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7月2日,伴隨著2018年世界盃的進行,華帝股份(002035.SZ)火了。除了因“法國隊奪冠退全款”而備受關注的世界盃營銷外,各利益相關方更加關注華帝股份北京經銷商失聯、“負債1.5億”等熱詞。股價方面,華帝股份7月2日更是開盤即觸及跌停,創出21.99元新低。

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全國第二大經銷商跑路,法國隊奪冠為何經銷商要掏腰包?

據華帝股份2017年報顯示,在其前五大客戶中,北京華帝燃具銷售有限公司排名第四位,銷售額1.62億元。

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針對華帝推出的“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營銷方案,隨著法國隊晉級八強,華帝股份會否“退全款”的懸念將繼續。華帝股份證代王釗召表示,如果法國隊真的奪冠,賠付的費用確實挺大,不過這都在年度營銷預算內,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而且總部和經銷商一起承擔本次營銷費用,總部賠付電商渠道的,經銷商賠付線下渠道,很大程度上分擔了營銷成本。而且即便要賠付,實際付出的也是成本價。從目前來看,營銷效果還是挺好的。

世界盃進行得如火如荼,華帝股份也決定將營銷活動延長三天的時候,此時卻迎來了全國第二大經銷商跑路的消息,難免引起媒體和眾多網友的密切跟進與關注。球迷們可能更關心法國隊如果奪冠,華帝及其經銷商需要承擔的損失。

對於華帝股份自己來說,可能更應該靜下來想一想,最近幾年的終端擴張,是否忽視了經銷商的抗風險能力。

旗艦店數量與抗風險能力並沒有成正比

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十萬加財經通過對比華帝股份2015-2017年財報發現,此次經銷商跑路事件,或許與華帝股份終端渠道鋪設速度過快,經銷商抗風險能力沒有同步增強有一定關係。

財報顯示,華帝與經銷商採取的是先款後貨的結算方式,收入確認上以商品發出,客戶或客戶代理人核對簽收,開具增值稅發票作為收入確認時點。有審計師向媒體表示,華帝的經銷模式和收入確認方式完全把滯銷風險轉移給了經銷商。也有知情者向媒體透露,華帝京津公司近年來企業的瘋狂擴張,但銷售情況卻並不理想,結果導致庫房壓力越來越大,資金流逐漸枯竭。

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2015年年報顯示,華帝旗艦店數量為1家

比起法國隊能否奪冠,華帝或許更應該關心經銷商的死活!

2017年年報顯示,華帝旗艦店為234家

十萬加財經注意到,2015年華帝股份年報顯示,當時全國範圍內僅有1家線下旗艦店,2016年對該數據沒有提及,而到了2017年,這一數據則變成234家。旗艦店增速之快,難免令人驚訝。而此次事件或許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數量增長的同時,更應該提升經銷商的抗風險能力,而不是一面忽視這一問題,另一面又將廠家的壓力轉嫁到經銷商身上。

文/十萬加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