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啓示論壇:「跳出事件看事件」

中興啟示論壇:“跳出事件看事件”

6月27日,由中國貿促會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主辦、龍圖新世紀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雙週企業合規講壇第二期“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合規風險防控——中興案例給中國企業的啟示”在北京舉行。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王志樂指出,合規以反腐敗為切入點而發端,隨著合規實踐的不斷髮展,合規的切入點也逐漸擴大到反腐敗之外,中興通訊事件是貿易和進出口管制領域點對點的合規案例。

會上,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研究諮詢部主任郭凌晨結合中興事件始末,依據已經公開發表的材料,介紹了第一次達成和解、第二次被重啟制裁令進行處罰等過程。

王志樂認為,中興自2017年3月第一次達成和解以來,在合規改進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向和解協議中承諾的合規整改預期邁出了很大一步。在持續改進的過程中出現第二次被處罰的事件,是由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拋開其它因素來看,風險演變為事件的背後,有些啟示值得關注探討。中興通訊事件可能為中國企業合規管理帶來深遠的影響,政府等相關部門也有責任推動企業進行合規管理,提高合規經營能力。合規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僅僅能降低風險,更能將中國企業的質量和使命感提升到更高臺階。

微軟大中華區合規總監李近宇結合跨國公司管理經驗作了深度解析:法務管理和合規管理的關係處理對企業治理至關重要,解決二者之間的關係不是單純明確“誰說了算”,而應以維護公司利益為評價標準。中興第二次被處罰的重要啟示是,企業領導層對合規的意願將決定企業對外表達出支持什麼不支持什麼、維護何種價值觀,高層態度也決定企業是否可以從文化上根本改變公司的意志和發展里程。其他企業應通過中興事件進行自查自糾,發現眼前短板或缺陷,在未來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

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的主管合夥人唐承慧介紹了美國進出口貿易管制兩大法律框架:《出口管制條例》和《國際武器貿易條例》,以及在此框架下對美國出口的技術、軟件、商品等進行再出口(甚至含有上述成分的商品技術等)的許可、出口範圍、對象等規定。尤其在某些未被限制禁止出口的國家也包含被限制禁止出口的企業和個人,這些都是合規風險的陷阱。

“中興事件本身折射出本土企業在合規管理上經驗和能力不足。未來,企業加強合規能力建設應著重從高層態度和企業文化抓起,保持企業合規部門和權限的相對獨立性,聚焦合規制度和管控措施的落地執行。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中國不僅要輸出產能、資金,更應該參與共同規則的建立,輸出合規理念和文化。”王志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