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倉頡造的嗎?

漢字是倉頡造的嗎?

在古代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黃帝軍隊和出尤的軍隊交戰,雙方打的如火如茶,勝負難分。這時候黃帝準備改變戰略,就命令一個叫企確的大臣拿來作戰闊,結果由於龍於應戰,倉瓶的作戰圖早已丟失,無奈,黃帝只好又氣氣氨地收兵營。

漢字是倉頡造的嗎?

倉頡

倉額為了蘇補自己的過失,於是向黃帝建議畫圖造字,倉額分析當時的情勢,認為人多事務,又經常有成事發生,如果用結繩記事、刻本為號傳達命令的辦法實在有些難以應付,長此以往或許以後會出很大的原,他建議黃帝做一種圖,天下的人一開都明白是什麼意思,用這種圖表達想要說的話,人們就會按照他的意思去完成。黃帝覺得倉頡說的挺有道理,於是就命令他研究畫圖造字的方法。

漢字是倉頡造的嗎?

倉頡整天想著造字的辦法,可是眼看要到冬天了他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夜裡下了場大雪。倉頡清早起來去山上打獵,只見山已經被白雪覆蓋,樹木已經都銀裝素裹。倉頡在山上轉了一圈也沒有收穫,於是轉身準備回去。突然從樹林跑出兩隻山雞,它們在雪地裡覓食,走過的路上留下了西行長長的爪印,緊接著又隨出兩隻小鹿,它們同樣在雪地裡留下了腳印。倉頡出神地望著山雞和小鹿留下來的腳印,對此發現此狀是不一樣的,這下倉頡找到了靈感,受到了啟示,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路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的東西只要把它的象形而出來不就是字嗎?想到這些,倉頡高興至極,趕緊回去將這個想法報告給了黃帝。黃帝也認為是一個極好的方法,於是就讓他把所有的東西都畫下來,例如山川日月,飛禽走獸,都按照象形造出字來,然後昭告天下,互相學習辨識。

漢字是倉頡造的嗎?

接下來的日子,倉頡每天細心觀察生活,仰觀日月星辰,俯察鳥獸山川,不停地創造象形文字。過了沒有多久,他就創造了很多的象形文字,例如人、手、日、月、牛、馬等。隨著文字的增多,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這麼多象形字該記錄在什麼地方呢?刻在石頭上拿不動,寫在木板上太厚重,寫在獸皮上也不合適,幹是倉頡又產生了困擾。有一天有人抓了一隻大龜,前來請倉頡為其造字,倉頡就按照龜的樣子造了字,並且刻在龜殼上。烏龜由於感到背部疼痛,拼力掙扎,最後逃進河裡去了,結果三年以後,人們在另一個地方抓住了這隻刻字的烏龜。龜殼上的字不僅沒有被水沖洗掉,反而更加清晰了。

從此以後,倉頡就把創造出的象形字都刻在龜殼上的方格子裡,然後用繩子穿起來獻給黃帝。黃帝命人好好收藏,並且嘉獎了倉頡。這就是最早的漢字,即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