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1988-2018 地點:長春市第十六中學門前

時光易逝,白雲蒼狗——這句話可以適合每個人,每個人又都賦予它新的內涵,詮釋著不同意義。

高中畢業在北大荒農墾17年,1986年從佳木斯調回長春,在第十六中學教授歷史14年,退休後研究文物、出書、與老伴兒周遊世界……郭老的人生經歷就好像一部充滿了驚喜、神秘、新奇的長篇小說,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郭老畢業於長春市第十一中學,這所學校始建於1945年,是長春人民口口相傳的四大校之一,被親切地稱為“十一高”。

郭老說:“今天的十一高在省內外都享有很高聲望,已經成為國內著名中學之一。”

他很自豪。

1959年高中畢業,郭老先後去了口前鎮、伊通縣,最後又去了“北大荒”。這“北大荒”是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50年代,那裡進行過大規模開墾,經營農場,郭老就是當時的農業工人之一。

聊天時,郭老說了件有意思的事,幾十年前在屬於“北大荒”的佳木斯勞動時,當地的種蓄場招考老師,而郭老考了個全場第一,“考官問我,‘亙古一人’的‘亙’怎麼寫?我猜他想難為我,然後我用手沾了沾吐沫,在書桌上寫了出來,當時他好像驚呆了。”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郭老的高中畢業照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郭老的高中畢業證書

就這樣,1978年,郭老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其實也算不上青年,因為那年他已經38歲了。而最初所去的學校環境更為艱苦,在一個只有7個學生的山溝溝。

在那時,郭老開始有了更多時間研究歷史。1986年,他回到長春第十六中學任教,舉家搬遷。直至退休,他都保持著學習和調查研究的習慣。1999年,由他參與創辦的《找你》欄目,開創了全國首家收藏類電視節目的先河。他也由此成為知名的歷史學者和文物鑑定專家。特別是改革開放這40年來,郭老走南闖北,收藏了有關政治、經濟、文化、建築、教育、書籍、信件等照片1000多張,生動地再現了40年間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和往事。

而如今我們要重拍的照片本拍攝於1988年夏天,地點就在十六中的門前,西側就是裝甲兵技術學院,裡面的三個女孩是郭老的女兒,大女兒叫郭威,1973年出生,二女兒叫郭敘,1975年出生,三女兒叫郭效宇,1978年出生。她們早就來到了約定的地點。

郭老說,裝甲兵技術學院是由以前的偽滿陸軍軍官學校改建的,五六十年代叫做第五坦克學校,九十年代更名為裝甲兵技術學院,“三十年前拍照時,坦克學校還沒這個西門,後來陸續擴建,面積越來越大。”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當年的照片由黃秀英奶奶拍攝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黃秀英奶奶拍攝郭老和他的女兒們

拍照的過程當中,郭老的老伴兒黃奶奶一直靜靜的看著,30年前的那張照片就是出自她手。她說以前這裡沒有圍牆和柏油路,沒有那麼多小汽車,過馬路都不用看的,也並不懂得什麼享受,可現在不同,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的幸福感也在不斷提升。

“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時代,這三十年來,每個十年我們都能感受到蛻變。”幾個女兒全都是70後,這樣的時間節點也讓她們的感觸十分深刻。

“改革開放之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物資逐漸豐富起來,比如西方文化和港臺時尚信息的湧入,大街上各種服裝專賣店都能看見。”——大女兒是名教師。

“農村糧食供應日益充足,糧票等各類票證一同‘下崗歇業’了,人們不再為吃飽飯而發愁。”——二女兒在電信工作。

“到了80年代,我十幾歲的時候,城裡開始有了公共汽車,到哪裡都方便多了。”——三女兒也當了老師。

三個女兒各自有美滿的婚姻和家庭,在長春有房有車。

郭老對我說,其實最開始有些遺憾,因為老伴兒沒有生個兒子給他,但後來,他卻覺得很開心,“我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我這一輩子的成長和成熟,就是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體現,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都應該把逆境當做最好的考驗,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把握住自己,有獨到的東西來支撐自己的夢想。對中國來說,正是改革開放的獨到,讓我們的成功水到渠成。”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郭老一家人合影

拍完照片,我們陪著郭老來到他在十六中任教時分配的老房子那裡,併為他們拍攝了又一張合影。這間老房子就在學校的南側,沿著馬路縱深200多米的位置,“從1989年一直住到了2005年,趁著這次機會回到老房子看一眼,謝謝你們為我們一家人拍照!”

這不僅僅是郭老一個人的期待。

時光照相館:1978年他38歲 從勞動青年變成了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