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民黨將領何應欽的晚年歲月?

大不列顛的帝王

何應欽是蔣介石是八大金剛之首,長期擔任蔣介石在軍中的代理人。在國民黨軍隊這個大系統中,何應欽是當之無愧的第二號人物。

何應欽是人生頂點是作為中國戰區總司令接受日本投降,何應欽代表蘇、越、朝、緬、泰等盟國接受岡村寧次的投降,得到了一個軍人的最高榮譽。

1946年何應欽被排擠,擔任重慶行營主任,成了一方大員,和原先擔任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甚至行政院長的風光比起來,抗戰結束後的何應欽,成了落架的鳳凰不如雞。

1949年,何應欽按照蔣介石要求,擔任了李宗仁政府的行政院長,但很快因為戰敗下臺。

到臺灣之後,蔣介石軍中第一親信的位置給了陳誠,何應欽這個級別的老將都要退休。何應欽在臺灣做過哪些職位呢?

1949年8月去臺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國民黨中央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童子軍”總會副會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

何應欽晚年可以說是十分清淡,除了某些重要場合做做場、剪個彩,更多從軍事方面轉向了文化教育方面。這種被擠出權力中心的感覺,估計很不好受。

為什麼何應欽最終被蔣介石拋棄?除了年齡問題,恐怕還有這些:

1,1927年,蔣介石自以為控制國民革命軍軍權,可以秒殺汪精衛和胡漢民,沒想到何應欽關鍵時刻默認了汪精衛的逼宮行為。因此,蔣介石只好下野,對此蔣介石很惱火,曾對黃埔學生說,何“何應欽要造反我,你們就反何應欽,我當土匪頭子!”

2,1936年,西安事變,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囚禁,何應欽直接組織了西征軍,討伐陝西的張學良楊虎城,置蔣介石於死地,期望自己獨掌大權。蔣介石最絕望的時刻,何應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讓他很絕望。

3,雖然全面抗戰8年中,何應欽一直擔任了參謀總長等高級職務,可是蔣介石更多直接指揮戰區司令、集團軍司令甚至軍長。蔣介石對何應欽始終有防備,何應欽只能老老實實給蔣介石打工。

何應欽是貴州人,從擔任黃埔軍校總教官開始,他就是蔣介石的第一親信,他始終都沒能建立起自己的一股勢力,只能作為蔣介石的依附力量而存在,所以後來被拋棄就理所當然了。而陳誠的土木系後來居上,雖然鬥不過蔣經國,但也在臺灣活躍了很多年。


歷史知事



蔣介石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更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蔣介石到臺灣後,所做所為盡是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令蔣經國收回軍統,在將領方面更是幾乎全部黜落,能夠留下的則是深受老蔣寵愛的絕對心腹。老蔣明面上嚷著喊著反攻,但是實際上已經決定龜縮,所以很多不應該或者不能重用的人自然只能被擼,這裡面自然包括何應欽。

所以,何應欽的晚年?他能好好的活著,得個善終,已經是老蔣的法外開恩了。

蔣介石曾說過:“沒有我蔣中正,絕沒有何應欽。”



何應欽到臺灣後,作為老蔣曾經的“忠臣”和“心腹”,為什麼卻被老蔣送進了冷宮?

你別看老蔣一口一個“敬之”地叫著何應欽,甚至在何應欽父親去世時親往何家弔唁,兩人似乎親近得不得了,但是蔣何之間的齷齪卻很深。老蔣雖然在重用何應欽,但是並沒有將何當成自己可以絕對信任的心腹,老蔣信陳誠寵宗南,何應欽在蔣心中的位置遠不如陳胡。

何應欽和蔣介石皆曾就讀於日本振武學校,蔣算是何的學哥,也是靠著這份情誼,在何應欽被貴州軍閥驅逐後,在孫中山先生決定創辦黃埔軍校的時候,何得蔣推薦成為黃埔軍校副總教官。從這時候開始,何應欽算是入了老蔣帳下,這段時期何應欽受到了老蔣的重用。但是何應欽這貨心思很多,不肯完全淪為老蔣的附庸。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以後,汪精衛聯合“李白”、閻錫山、馮玉祥等人反蔣,迫使蔣介石於當年8月不得不通電下野。但是,當時的情況還是很微妙的,在會議上白崇禧開口要求老蔣退位讓賢,李宗仁閻錫山他們當然表示完全同意,介石兄便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這時何應欽的態度便顯得很重要了,老蔣轉頭看著何應欽,或者說所有人都在等著何應欽的態度。只要何應欽對老蔣表示挽留,老蔣便有理由留下來。何應欽心想,這老蔣樹敵這麼多,各系勢力都要反他,看來老蔣這回真是要栽了。最後,何應欽用沉默回應了老蔣,用沉默支持了李白馮閻,老蔣當場氣炸,甩頭便走。

1927年9月寧漢合流,12月蔣介石復職,然後馬上報復何應欽,趁著何應欽去了南京,直接免除何應欽的職位,然後收編了何應欽的部隊。



何應欽跟著“李白”逼迫蔣介石下野這事本來已經過去了,何應欽也通過老老實實遵從老蔣的意志為老蔣辦事重新獲得老蔣的信任,甚至後來老蔣還讓他當了軍政部長,但是何應欽心裡還是不老實。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軟禁老蔣,逼迫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戰”。這事可能讓何應欽看到了機會,然後代行老蔣的總司令職權,調兵遣將作攻西安之勢。這可將宋美齡嚇壞了,你何應欽在這時候發兵討伐張楊,到時候他們狗急跳牆將老蔣撕票了怎麼辦?於是宋美齡一邊拖著何應欽,一邊派人去西安找老蔣要“聖旨”讓何應欽停戰。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老蔣沒有發作,反而處處表揚何應欽,說何應欽做得好,如果何應欽沒有用軍事威脅張楊,這事沒這麼好解決。何應欽當時也有點懵,這不像老蔣的風格啊!

但是,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真的是因為何應欽要打張學良和楊虎城嗎?蔣介石知道不是,何應欽更知道不是,這戰真打起來了,遭殃的肯定是老蔣。老蔣就高明在這裡,心裡雖然很不爽,但是他了解何應欽這個人,所以在急需用人之際還是選擇了用何應欽。

老蔣作為上位者,最不能忍受的是背叛,你可以能力不出眾,但是你必須得忠心,得聽話,這也是老蔣的用人原則。但是何應欽這兩次都在老蔣背後捅刀子,老蔣這脾氣,你要說他不怪何應欽,這可能嗎?但是因為戰時需要,因為老蔣知道只要自己在位他何應欽就不敢作祟,所以用何應欽。但是到臺灣後,老蔣就看清形勢了,反攻?簡直是痴心妄想!所以就老老實實經營臺灣吧,何應欽還用得到嗎?用不到了,所以便扔了!



何應欽實際上也不是什麼好人,在抗戰勝利後,何應欽竟然不顧國家與民族之大義去救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日本戰犯。

何應欽救的這個日本戰犯,名叫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製造濟南慘案、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迫使國民黨簽訂《塘沽協定》、提出並推行“三光”政策等等,他最終踩著我中國無數無辜軍民的屍體登上了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位置,他的罪行已經罄南山之竹難書、倒太平洋之水難洗。岡村寧次作為甲級戰犯本應該遣送遠東軍事法庭接受審判和制裁,但就是因為何應欽的出手相救,不僅讓岡村寧次逃脫了審判和制裁,更是得以安享晚年!何應欽這種行為怎麼對得起那些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犧牲的戰士與慘遭日本侵略者殺害的無辜百姓?

這種事他何應欽都敢做都能做,還有什麼是他不敢做不能做的?

何應欽,你欠中國人民一聲道歉!



1987年10月21日,何應欽在臺北去世。

何應欽到臺灣後,開始遭到蔣介石的冷落和清算了,畢竟他曾幾度背叛老蔣,老蔣怎麼可能繼續讓他風光無限。

1950年何應欽任戰略顧問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名頭倒是挺好聽的,但是沒有任何實權。何應欽這時候也很識時務,知道老蔣要動他,於是乖乖地配合,沒有頂蔣介石,更沒有爭,你老蔣說什麼是什麼,你老蔣讓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你老蔣讓我去哪我便去哪。

何應欽因此得了善終。


吾與吾國

何應欽是國民黨內除了蔣介石之外的第二號人物,為蔣介石打理著國民黨上下的政務以及前軍打仗的後勤工作,可以說得上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一樣的人物,也正因為他在國民黨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蔣介石才會對何應欽的兩次背叛行為選擇了原諒。


何應欽的早年生活

何應欽是貴州人,他年輕的時候因為偷玩父親的駁殼槍不小心打穿了屋頂,他深知父親是一個多麼暴躁的人,怕回來受到一頓暴打,所以年輕的何應欽一個人偷偷跑到了縣城裡面,這個時候正好趕上了高等小學的招生,於是何應欽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教育。

在接下來的幾年了,何應欽因為飽受同學們的歧視,所以他非常努力的學習著,接下來就讀了陸軍小學,還有陸軍中學,又憑藉著極為優異的成績成為了清政府派遣日本的公費留學生,考入了日本的振武學校。


何應欽從日本回來後在貴州軍閥的手下當過旅長,但是當貴州軍閥被人刺殺後何應欽也遭到了不明身份的人槍殺,僥倖逃過一命的他,遠離了自己的家鄉,躲藏了起來,靜靜的休養著。

後來他聽說在日本的同學蔣介石正在孫中山的手下著手開辦黃埔軍校,於是與蔣介石不太熟的他在通過一個兩人之間的朋友介紹,後來到了黃埔軍校,最後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總教官。


在黃埔軍校的這段時間裡與何應欽後半生權勢人生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何應欽在對待學生的時候溫和寬厚,非常的善於開導人,又能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就被學生們尊敬的稱為“何婆婆”。

黃埔軍校的學生都是人中龍鳳,在參與了東征和北伐之後,黃埔軍校的學生們一個個脫穎而出,漸漸成為了在民國政府中身居高位的將領,正是因為這段時間內和這些黃埔學生們打下的良好關係,為何應欽網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所以才能在何應欽屢屢犯錯之後蔣介石也不得不選擇原諒何應欽。

何應欽對蔣介石的兩次背叛

在北伐戰爭後,何應欽誠和白崇禧等人聯手迫使蔣介石下臺,在蔣介石上臺後因為顧及到何應欽多當時國民政府大多數高層有著複雜的聯繫,所以他選擇了原諒何應欽。

在西安事變爆發後,蔣介石被張學良扣押的時候,何應欽深感自己的機會到了,因為他當時已經身居國民黨的第二號人物,只要蔣介石被張學良等人殺死,他就能穩穩的坐上民國政府第一號人物的位置上,所以他一直在國民黨內部主張強攻西安,不對張學良等人妥協,不能折損黨國的尊嚴。

後來也是在宋美齡、宋子文等蔣介石親屬的交際下才迫使何應欽放棄了這個舉動,當蔣介石被張學良放了出來之後,重歸了他的寶位,這個時候蔣介石對何應欽曾經對自己的背叛惱怒萬分,所以當即撤了何應欽的職。




蔣介石在撤了何應欽的職後發現事情不對,他感覺他對國民黨內部和軍隊的掌控降低了,因為何應欽曾經的學生派系們在何應清下臺之後就一直消極對待蔣介石,所以蔣介石不得不派人傳話給何應欽令他官復原職,但是何應欽不願回來,後來是在蔣介石的親自勸說下才重新回到了國民黨,重新坐上了國民黨二號高層的位置。

對日本人友好的何應欽

他在抗日戰爭中並未作出重要的貢獻,反而在作為中國的受降主官時,他想到了和日軍主將岡村寧次的同學感情,於是在受降的前一天晚偷偷的通知了岡村寧次在投降儀式的當天不要帶著他摯愛的軍刀,軍刀對於那個時候的每個日本人來說,都是生命,何應欽為他的日本同學著想,所以在投降的當天岡村寧次空手上了受降臺,並沒有獻上最重要的軍刀。

在崗村寧次作為戰敗國主將向何應欽這個主受降官鞠躬致禮的時候,何應欽作為戰勝國的受降官居然和崗村寧次一起相互躹起了躬來,這副模樣讓所有觀禮的人都驚呆了。

當時在中國參與受降活動的還有美國以及東南亞各國的使者們,他們作為受害國也參與了這次活動,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戰勝國的主觀會對一個戰敗國的侵略者鞠躬,頓時聲色大噪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何應欽還和蔣介石爭論了起來,蔣介石主張減少日本人回國的物資,但是何應欽主動提出增大幾倍的物資給日本人回國,最終兩個人開始爭吵了起來。

何應欽的晚年生活

在蔣介石退往臺灣的時候,臺灣早已經被蔣介石的心腹陳誠牢牢的掌控,所以在退往臺灣的時候很多不聽蔣介石號令的國民黨高層被拒之在了臺灣的門外,在臺灣可以說得上是蔣介石牢牢把控住的。

所以接下來的何應欽開始坐上了冷板凳,蔣介石給了他一個名號非常大、非常唬人的職位,但是實際上並未有什麼權力,所以在到了臺灣之後,何應欽從權力的中心退了下來,過上了悠閒的富家翁生活,家庭美滿團圓。


何應欽的晚年生活雖然算不得太過於大富大貴,但對於當時很多退居國民黨的高層來說確實比較理想的一個狀態,當一個人經歷過了權力中心的大潮,能安穩的退居幕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難得的奢望,在很多時候何應欽都是一個權力的把弄者,所以他並不值得我們的尊重。


孤客生

何應欽(1890~1987)字敬之,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歷任黃埔軍校總教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陸軍總司令,國防部長,行政院院長等重要職位。他是黃埔軍校校旗和中華民國國徽的設計者。


1950年後在臺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會理事長,國民黨中央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

何應欽一生叱吒風雲,晚年生活倍受冷落。何應欽因之前在大陸就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通電反共反蔣,公開逼蔣下野一事,於蔣介石意見分歧。判斷失誤。以為蔣介石樹敵太多,以無回天之力,必敗無疑。何應欽的一句話誤導了蔣介石,在逼蔣下野時表現的態度消極,沒有力挺蔣介石。並暗中支持汪偽政府,無奈蔣介石被迫下野。這也是蔣介石與何應欽之間的首次矛盾。


後來蔣介石復職後一氣之下撤了何應欽所以的職務。其實何應欽對蔣介石是有功的,就因為這件事蔣介石的做法有點過了。何應欽情急之下臥病於杭州。聽說蔣介石曾去看過他,要求他回來復職。並對何說:我離了你,沒有問題,照樣幹下去。你若離開我,就無辦法。何應欽權衡利弊,於是經過大家圓場。答應了蔣介石回南京就職。

後來,國民黨潰敗後何應欽隨蔣介石逃離去了臺灣。

在臺灣期間,何應欽居住在臺北牯嶺街,開始了所謂的隱居生活。不聞政事,自稱閉門思過。

1950年,蔣介石又當上了總統,何應欽倍受冷落,被排擠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只任國民黨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聯合會理事等職。基本上就是掛了一個頭銜,沒有實權。老蔣也算照顧他了。何應欽官場失意,不忘繼續為老蔣效力。創辦了(中日文化經濟協會),臺灣(道德重整會)等民間組織。提出了不少建議,對臺灣的經濟文化繁榮非常關心。他的精力也逐漸從軍事轉移到關注臺灣經濟發展建設上。



何應欽雖然晚年被冷落,但是他的生活比起其他國民黨元老還算好的,吃穿不愁,家境也不錯。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就是打打牌,打高爾夫球,栽點花草,與老朋友敘敘舊,喝點酒等。日子過得雖然平淡也算頤養天年了。



任馳贏天下

蔣介石為什麼信任何應欽



東征討伐陳炯明時,棉湖之戰東征軍遭到叛軍重創,蔣介石和何應欽都被圍困。對面的人大喊要活捉蔣介石,包圍圈內的蔣介石非常尷尬。蔣對何說:“這次結果基本不好了,要麼被俘虜要麼被打死。”

這種緊急狀況下,何應欽並沒有出賣蔣,他想一個好辦法,就是用錢賄賂。人人都喜歡錢,白花花的錢滾到腳邊了,誰會不要?何應欽對著叛軍林虎的部下喊話,如果你們放下手中的武器,我就給你們一千元。然後立刻往外丟錢,叛軍看到錢立刻開始你爭我搶。這時候何應欽就帶著蔣介石逃跑了。

事後蔣介石與何應欽結拜為兄弟,蔣對何應欽說:“我的天下就是你的天下,有我蔣介石必有你何應欽”。

蔣介石也確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只要蔣升遷,何就一定升遷。哪怕蔣介石第一次下野,何應欽背叛他;蔣在西安北被活捉,何要派飛機炸死他,蔣也只是冷落,並沒有沒有懲罰過何應欽。

女兒眼中的何應欽



何應欽終生沒有孩子,何的四弟何輯五見三哥官場雖然得意,但家庭生活卻很是冷落寂寞,於是便將自己的女兒何麗珠過繼給了三哥三嫂為女。從此何麗珠就成了何應欽夫婦的女兒。被何應欽夫婦噓寒問暖,悉心撫育,視如掌上明珠。

南京解放前夕,17歲的何麗珠隨父母退到了臺灣。遷居臺灣後,何應欽寓自稱閉門思過,不聞政事。蔣介石恢復總統職權後,對何非常冷淡,將其排擠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只任一席中央評議委員的虛職。自此退出政界和軍屆,專心在家陪伴妻女。

何麗珠說父親有兩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回家多晚,都要和母親聊會兒天;二,每天至少要和母親一起吃一頓飯,要麼是早餐,要麼是晚餐。母親患病後,他又給自己增加了兩條規矩,每年陪母親出國求醫治病;定期和母親離開臺北外出度假。

何的妻子因絕症去世後,何應欽非常悲傷。雖然他思想上也早已有所準備,但夫妻兩人相依相靠,攜手度過幾十年風雨人生。如今妻子撒手先去,一種孤獨感便油然而生。

何麗珠說,有一天父親把她叫到書房,就像朋友一樣,向自己娓娓講述了他與母親多年來相濡以沫的恩愛故事。說倒傷心處時,何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妻子眼中的何應欽



何應欽的妻子是貴州軍閥王文華的妹妹王文湘,結婚多年王文湘也沒有給何應欽生個一男半女,性格保守的王文湘勸何應欽納妾,給何家生兒育女,以續接何家的香火,被何應欽斷然拒絕了。這不是何虛偽,而是他與妻子王文湘感情確實好。

王既為何應欽主家政,也為何從事社會活動。西安事變後,何應欽與蔣介石等人有嫌隙,王文湘便在四大家族的夫人中周旋,更常與宋美齡在一起,以借求教《聖經》解說為由,替丈夫辯解開脫。

何應欽不擅長交際,也不培植私人關係,有些貴州的同鄉或朋友熟人介紹的人來求職時,他不想幫忙時,都是王文湘出面得罪人。因而何應欽在貴州籍軍官中口碑很好,王文湘的聲名就差得多,都說她仗勢壓人。

何自知自己個性恬淡,處理不了妻妾之間的爭風吃醋。白天要應付官場和戰場,隨時處在身首異處的險境,需要一個能讓自己放鬆、安寧的家庭。他一直認為,夫妻之情遠遠重於權力、錢財,後者為身外之物,惟有妻子的愛、家庭的溫暖才完全屬於自己。


Mer86

何應欽(1889─1987),字敬之,貴州興義人 ,國民黨一級上將,在黃埔系中是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

何應欽在日本振武學校讀書時,蔣介石也就讀於該校,且何應欽從辛亥革命起就追隨蔣介石,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內戰,最後敗退臺灣,歷任國防部長和任行政院長。

何應欽隨國軍敗退臺灣後,擔任閒職,晚年大部分時間是打橋牌、打高爾夫球、栽花種樹等。由於妻子身體長年有病,他親自動手承包了家務,對病妻竭盡全力的照顧護理,使他獲得“中國第一好丈夫”的稱號。

1987年10月21日上午,何應欽壽終正寢,年97歲。


平沙趣說歷史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在大陸一直被蔣介石所信任和倚重的國民黨高官大員和大將們,除陳誠等少數人,絕大多數都靠邊站了,何應欽自然也不例外。在臺灣的何應欽,已經被排擠出國民黨核心層,只擔任幾個虛銜,已經沒有了權利。他也自己號稱閉門思過,不聞政事。


作為黃埔軍校的總教官,國民黨中黃埔軍校的2號人物,何應欽一直是蔣介石的嫡系和最信任的軍方人物。歷任國民政府委員、浙江省主席、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軍政部部長等職,並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更是在1945年9月,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本的投降,獲得了一箇中國軍人所能享受的最大榮耀。為何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何應欽卻備受冷落,靠邊兒站了呢?

第一次蔣何矛盾。1927年,汪精衛和蔣介石分別在武漢和南京成立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的主席汪精衛通電反蔣,而新軍閥的另三家:白崇禧的桂系,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禁晉系,都公開逼蔣下野。蔣介石四面楚歌,何應欽認為蔣介石必敗無疑,於是暗中支持桂系逼宮,蔣介石被迫下野。蔣介石曾說,“當時只要何應欽一句話,我可以不走的。”



第二次,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成扣押了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此時的南京政府,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不顧宋美齡哀求,何應欽一力主戰,主張武力解決西安問題,何應欽一面出任討伐總司令,一面與日本、桂系、四川聯繫,何應欽的主戰很有可能致蔣介石於死地,何應欽未必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鳶飛九天2018

蔣介石有兩大嫡系,何應欽和陳誠。陳誠呢,此人人被人稱之為小委員長,何與陳,兩個派系的人似同水火。陳誠系統的人,總的來說,帶兵打仗的能力不強,但做個地方官大概還行,就是說陳誠系統的人,很多搞行政還行。當然陳誠系統也有例外的,如胡鏈。而何應欽系統的人,帶兵打仗的人,比較多了,比如杜聿明,王耀武等等。但隨著國民黨軍隊在大陸的失敗,,何應欽系統的人馬與也是損失很多,如杜聿明,廖耀湘,王耀武等等,不是陣亡就是被俘。而陳誠那邊,陳誠自己在解放戰爭的中期,早早的就做了臺灣的行政長官,離開了部隊。經營臺灣,等到老蔣敗退臺灣的時候,臺灣差不多已經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陳誠系統的人了。另外老蔣敗退到了臺灣,也在檢討自己,全面整頓黨政軍,精簡下來許多人,臺灣已漸漸成為了陳誠所掌控,而此時老蔣也希望多培植兒子蔣經國,何應欽自己也“知難而退”,在臺灣,何應欽也知道,在臺灣,他在政治上的施展空間非常有限。其實自解放戰爭中後期,何應欽系統的人,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臺灣,何就開始坐起了冷板凳。但相比之下,何應欽的處境還算是不錯的,在以往和老蔣打交道的經歷中,也曾經有過“對不住”老蔣的時候,如西安事變。現在,敗退到了臺灣了,掛了一些閒職,較少談論政治。而從個人私生活來說,何應欽堪稱典範。


我愛我佳38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福祿壽國人的追求。

從福祿壽評價一下何應欽。

福=善終;戎馬一生沒有折壽難能可貴,國之幹成在紛亂的危局中沒有殉命官場更是難得。80歲以後還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難得。

祿=吃皇糧;一生有吃國俸;

壽=高壽。(1890~1987),97歲在同時代的人中算超高壽。


凱騰聚知

何應欽晚年可以說是政治失意,家庭得意。

何應欽與蔣介石之間是存在芥蒂的,去了臺灣後,蔣介石明確表示要改造國民黨,以蔣經國為首的太子黨上臺,何應欽明白其中的道理,閉門思過,主動向蔣介石示好,比如鼓吹蔣介石,頑固堅持“三不”政策,赴日赴韓拉近與臺灣之間的關係等等,但蔣介石不以為然,僅僅給他“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和“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這樣的虛職,對於何應欽這樣昔日國民黨黨政軍大員來說,這樣的政治安排是不如意的,但他依舊心生感激,最起碼自己沒有落得身敗名裂,或者遠走他鄉的結局。

政治上不如意,家庭上還算幸福美滿,儘管無子女,但與妻子王文湘恩愛無比,當時,臺灣媒體把他稱為“中國第一好丈夫”,美國、英國等媒體也慕名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