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人都在用什麼方式理財?

雨一直下19932

大家都知道,現在服裝類的服裝店不是特別好乾,坤鵬論朋友兩口子都在一商場裡共同經營一個店。每個月收入只在兩三千左右,掙得少,這日子還得繼續,他們的理財方式是什麼?一個字“省”,吃省、穿省、玩省、住省、樣樣都省,平時中午在店裡連續一個月啃大面包,然後又連續一個月吃泡麵,家裡的冰箱停了為了省電,儘管這樣,也供完孩子上大學了,一個小女孩現在畢業在大連工作,也算穩定了。前兩年兩口子掙了些錢,有些積蓄,給孩子付了首付購買了房子。一直以來,兩口子恩恩愛愛,偶爾為生活一些雞毛蒜皮吵幾句嘴,平平淡淡,也不失之為一種幸福。

再舉個典型的例子,坤鵬論有一個親戚,兩口子生活在四線城市,每月收入加一起兩萬多塊錢,在外人眼裡,兩人的生活非常不錯,但兩口子都喜歡打麻將,而且逢賭必輸,相當於月月給跟他們一起打麻將的人送工資。他們的理財方式有些與眾不同,曾經投資過房子,那時萬達剛坐落丹東,房價也是頂峰時期,當時他購買的時候是每平米6700元錢,結果三年後突然降至每平4000元錢,憑空損失了幾十萬。現在許多人都喜歡將閒餘的錢用來購買基金或股票等,而他有錢買一些金條放家,看得見、摸得著,實屬罕見,前邊說過,理財相當於過日子,那他們的日子過得到底如何?因為兩口子都喜歡玩,從小沒有對孩子進行投資,但孩子當完兵回來後現在一個央企工作。目前兩口子兩套房,一輛二十萬元錢的車,在所在城市算中上等水平。這樣看來,無論如何投資理財也沒有工作好收入多。

總之,理財是理一生的財,包括很多方面,投資事業、健康、人脈、理財等都屬於理財的範疇,不可以硬性拿經濟標準去衡量,有的人一輩子賺了很多錢,五十歲人就沒了,這種也不算會理財,因為他不會投資健康。我們周圍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理財方式,自跟身能力、心態、收入水平及所處環境都有很大的關係。最終,理財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感覺幸福快樂就可以了。


坤鵬論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每個人的身邊都會遇到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他們因為財富積累的不同,選擇的理財方式也具有較強的年齡、性格、性別標籤。

對於我的同事來說,90後,女孩,剛剛工作不久,她的理財途徑是購買招商銀行朝朝盈,朝朝盈對接的是招商基金招錢寶貨幣基金B類(代碼:000607),實質屬於貨幣型基金投資方式。這個90後之所以選擇招行的產品,沒有購買餘額寶或其他“寶寶類”產品,這是因為她的一位同學剛剛在招行工作,有業務辦理的需求,由於先入為主,加之穩健盈利,所以,朝朝盈是這個年齡階段的不錯選擇。

說下我的另一個女同事,85後,已經有娃了。她的主要資金用於購買蘇寧旗下的零錢寶。選擇蘇寧與她的工作經歷、投資經歷、購物經歷息息相關。因為,她的老東家是蘇寧,原來在某個門店做到了小主管,但礙於加班文化,加之生娃,選擇了離開。不過,蘇寧確實培養了一位好員工,她對蘇寧的認同度較強,同樣是互聯網理財平臺,她堅信蘇寧的可靠性。此外,她之前購買了蘇寧的股票,目前還持有,浮虧。儘管是虧損的狀態,但蘇寧卻給股東發福利,往她們的蘇寧易購賬號裡發一些抵用券,這樣就和她的購物經歷相關。這位85後的日常用品幾乎都通過蘇寧易購購買,使用零錢寶進行支付,消費習慣、理財黏性已經與蘇寧必不可方,薅蘇寧羊毛已經成為生活樂趣。

我的另外一位同事是80後股民,他熱衷炒股,雖然在股市裡廝殺了10年有餘,沒有大富大貴但也小有收穫,從一開始的快進快出、盲目跟風,逐步進入了堅定持股、適度補倉、愈加成熟的階段。過去幾年,他一直持有地產股,抱定了地產大牛、房價大漲的判斷。不過,這種判斷沒有影響到他買房的決策,他認為股市的收益能夠跑贏房價的上漲,但往往事與願違。

70後的朋友們已經進入多元化理財階段,他們有自己的存款、股票基金,有購買二套房,或者有物業出租,這些已經經歷了前期積累、享受了改革開放40年紅利的中年人逐步進入穩健期。

我們的身邊當然還有老人,對於老年人來說,存銀行是最佳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會擔心風險,那就買大額存單,老人們的退休金水漲船高,成為銀行吸儲的重要對象,因此,今年大額理財也的確給出了上浮52%的誘惑,三年期的年利率達4.12%。簡單說,100萬三年轉12.36萬元,老年人只要身體硬朗,3年後再來一次出國遊是很不錯的選擇。

其實,我們說的還是一些傳統的理財方式,股權投資、入股創新型企業,古玩字畫搞炒作,對於普通人來說還辦不到,也有一定的風險。不過,無論哪種投資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購買保險才是最佳理財途徑,風雨不一定來,但來的時候,的確需要一份保障、一份守護。


財經無忌

這年頭誰還不知道一兩個理財方式了,老虎君身邊的人大都有理財的經驗。

平時日常的消費需要支出,每個月規劃好需要使用的資金,這筆錢可以放入餘額寶裡,餘額寶的錢可以隨時存取,方便日常的使用,餘額寶的七日年化利率在4%左右,積少成多,一年累計下來也是可以節省幾頓的飯錢。近日,餘額寶的轉入規則發生變化,將在每日9點開始申購,額度用完就不能再轉入了,所以大家要靠搶的哦!

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互聯網金融市場也越來越規範,留下來的平臺都是比較靠譜的,因此P2P理財是不錯的選擇。身邊的朋友手裡沒有多少資金,但他從正規的借貸平臺借了一筆錢出來,用於P2P投資,目前P2P理財的利率在10%左右,在選擇平臺之前,他也進行了非常仔細的選擇,認真查看公司的資質,有無銀行存管,有無逾期無法兌付的情況等,最關鍵的是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所迷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利率過高的很可能是騙局。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不過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5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比銀行存款的利率要高,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老虎君身邊暫時還沒有靠炒股理財的,高收益常常伴隨著高風險,雖然炒股可能會一夜暴富,但風險更大,沒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對金融市場的敏銳判斷能力,還是不要輕易炒股。

大家在選擇理財方式的時候要注意風險哦!


因為我本身就是從事銀行工作的,我身邊的朋友大部分也是金融業出身。我們理財的方式其實和其他非金融業工作人員差不多,基本就是銀行理財產品、p2p以及基金投資等,股票我現在基本不碰,我覺得股票這東西性價比太低,如果你沒有內部消息,賠錢的概率近乎於百分之百。當然,大家可能會說這些我們都知道,你還拿來講什麼。下面我就告訴大家同樣的理財方式,為什麼我們獲得的收益卻不盡相同。

一,銀行理財產品。眾所周知,此類理財收益低、靈活性差、時間也相對較長,為什麼這麼多缺點我們還要進行投資?對,就因為銀行類產品安全性極高,我們基本可以忽略它的風險,財產會隨著時間穩步積累。大多數讀者肯定將自己的大部分資產都放在這裡面,這極大的拉低了我們資產的增值速度。這裡,我建議年輕讀者可以將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資產存成銀行理財,年長讀者放百分之六十即可。趁著年輕我們完全可以多博一下,哈哈。


二,P2P產品。隨著2018年p2p監管備案的大限來臨,必然淘汰掉一大批不合規的網貸平臺。對於理財新手來說,網貸之家評級前10的網貸平臺都是可以大膽放心去嘗試的,尤其是有銀行存管以及ICP認證的平臺,當然最好也不要買超過半年的p2p產品,並經常關注一下網貸之家的評級變化,這既省時省力,更降低了投資風險。具體到我個人,我在p2p投資這一塊,投入了差不多40%的資產比重,幸好本人一直比較謹慎,只投大平臺,四年時間多還未踩過雷。各位讀者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合理的進行配置。


三,基金投資。基金投資主要分為兩塊,一是貨幣型基金,我們平時零用錢可以存到貨幣基金裡面,隨取隨用,收益也和銀行理財產品相當,像熟知的餘額寶還可以直接進行消費,非常方便;二是股票型基金,對於此類基金,我建議大家可以進行基金定投,比如每月固定日期投資固定金額進去,既起到強制儲蓄功能,又能有效降低風險從而得到最大收益率。我不建議進行短期基金交易,一是風險太大,二是性質偏投機而不是投資。基金定投並長期持有,我相信大家會得到一個滿意的收益。


總而言之,在產品相同的情況下,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理財產品才是提升收益的關鍵。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非金融大神來說,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是標配,p2p是進階,股票型基金定投是實現財富增值的最好選擇。


銀行小學生

我身邊的人,按主要投資方式可以歸結為三類,很有代表性。他們曾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讓我自己的理財更加多元化,使我有更多的信息和大家分享。下面分別說說,看看你身邊的人是否也是這樣,或許您也能從中受到啟發和幫助。

第一類:以P2P為主要理財方式

這類人主要是40歲至50歲的人群,他們的主要現金資產以P2P為主,也有一些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或銀行存款,對餘額寶也不排斥,但是餘額寶裡的資金量不大。

這部分人一般都已達到自己事業的頂部位置,閱歷比較豐富,家庭現在或即將有較大開支,比較關注理財收益,只要收益穩定,風險可控,他們更傾向高收益理財產品。

第二類:以餘額寶和各類寶寶為主要理財方式

這類人一般都是年輕人,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掙錢少,開銷大,理財意願不太強,但是也不願讓錢躺在卡里睡覺,所以支付寶、京東小金庫、理財通是他們的最愛。

這部分人有很好的未來發展空間,錢對他們來說還不是很重要,他們對資金流動性比較關注,先夠花再說。不過,我發現,這類人一旦結婚買房有了孩子,他們就開始謹慎了,對金錢開始看重,對股票和P2P也開始逐步感興趣了。

第三類:以股票、房產為主要理財方式

這類人一般是30多歲的人,他們沒有享受到福利分房,屬於第一批購房結婚的人,比較早的發現房產的價值,很多人有多處房產,有的還購買門面房出租。這些人中還有一部分人比較喜歡高風險投資,對股票比較感興趣,熱衷申購新股,對股市比較有研究,經歷過牛市和熊市的洗禮。

這部分人是比較有冒險精神,有的人非常有頭腦,但是跟風的人也比較多,他們的投資渠道是最豐富的,但是很多人投資不夠分散均衡,儘管我覺得他們對風險的認識不足,但是他們往往比較自信。

當然,我身邊還有很多人採用其他的理財方式,包括投資期貨、現貨和外匯的,但都比較小眾。由於我對理財比較感興趣,所以和他們交流了解的相對也多一些。

總之,我發現50歲以下的人,存銀行的確實很少了,上面的三類人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由於樣本量少,也僅限於定性瞭解層面,我不知道這是否算是一個規律,希望朋友們在評論區說出您的主要投資方式,大家參考借鑑。首先說明我屬於第一類,是以P2P為主的。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我身邊的人一天到晚接觸最多的都是同事,相處比較好的有七八位,在我沒有來公司之前,他們理財很單一,就是放在銀行。有的同事覺得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將大部分資金存定期。有的擔心定期取出來不方便,直接放銀行卡里不管不顧。


特別是近期餘額寶升級,我轉發了許多有關餘額寶升級的文章,很多同事就來問我餘額寶利息怎麼比銀行利息高、餘額寶靠不靠譜、餘額寶怎麼購買、餘額寶怎麼升級等等。

對於這些理財小白我也耐心回答,也會推薦幾款支付寶裡面比較好的理財產品,慢慢的我發現很多同事都申購了餘額寶,少的幾百幾千,多的幾萬。


同時,他們在遇到理財問題或者選擇理財產品時,也很願意先聽聽我的看法,有時想想挺自豪的,能夠通過自己學習的知識幫助到身邊的朋友,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落葉隨風520敏

1、一個小夥伴,在銀行工作三年後離職,去了事業單位。在被股市所傷之後,現在的理財方式主要以銀行理財為主。資金分成四份,每份購買半年的理財,保證一個半月左右有一筆到期,需要用錢就直接使用,不使用就再次購買理財,至少保證5%的收益。

2、一個小夥伴,剛畢業就買了房,現在每個月的工資基本生活以及還完房貸後所剩無幾,買份理財都不夠,頂多只能投資貨幣基金。不過他的房子價格差不多漲了50%,現在估計要500萬左右了。不過這種上車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能力。



3、還有一個小夥伴,整天瞎鼓弄股票,沒畢業的時候就拉著同學合夥開了家資產管理公司,代客理財。畢業的時候買了一輛寶馬,現在管理的資產規模也有30億了。


4、另外還有一位小夥伴,覺得銀行理財收益低,買股票又怕被割韭菜,每月工資出去房租伙食費全部投到基金上去,現在一年平均有10%的收益。

5、此外,還有一位女的小夥伴,每月工資只存一千,剩下來的全部用來吃飯、買衣服、買護膚品,信用卡還款五千起。座右銘是女人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不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的,或者有啥子意義啊!

元芳,你怎麼看?

我是司南立冬,感覺有意思就關注我吧,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在評論中有讀者指出:


一、我們需要的是寬基指數

投資指數基金的話題,是在解構《漫步華爾街》這本書時產生的,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書中對全體投資者的建議:

作者為指數基金加上了“大型”“持有所有成分股”的前提,因為無論是巴菲特還是《漫步華爾街》的作者,他們想表達的思想都是“沒有人能夠長久的跑贏市場”,按照這個思路,在定投指數基金時,應該選擇更能代表整個市場的指數,也就是——寬基指數,而針對某一行業、某一領域的窄基指數,相對來說就不是很推薦了。

按照這種思路,囊括300只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和囊括500只中小板股票的中證500指數,基本可以代表整個市場,是比較合適的組合。

所以,定投一組追蹤中證5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中證800指數

,這個指數就是把中證500和滬深300的成分股加在一起,可以說是十分偷懶了。


不過跟蹤這個指數的基金並不多,規模也都不大。

二、“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投資組合

為什麼投資一組優於投資一隻基金?這也是有理論支持的。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在首次提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該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

簡單來說,就是廣泛選擇相關度低的投資標的進行投資,這樣在預期收益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風險,畢竟“東方不亮,西方亮”嘛!

數據選取區間:2012.10.01至2017.10

按照數據分析,定投一組跟蹤創業板指數和跟蹤上證50指數的基金,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三、“與時俱進”的指數基金

比如滬深300指數,挑選的就是經營狀況良好、股價無異常波動的上市公司,每年,表現不合格的公司都會被替換。

這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另一個讓人省心的地方——指數會自動剔除不適合長期投資的股票

四、“主動”還是“被動”,殊途同歸

在上次的評論中,有小夥伴表示,主動型基金才是他的菜。

基金投資素來分為主動型被動型兩大門派,但作為投資者,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所以兩大門派並沒有優劣之分。


新財知社

理財,各有各的理解,有人用微眾,有人用餘額寶,有人用理財通,有人用京東金融等等app來理財,什麼活期,定期等方式,感覺比銀行的利息高就是理財了。

下面來說說我的理財方式及過程,我最先接觸理財是用餘額寶,當時對理財一竅不通,只是把錢放在那裡用著方便,順便還能賺點早餐錢,當時餘額寶利息還可以,但後來利息逐漸下滑,滑到了4%~5%左右,於是我又在餘額寶裡買了定期理財產品,有六個月至一年不等,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也薅了一些羊毛。逐漸對理財產生興趣,開始學習理財知識。



慢慢的接觸了基金,由於缺乏基金方面的知識,就按他們說的懶人投資法——基金定投,剛開始不敢投多,每月二百,一年下來連本帶利有了三千多,心裡特爽。第二年至現在就加碼定投了,每月投五百,投了五支基金,有指數型的,混合型的,股票型的,收益率從%4~25%不等。只是最近由於中美貿易問題,收益率有所縮水,最多一天虧損達1500多元。

今年二月份又定投了股票,但目前被套了。


這就是我的理財方式和過程,望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理財方式歡迎留言,共同學習。


衣技知漲

說實話隨著現在人們理財意識的增強,現在越來越少的人將存款放入銀行了 。

我身邊的朋友家人,一般年齡在四十歲以上,有一定存款積累的,並且對金融行業有一定了解的,會選擇股票,相比其它理財,這是一個較為長遠並且很考量個人心裡承受的理財,與此同時你還要接觸瞭解很多新聞事實,基本上我接觸的認真炒股的人,思想都見識都比較開拓。

其次像三十歲左右的朋友選擇最多的是互聯網金融,目前這個行業是在大浪淘沙中,選擇一個靠譜的做每月,每季度或者半年,一年的理財項目,年化在7%到11 12%左右,並且門檻很低,時間長短也比較自由。相對來說是普通人理財入門的理想選擇 。

再有朋友造在做基金定投,每月固定從你的銀行卡中划走一定金額,可以說是自動幫你理財,並且數額可根據承受能力設計,比如500 1000這樣,幾乎不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卻默默的強迫你攢了錢。

最有如果有零錢的話,可以放到餘額寶中,雖然年化只有4%左右,但是能存一點是一點。

當然有很多對互聯網金融存在懷疑的朋友,也有很多在做餘額寶的,存餘額寶比存銀行合適 。

再有有大額閒錢的,還有做私募基金或者是帶有理財性質的香港保險的。

總之這是一個不能節流,只能開源的社會,全民理財是遲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