以做到。

02

想起之前的一条新闻:

2017年10月4日下午,一男一女在陕西科技大学校区内驾车时,遇到环卫女工驾着垃圾车挡路,因为拉开垃圾车的时间过久,其中的女人就下车推搡环卫工,并且叫嚣:

我挣多少钱,你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冯小刚机场怒骂服务员:教养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冯小刚机场怒骂服务员:教养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男的更可恶,直接下手对环卫工人进行殴打踢踹,还理直气壮地说是人家阿姨自觉让他打的。

后来被网友曝出,原来他是陕西科技大学刚从国外高薪聘请的教授,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却仗着自己挣得钱比别人多,就真觉得自己能为所欲为了。

而该教授的助手还辩解称,该教授刚从国外回来,不了解国情。并称该教授有1000万的投资,请不要曝光。

就凭你这嚣张得二五八万的态度,曝光你还真是轻的。

白岩松有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的确,有些人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但这和和他有没有文化,完全是两码事。

几年前,在重庆铜梁,清洁工苏女士有一天在打扫街道的时候,发现自己刚打扫过的街道,被人丢垃圾丢得满街都是。气愤之下,她说抱怨了一句:“真是太过分了。”

旁边帮家长守摊位的13岁女孩听到这句话,马上脱下拖鞋,用力砸到她身上:“你说什么,你不就是个扫大街的。”

说完还不过瘾,手里又拿起一个苹果丢过去,苏女士受不了了,上前和女孩理论,这女孩却直接动起手来,两人瞬间扭打起来。

这时,女孩的父亲赶过来,看到这一幕,却说“打得好,该打。”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多点钱财和地位,就高人一等,尾巴翘到天上去,不把人当人看了。

看到这位父亲的言行,难怪能把这女孩教育成这幅没有教养的模样。

一个人在面对手无寸铁的基层工作人员时,是趾高气昂地辱骂殴打,还是优雅得体地报之感谢,这最能看清他内心深处是善良还是丑恶,是教养还是流氓。

有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还把自己这种没教养的“德行”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下一代,给孩子做了最差劲的“身教”,从此毁了孩子的一生。

在我看来,没教养比没文化可怕多了,因为道德常常能够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为人父母,遗留给孩子自己最美好的财富,是传承的家风,是为人的智慧,是得体的素养。

03

曾经看过一个网友讲过她妈妈的故事:

五一,我陪着妈妈逛街时,在路上遇到一位流浪歌手。

我们停驻脚步听完一曲后,我走过去,随手把五元零钱扔进了地上那帽子里。

紧接着,妈妈的举动让我感到很羞愧:

妈妈她慢慢地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轻轻将两个硬币放进了帽子里,并微笑着向流浪歌手,微微点头示意。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看一个人的素质怎么样,不是看他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态度怎么样,而是看怎么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也就是说,你对弱者(比自己弱)的态度里,藏着你的素质和修养。

因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不需要欺负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强大者对弱小者下手,是生物链里物竞天择的淘汰法则,但不是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规则。

许多时候,人的一生就是无形的,你没有走到终点就根本不知道你是谁。可是教养是跟随你一生的,你平日的行为足见你的教养,你的教养更可以看出你的人品。

而交朋友,最该看重的就是人品,毕竟,谁也不想你最相信的人,却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捅了你一刀。

为人父母的,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给他怎么做人,言传身教地教会他们“素质”二字怎么写尤为重要。

活在这个社会多艰难,多难受。谁也不知道,世界杯之后,下一个上天台的,会是谁?

每个人都会有可能是那个被骂的服务员,可能是被强行安排跳舞的苗苗,可能是兢兢业业工作的环卫工人,更可能是浪迹天涯的落魄歌手。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各司其职的,没有谁天生就比谁高贵,工作不分贵贱,说白了,做什么不是为了生存下去了,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更好,善待自己也别忘记善待别人。

文明社会里,人和人之间有很多不成文的约定,遵守这约定的人越多,这世界就越美好。因此,我们都特别需要身边每一个人心存善意,会感同身受,能换位思考,有良好教养。

我也越发明白,真正的教养,就是能体谅他人感受,是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是心怀良知,与人为善,是不恃强凌弱,不有意给别人添堵,也不存心让别人为难。

请一定记住,善良永远比作恶有尊严,教养永远比粗鲁更优雅,做一个好人永远比做一个坏人有底气,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没教养的人重要得多。

无论人生走到何处,自己是强大还是弱小,最起码要做到,把自己当人看,把别人当人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